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


【摘 要】 目的:研究在內鏡下胃腸息肉治療中應用全面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及對預后效果的影響。方法:納入本院50例胃腸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給予內鏡治療,應用系統抽樣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25例)和研究組(25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進行干預,研究組應用全面護理進行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預后效果進行觀察分析。結果:對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指標進行觀察發現,研究組均優于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進行觀察發現,對照組總發生率高于研究組,在圍手術期指標和并發癥發生率上,兩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且P<0.05。結論:全面護理干預可有效地改善內鏡下胃腸息肉治療患者的圍手術期指標及并發癥情況,有效提高護理效果及預后效果。
【關鍵詞】
全面護理干預;內鏡下胃腸息肉治療;護理效果;預后效果
胃腸息肉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臨床表現以血便、黏液便及腹部不適等癥狀為主,臨床上主要通過在內鏡下進行電切、電凝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1]。在患者治療期間除了給予積極的治療措施以外,還需要給予積極的護理措施進行配合,使得患者的臨床療效及預后效果得到提升,盡早康復出院[2-3]?;诖?,本研究將全面護理干預應用到內鏡下胃腸息肉治療中,觀察分析其干預效果,具體內容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從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胃腸息肉患者中抽取5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是采用內鏡治療的患者,依據系統抽樣法的分配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5例。納入標準:經胃鏡檢查確診為胃腸息肉的患者;均接受內鏡手術治療的患者。排除標準:研究前曾在其他醫院或本院接受過其他手術治療的患者;合并其他消化道系統疾病的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障礙的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最小36歲,最大72歲,平均年齡(64.31±5.30)歲;息肉類型:16例單發性,9例多發性。研究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最小38歲,最小72歲,平均年齡(64.34±5.36)歲;息肉類型:17例單發性,8例多發性。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后發現,在性別組成、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進行干預,研究組則給予全面護理措施進行干預,主要分三個階段對患者進行干預,術前、術中及術后,同時給予其并發癥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術前: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疾病健康教育,對疾病誘因、治療方案、手術方式、術前術后注意事項等知識進行講解,并向患者講述治療成功的案例,給予心理護理進行干預;告知患者應減少易產氣的食物的攝入,飲食清淡,并在術前6h對患者進行禁食處理,按照醫囑讓患者飲用大量清水或服用硫酸鎂進行灌腸,做好腸道準備。
2)術中:護理人員應在術前對手術的設備做好準備。器械進行檢查清點,協助患者取屈膝左側臥位躺好后,將電極板進行連接;護理人員需在內鏡到達患者手術位置時,配合醫生在患者的息肉下方注射0.9%的氯化鈉溶液,并連接好圈套器,根據醫囑將圈套器進行收緊,收緊過程中需對患者情況進行觀察,控制好速度。
3)術后:對患者進行連續3d的禁食,3d后按照流質、半流質、正常食物的順序遞進地進食,告知患者禁食肉類、粗纖維食物及刺激性食物;術后告知患者需絕對臥床休息6h以上才可下床活動,治療后2周內不可進行劇烈運動和體力活動。
4)并發癥護理:觀察患者術后是否出現發熱癥狀,若低于38.5℃給予物理降溫,若高于38.5℃給予退繞藥進行治療;觀察患者術后是否出現反跳痛、腹痛等癥狀,若出現則表示患者存在漿膜炎可能性,應對其進行禁食,并按照依據給予補液、抗生素等治療;定期對患者進行血液測量,若血壓較高,應根據情況給予降壓藥進行治療,預防消化道出血;若患者腹痛難忍,出現血便、嘔血等情況,應對患者嚴密觀察,并立即通報醫生處理,協助醫生緩解患者不適癥狀。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及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對其首次排氣時間、胃腸蠕動恢復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術后疼痛評分等圍手術期指標進行觀察。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該評分法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10分,無痛為0分,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痛感越輕;首次排氣時間、胃腸蠕動恢復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則由護理人員通過日常查房進行記錄,同時對兩組患者術后有無并發癥發生的情況進行觀察、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若P<0.05,則說明兩組間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指標發現,研究組的首次排氣時間、腸胃恢復蠕動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發現,研究組與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內鏡技術得到了顯著的進步,在胃腸息肉治療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這一治療方式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性和配合度的要求較高,不僅需要醫生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對護理人員的護理配合也要求極高,有效積極的護理配合可使得胃腸息肉的治療順利進行,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提高患者預后效果[4]。從本研究可看出,應用全面護理干預的研究組的圍手術期指標及并發癥情況均優于應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組間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且其在并發癥方面的干預效果與施青梅等[5]的效果相似,實施協作式無縫隙全期護理模式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與本研究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相似。研究組用到的全面護理干預是一種具有整體性、針對性的護理模式,術前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及術前準備等措施,可有效地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機體耐受度,使得其治療依從性提高;術中通過給予體位指導、術中配合等措施使得手術過程順利進行,確保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術后通過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及并發癥護理,使得患者術后恢復能力得到促進,確?;颊叩玫匠浞值男菹?,使得機體功能逐漸恢復,并發癥得到有效的防治,確保術后治療安全性,從而使得患者預后效果得到提升[6]。
綜上所述,在內鏡下胃腸息肉治療中應用全面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 舒晴,趙素芳,焦璐,等.結腸息肉癌變的相關危險因素及內鏡治療隨訪結果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01):24-27.
[2] 李俊,廖美榮,王旺妃,等.大腸息肉內鏡下切除術后遲發性出血38例臨床觀察及護理[J].西南國防醫藥,2016,26(08):945-946.
[3] 李紅玉,楊憲武,楊宏偉,等.醫護一體化對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患者并發癥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10):1438-1440.
[4] 武一彥.優質護理干預在胃腸病患者DSA下介入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03):444-446.
[5] 施青梅,白曉麗.協作式無縫隙全期護理模式在胃息肉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14):143-145.
[6] 駱娜妮,魏春玲.腸鏡下切除治療小兒腸息肉107例的護理體會[J].世界中醫藥,2016,(B03):68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