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杏通
摘 要:新經濟形態下,建筑工程行業的任務量持續增大,且項目管理日趨復雜,這就使得建設單位的工程管理難度不斷增加。因此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對工程管理的相關內容進行闡述,詳細分析信息化技術和BIM 技術在工程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工程管理;信息化;BIM技術;應用
一、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征分析
工程管理信息化不同于企業信息化,其區別主要體現在:在規劃和實施的過程中,企業信息化以考慮組織自身資源的充分應用為主要特征;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規劃過程則呈現出跨組織信息系統規劃的特征。雖然兩種信息化過程在方法上是相通的,但二者看待資源的角度則有所不同;前者強調組織內部的溝通與控制,后者則更強調跨組織的協調與匹配。
工程管理信息化過程也不僅限于單純的項目信息系統規劃:(1)信息化以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效益最優為原則,而不是階段最優,尤其不是建設階段最優;(2)要對工程的利益相關者進行充分分析,一方面是深入了解各方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對各類可用資源進行調查,基于可利用資源進行信息化規劃,而不是僅基于自身資源進行規劃;(3)工程管理信息系統規劃屬于跨組織規劃,應充分考慮工程不同階段、不同地域、不同組織、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和溝通。
現代工程管理的實現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技術的日新月異也對工程信息系統的更新換代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但從純技術的角度而言,工程管理信息化并沒有其特定的專有技術,所有用到的技術都是現有的成熟與通用的技術。信息化不僅是單純的技術進步,也是對組織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過程。在規劃過程中應通過充分明晰、尋找和挖掘可被利用的組織內部及外部的各種有效資源,使得組織獲得最大競爭優勢。
二、BIM 技術的分析
BIM 技術即建立信息模型技術是一種近年來根據CAD 改進得到的多維模型集成信息技術,它使所有的項目參與者可以在建筑物中調控信息并在信息中調控建筑物,在搭建建筑物的過程中將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并確保其質量過關,降低錯誤發生概率的同時規避風險,BIM 具有良好的協調操作性,可以在整個項目的策劃、制定、實施中貫穿體現,近期的研究已經發現了全球建筑工程行業中運用BIM 技術在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提高建筑業、市政業以及管理業地位的關鍵技術,先前在美國設計了一套完整的BIM 技術執行程序,現在它被應用于維修改造建筑的過程中,可以在各地的承包單位、項目中看到它的身影。
美國的研究表明,擴大BIM 的應用范圍可以使成本審核的正確率升高,為業主爭取到更實惠的不可預見費,例如在山景城醫院的項目中,應用BIM 技術可以使醫院的返工率降至最低,系統與系統之間以一種平衡的方式共存,種種數據都表明BIM 是最有效率,對市政行業最有益的工具。
BIM 技術應用廣泛,譬如在英國的機場管理局使用可以降低航站樓的建筑費用;在北京世界金融中心加以運用可以發現矛盾點,減少項目費用的不必要支出,保證項目的質量并提高發展品牌的知名度,其中在BIM 的調查問卷中也能發現BIM 隱藏的巨大價值。在我國的工程建筑行業中,對BIM 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它的價值體現在它的使用過程中,它的成功應用將推動市政行業的良好發展,為市政行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BIM 技術與建筑信息化的關系
建筑工程傳統管理模式中,方案設計、建設施工、運營管理等內容相對對立,其使得建設單位的關注點聚焦于設計圖紙,并按照施工圖紙進行建筑施工。從工程管理效果來看,這種管理模式對業主的管理和投資缺乏考量,容易造成業主利益受損。基于此,進行工程管理模式的改變與創新勢在必行。新經濟形態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建筑信息趨勢愈發明顯?!督ㄖI信息化發展綱要》指出,我國建筑工程企業要密切關注信息化技術應用,并在實現建筑企業信息化的同時,促進技術水平及生產能力的提高。當前環境下,BIM 技術在DM、PM、FM 中的運用進一步深入;其基于全壽命周期管理,實現了工程項目前期策劃、方案設計、項目采購、項目施工、竣工驗收、運營維護等內容的模型信息數據庫建立,并且在統籌各參建單位所有信息的基礎上,實現了建筑信息化管理的有效促進。從管理過程來看,BIM 技術確保了建筑工程協同施工的實現,其在促進工程建設質量提升的同時,為建筑工程項目構建了三維模擬平臺,從而確保了建筑信息化的有效實現。
四、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項目信息管理模式
傳統的信息管理模式中,信息浪費和冗余,信息不斷流失,信息交換效率低下,無法從全局的角度進行優化,并嚴重影響了信息的有效性?;贐IM 技術的信息管理模式,將建設全生命期、全方位信息連續打通和無縫連接,整合了離散的信息流程,避免了信息的歧義和不一致,減少了信息總量,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為目標式的信息管理模式?;贐IM 技術的信息管理模式極大地打破現有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屏障,集成工程項目各階段、各關鍵指標、各組織、各專業、各項目的信息融合,形成更加廣泛的集成,協調工程項目系統目標、外部資源、內部資源的信息流網絡,見圖1。
基于BIM 技術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式在信息集成模型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1)是信息流的重要樞紐,是溝通的平臺和儲存中心。BIM 中央數據庫連接著不同部門、不同工程項目的信息數據,內容較為豐富,面向環節也較為繁多,且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和參數化特征,更好的為建筑設施數字化顯示提供了幫助。同時,通過該數據庫的建立,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動態管理,加快了信息傳輸和共享效率,有效增強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2)打破了傳統信息傳輸和共享范圍的限制。基于BIM的信息管理模式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實現各階段、各關鍵性指標、各組織和專業的信息傳輸與共享,不再受到傳統數據傳輸模式的限制,幫助工作人員及時、快速的了解工程具體信息,強化了信息使用效果。同時,通過一對一電子提交、小規模封閉群體數據交換以及多集成和高水平協同作業,進一步增強了信息的交互性。(3)提升了工程全生命周期內所有信息的有效組織和追蹤。在工程建設中,信息不僅要管理好當時的用途服務,還要考慮到后續的重復使用率,避免信息丟失等問題的出現?,F今,BIM 技術的應用對原有建筑中的生產管理模式進行了變化與優化,這為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其還對工程建設中存在的預算管理、工期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了工程建設效率,規范了管理流程。
結語
綜上所述,BIM 技術使建筑業的管理信息化得到改變,對愈加復雜的項目來說,預算以及工期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從而對環境的相關設施要求更高,需在工程項目的管理中使用更有效率的溝通方法。在工程管理信息化中運用BIM 技術,雖然能節約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但客觀的說,它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在少數地方的建成項目中已經看到了它初步產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金先,李堃,王苗苗,張英,武丹丹.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03):13-16.
[2]顏紅艷,胡燦,周春梅,唐文彬.BIM與工程管理專業融合課程體系建設[J].教育現代化,2018,5(23):158-163+182.
[3]于景飛,謝宇晨.BIM技術在工程管理與施工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8(02):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