王兆超
摘 要:在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中,我國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戰略措施,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和改善,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首先探討了我國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重點分析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對策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和宏偉工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節能減排,很早就給予了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戰略措施,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力度,一些重點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和改善。但由于中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地區差異較大,生態環境脆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一、我國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環保法律體系不完善
近年來,我國針對保護生態環境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并在逐步完善環保法律體系,但法律規定范圍廣泛,內容較籠統,缺乏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當前制定的資源法針對性較強,且注重污染企業職責,輕政府職責,相關的法律規范交叉、重疊,條款間互相矛盾,存在沖突,追究環境污染的訴訟制度存在缺陷等等,總之,我國統一、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還未形成,急需改進和完善。
1.2環保投入不足
部分人對生態環境保護存在質疑,多年來我國一直沒有停止環保和治理污染的腳步,但為什么成效不大反而少數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日益下降,專家稱還是投入不足,不僅是投入的機制不健全,更重要的是資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基層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相應的資金保障,在研究相應的科學技術時缺乏經費,監察生態環境保護的人員力量薄弱,最終導致工作能力差,質量低,嚴重阻礙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對策
2.1進行全民教育,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人是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人們的生產生活都和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因此,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首先要進行全民教育,增強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光靠國家和政策的支持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人民的共同參與,國家和政府應該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培養全民生態意識,建立生態城市、生態學校、生態社區、生態企業等。不但要對全民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增強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應該加強對人們生態環境保護的專業教育和基礎教育,普及環境保護知識,讓人們知識保護環境的方法,從而在生產生活中提高自身約束力,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生產觀、價值觀,積極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建設中來。
2.2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機制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應該從管理機制入手,完善管理機制,讓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有章可循,落實環境污染責任制,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把環境保護落實到地區或者部門之間,避免出現環境問題相互推卸責任,找不到負責人的情況出現。要建立全面系統的監管體系,國家監管地方,地方監管企業和單位、企業單位監管自身,對自己的生產活動負責,國家應該加大對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法執行力度進行監察,督促地方政府或部門重視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并且時刻緊抓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不放松,履行政府職能。地方政府需要對本地區的生態環境負責,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落實對污染的治理和防治。企業和單位應該解決好自身生產經營帶來的環境問題,主動承擔環境污染的責任。
2.3政府應該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
政府應該在政策上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支持。政府應該加大政策的推動力度,運用一些經濟手段促進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同時,政府要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資力度,把生態環境保護的投資列為政府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對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環境保護監管的等項目的支出,按照周邊城市的投入比例,增加財政預算。引導社會資金的參與,鼓勵民間投入,擴大環境保護的投資渠道,鼓勵各類所有制經濟投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的融資體系。
2.4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
由于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大多數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在生產發展的過程中都不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從而在發展過程中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破壞。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不是對立的,如果處理得當,兩者是可以協調發展的,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的工作中,要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促進經濟和環境的共同發展。要重視生態指標的考核,適當的弱化經濟指標,在保證經濟增加的同時,要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堅持規范領先,實現保護生態建設到發展生態經濟的飛躍,用最低的生態資源和最小的生態破壞來換取更大的經濟效益,構建完整的生態經濟體系,促進生態環境和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2.5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應該大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創新生態科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研究生態節能和環保技術,使有限的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緩解資源短缺的壓力。國家應該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建設,實施環保科研項目,并把重大的環保科研項目列入國家科技計劃,加大對環保科技的研究和資金投入,加快開發和推廣節能技術和循環利用、減少污染的技術。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管理人員的素質,加強培訓,加強環保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
2.6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保障體系
我國已經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制定了《環境保護法》,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年前的《環境保護法》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環境的要求,也不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因此,國家應該完善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根據現實情況對《環境保護法》進行一些整改,使之更適應社會發展對環境的要求。同時,應該加大執法力度和懲罰力度,對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加強對工業開發區的監管力度,保證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法可依。
結束語
總而言之,無論我國還是世界,目前的生態環境狀況都不容樂觀。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從身邊一點一滴的節約做起,從對于能源使用的自我約束做起,還要認真學習知識努力完善節能減排的工藝技術,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終恢復我們生態原本的美好,建設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社會。
參考文獻:
[1]馬英,張偉.淺談公園綠地在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J].城市建筑,2013(18)
[2]張娜.淺析城鎮化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4(4)
[3]馬藝.貴州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問題的幾點思考[J].貴州信息與未來,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