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

【摘 要】 目的:探討低分子肝素在妊高征圍手術期血栓防治中的應用效果與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0例妊高征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兩組均行剖宮產手術,對照組給予剖宮產圍手術期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比較兩組血栓及產后出血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血栓及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00% vs 24.00%,8.00% vs 4.00%),血栓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出血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能夠顯著降低妊高征圍手術期血栓發生率,保障母兒安全,防治效果理想,而且不會增加產后出血風險。
【關鍵詞】
低分子肝素;妊高征;圍手術期;血栓;臨床效果
妊高征是一種嚴重威脅母嬰安全的妊娠期合并癥,血栓形成是妊高征的一個重要病理特征,若延誤治療可導致孕婦和新生兒死亡,應當引起臨床高度重視。剖宮產是妊高征終止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夠及時解除危險,確保母嬰生命安全,但妊高征患者在剖宮產圍手術期極易發生靜脈血栓,報道顯示剖宮產后發生靜脈血栓的幾率是平時的2~4倍甚至更高[1]。本研究將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妊高征患者作為研究資料,擬采取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觀察低分子肝素在妊高征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評價其在血栓防治中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妊高征患者,均行急診或擇期剖宮產,經本院臨床診斷證實為妊高征,血壓≥140/90mmHg,排除有精神疾病史、免疫性疾病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所有患者入組前均已簽署知情協議書,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依據患者入院先后順序進行編號,編號奇數者納入觀察組,編號偶數者納入對照組,每組各25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8~39歲,平均年齡(34.90±3.44)歲,孕周29+2~40+1周,平均孕周(35.49±2.76)周,初產婦15例,經產婦1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7~40歲,平均年齡(34.76±3.39)歲,孕周30+3~39+2周,平均孕周(36.45±2.34)周,初產婦14例,經產婦11例,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產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兩組均行剖宮產手術治療,手術由同一組產科醫生完成,采取硬膜外麻醉,對照組給予剖宮產圍手術期常規治療,密切監測母兒狀態,間斷吸氧,對全身水腫者適當限鹽,補充足量蛋白質、熱量,同時進行解痙、擴張血容量、降壓、鎮靜、利尿等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低分子肝素,術后12h皮下注射5000U,持續使用5d,第3d復查凝血4項,根據復查結果決定是否繼續用藥。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血栓發生率與產后出血率,血栓診斷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栓發生率對比
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發現,觀察組有1例單側血栓,對照組有4例單側血栓和2例雙側血栓,觀察組血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產后出血率對比
觀察組有2例妊高征患者發生產后出血,產后出血率為8.00%,對照組有1例妊高征患者發生產后出血,產后出血率為4.00%,觀察組產后出血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胎死宮內、新生兒窒息情況,圍產兒死亡率均為0.00%。
3 討論
19世紀中期國外學者提出誘發靜脈血栓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緩慢、血液高凝狀態及血管壁損傷,妊高征圍手術期發生血栓的成因也與以上因素密切相關。妊高征本身和剖宮產手術都會對血栓的形成產生一定影響。首先,妊高征使血液處于病理性高凝狀態,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廣泛,增加了血栓風險。此外妊娠期子宮壓迫下腔靜脈,臥床時間較長,導致盆腔血管擴張血流緩慢[2]。盆底靜脈叢解剖結構復雜,剖宮產術中容易對血管造成意外損傷,引起繼發性凝血功能增強,術后臥床活動減少,下肢血液回流緩慢,導致圍手術期血栓風險成倍增加[3]。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妊高征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能夠有效防治血栓,使患者血栓發生率明顯降低(P<0.05)。報道顯示,在不采取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剖宮產術后發生血栓的幾率是40%~60%,致命性肺栓塞的幾率是0.5%~2.0%,故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減少血栓危險,保障孕婦生命安全的關鍵[4]。低分子肝素是由肝素解聚而來的,其半衰期是普通肝素的2~4倍,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可以發揮持久有效的抗血栓作用。此外,低分子肝素不會增加產后出血風險,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較大,不會通過胎盤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動物實驗也表明其沒有胎兒致畸作用。侯彩莉[5]相關研究提及,對妊高征產婦分別予以常規治療方法(作為對照組)、常規治療結合低分子肝素治療方法(作為觀察組),治療組妊高征產婦的血栓總計率、產后出血總計率、血漿D-二聚體測定值比對照組妊高征產婦更低,存在統計學數據意義。說明對妊高征產婦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療能夠使圍術期血栓以及產后出血情況明顯減少,使妊高征產婦的血漿D-二聚體明顯降低,存在重要臨床治療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對妊征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能夠顯著降低圍手術期血栓風險,而且不會對患者凝血功能產生影響,不會增加產后出血風險,是預防血栓形成的可靠手段。
參考文獻
[1] 李雪蘭,陳薪,陳士嶺.低分子肝素在存在血栓前狀態的反復著床失敗患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10):735-738.
[2] 張麗,王瑩,于子蕎,等.間歇充氣加壓聯合低分子肝素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癥效果的系統評價和試驗序貫分析[J].護理學報,2017,24(10):17-26.
[3] 董春鋒,王蘇杭.低分子肝素在預防大隱靜脈曲張術后患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醫學綜述,2012,18(16):2673-2674.
[4] 付雪梅,王丹,郝鵬鍇.阿司匹林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血栓前狀態致復發性流產84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08):1681-1683.
[5] 侯彩莉.低分子肝素在妊高征圍手術期血栓防治中的療效評價[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03(1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