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汶
摘 要:目前隨著全球化生態環境的惡劣,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建筑行業中,為了維持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得到了人們的高度支持和認可。綠色建筑也稱作生態建筑,已經成為現代建筑中的一種新型環保建筑理念,被人們所青睞。本文現代建筑出發,闡述綠色建筑對現代建筑的影響,并對如何發展綠色建筑提出建議。
關鍵詞:綠色建筑;現代建筑;影響
0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審美水平的提高,對于建筑物不僅美觀,內部結構也要舒適、便捷,以滿足人們對生活的需要。但是人們在追求較高的建筑水平的同時,也要避免資源浪費,避免造成生態環境的不平衡。傳統意義上的現代建筑早已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需要。因此,綠色建筑的概念的提出,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綠色、環保、節約型”的需求。
1.現代建筑的概述
隨著工業革命全球化的發展,加快了城鎮化趨勢的發展,上世紀建立的許多風格建筑都是現代建筑的代表,如鐵路建筑、廠房、商業服務建筑等?,F代建筑更強調實用性和生產價值,一般是將鋼材、水泥、鐵用于房屋建筑。
現代建筑的設計理念,主要包括功能主義與注重空間設計。現代建筑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更注重其功能性。并且現代建筑更強調以三維立體性為中心,不僅依據圖紙的設計,更能夠從整體設計出發。
2.綠色建筑的概述及設計理念
2.1綠色建筑的概述
綠色建筑是指根據規劃要求,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環境因素的建筑,確保建筑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低成本,無害的生活空間。 簡而言之,就是要盡量減少各種能源的消耗,避免在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中產生廢棄物,以實現與自然和諧共處。
3.綠色建筑對現代建筑的影響
3.1提倡以人為本的建筑
以生態學為基礎,現代建筑需要遵循以人為本和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建設過程中,現代建筑應該以人與自然和諧為核心,合理的利用資源和高科技成果,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建筑物的資源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營造舒適的環境。這不僅包括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通風效率、自然光、空氣質量等,還包括建筑布局、環境色彩、空間利用以及工作滿意度、良好的人際關系等主觀心理因素。最終目標是節約能源,科學有效地利用資源。由于綠色建筑強調當地原材料的使用,尊重當地的人文和自然條件,才可以生產新的建筑和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因此,現在建筑業應該注意合理的使用資源的問題??傊?,綠色建筑是生態住宅與節能建筑的和諧統一,綠色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和資源,減輕建筑物對環境的負擔,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并能夠實現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促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2.建筑節能環保的職責
現如今,建筑節能環保是全社會的責任,已經不僅僅是政府單方面的職責了。 對于生態保護、自然保護來說也是現代建筑設計師應該注意的問題?,F代建筑設計師應該引進新的材料和技術,以最大限度減少使用材料給人體帶來的傷害,并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設計師要合理的使用現有能源,維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建筑設計,不僅是現在建筑需要引進借鑒的關鍵,更是未來建筑工程設計發展的方向。
4. 如何更好的發展綠色建筑
4.1提升全社會對綠色建筑的認識
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減少環境負荷,營造舒適健康的環境。宣傳綠色建筑的理論基礎和設計理念,推動綠色建筑的應用,建立綠色建筑理念傳播基地,展示新技術新產品。另外,還可以通電視、互聯網推廣綠色建筑知識,提高人們對綠色建筑的正確認識,避免使用容易破壞環境和產生廢物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空間的靈活性,減少施工過程中對資源的浪費,為所有人提供舒適的空間環境,樹立節約意識和正確的消費觀念,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4.2研究和推廣符合中國國情的綠色建筑
現如今,在綠色建筑標準和技術中,我們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并規定綠色建筑中使用的產品和設施都要是低成本的。例如,延安的洞穴冬季溫暖,夏季涼爽,是中國西北地區傳統民居的代表。它們的成本不高,可以轉化為中式綠色建筑。這些典型的農村綠色建筑的推廣可以適應當地條件和當地的材料,而且其成本相對較低,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例如,一些節能燈,節能空調和太陽能熱水器等節能技術和設備等等,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電費,水費和其他費用。并減少用戶使用這些技術和設備后的能源成本。這種綠色建筑和節能技術符合中國國情,這種綠色建筑和節能技術可以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并能夠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
4.3尊重民族習俗,注重地域性
綠色建筑應注重區域特色,尊重民族風情。 利用當地文化和當地原料,根據當地自然資源、氣候特點、經濟條件等因素,充分利用當地建筑資源,體現區域特色。另外,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 在建筑施工中,結合實際情況把當地特色的有限資源利用起來,進而可以使創造的綠色建筑具有區域特色以及時代特色。 同時要尊重當地歷史,努力將獨特的地方文化習俗融入建筑。
5綠色建筑對現代建筑的啟示
現代建筑更注重實用性,綠色建筑是現代建筑的繼承和發展。 它不僅注重實用性,而且注重綠色,環保和節能。 因此,它更符合當前世界主流思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這也是解決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被譽為21世紀倫敦街頭最佳建筑之一的瑞士再保險總部大廈是由英國建筑師Norman Foster設計的。是一座十分杰出的建筑物,不但外型優雅,而且講求高科技與環保,可以說是未來建筑的典范。
瑞士再保險總部大廈是倫敦第一棟自然通風的高層辦公建筑,它巧妙的運用表面風壓的位置以及內部獨特旋轉式共享空間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空氣與建筑的舞動。雙層幕墻的具體構造都經過環境顧問嚴格的計算,以保證建筑的智能化不是體現在高科技產品的運用上,而是注重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通過這個建筑的設計,我們要對傳統建筑設計方式進行反思,建筑設計應該不僅是科學的體系,是建筑藝術,更應該是自然、生態與人的和諧相處。
可以說最吸引人的不是它的名字和外觀,而是與同類型建筑物相比節省了一般資源。 除了應用低碳節能的材料外,它還盡可能使用自然采光和通風。該建筑配有電腦控制的百葉窗; 在建筑物外安裝了天氣傳感系統,用于監測溫度、風速和光照強度。 必要時,自動打開窗戶并引入新鮮空氣。 設計師還試圖增加可持續環境建筑設計的概念。 例如,在建筑設計中應該盡量依靠周圍的公共交通系統來減少對私家車的依賴。著名的LEED評級體系包含五個方面:場地規劃可持續性,水質保護和節水,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節約材料和資源,室內環境質量。 根據這五個方面來看,建筑設計是否符合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由此可見,綠色建筑是未來現代建筑的發展趨勢。
6.總結
進入21世紀后,各種能源和環境問題已成為困擾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的共識,因此,我國的現在建筑事業也應該將環境問題給予重視。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中國能源供需矛盾不斷加劇。 雖然高能耗的現代建筑可以使人們享受方便舒適的生活,但卻以巨大的經濟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為前提,加劇了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同時,它也大大擴大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因此,我們必須走綠色建筑發展的道路,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叢碩,文梅麗.淺談生態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生態化發展方向. 民營科技,2012.(5).
[2]劉煜.國際綠色生態建筑評價方法介紹與分析[J].建筑學報,2003,(3):58-60.
[3]劉海鷗.探析高層建筑設計中的低碳設計理念[J1.價值工程,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