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芳宏
摘 要:露天煤礦的開發工作受到了人們的重點關注,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峻,礦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理應得到人們的重視,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露天煤礦;生態環境;負面影響
前言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礦產資源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礦產資源的支持,礦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迫在眉睫。為了滿足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的需求,煤炭資源被過度開采,尤其是露天煤礦的開采力度在逐漸加大,這樣就會造成地面塌陷、礦區周圍生態環境污染問題,甚至出現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境造成改變,采礦活動會對環境和人類的生存產生很多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導致水體和土壤產生嚴重的污染,從而影響到礦區及周邊的生態環境質量。而這些影響尤其對礦產資源的開釆、加工和利用過程中形成的露天采礦場、塌陷區、矸石山、排土場、尾礦庫等采礦跡地最為嚴重,而這些采礦跡地不僅破壞了當地生態,又對周圍的土地和環境進行了污染,以及如何治理閉坑過程中引發的一些地質災害和環境影響。
1露天煤礦開采給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
1.1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
在露天煤礦開采過程中容易產生粉塵,從而導致大氣污染問題,不僅如此,儲煤場內部的粉塵、煤矸石以及滅火區自燃產生的CO2和SO2等有毒有害氣體,工業場地鍋爐排放的煙塵和SO2等也對大氣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1.2造成的水污染問題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常見的是露天煤礦的排土場中的廢水、工業作業產生的生活污水以及礦坑內的水。其次的污染源是工業場地的生活污水和礦坑涌水,其主要的污染因子是石油類、懸浮物和化學需氧量等,絕大多數沒有經過處理而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和地表水中,或是滲入到地下水中,會使土攘及地表植被產生一定影響,或是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1.3造成的固體廢棄物污染問題
在露天煤礦的開采過程中,一些土巖、煤渣以及工人的生活垃圾等都造成了露天煤礦周圍的固體廢棄物污染問題。
1.4造成的噪聲污染問題
露天煤礦的開采過程中容易造成一些噪聲污染問題,特別是在煤礦開采時間較長、開采設備噪聲較大等條件下的噪聲污染較為嚴重。在煤炭生產過程中,礦工因為受到了高強度連續性的噪音,從而容易造成耳鳴耳聾或聽力下降等聽覺問題。此外還會導致礦工神經系統和心腦血管出現問題。
1.5露天煤礦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
首先,露天煤礦開采可能會造成水土流失的問題。主要是由于露天煤礦開采過程中土地的壓占及挖損給周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煤礦挖損使廢棄巖土堆放在外排土場上而造成了土地壓占,從而破壞了土地和景觀。露天煤礦表土剝離可以使植被枯萎,使土地沙漠化,導致水土嚴重流失。露天開采也會導致地應力的變化,導致巖層運動,使土地表面產生裂痕,甚至坍塌,使大面積土地無法使用。其次,植被破壞及對動物的影響。露天煤礦因為施工的方式,須剝離大量表層土,結合土地招到壓占與破壞,使地表植被的覆蓋面積嚴重減少。此外施工期間,機械碾壓和人員走動都會對施工場地與周圍植被進行不同程度的影響與破壞,生物量會遭到一定的損失。因為破壞了地表植被,將不利于野生動物的生存與繁衍,從而改變了生物群落組成和數量。
2針對露天煤礦開采污染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
2.1針對大氣污染的防范對策
第一,需要不斷提升煤炭洗選加工工作水平。第二,充分發揮煤矸石自燃防滅火技術的作用。第三,礦井瓦斯的抽放與利用。第四,集中供暖與煤電聯營。
2.2針對水污染的防范對策
第一,根據當前的水資源及煤炭資源開采現狀制定科學的疏干排水規劃,借助防滲漏技術提升疏干水的有效利用率。第二,選用合理的開采方案,降低開采過程中對地表水和覆巖含水層的損壞,對河道進行防滲或改道,降低礦井涌水量。第三,改善煤炭的加工、輔助,提高附屬企業生產工藝,加強水的重復利用,促進閉路循環技術,推廣其它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對排放的污水進行有效處理。第四,利用系統工程方法把礦區水資源的管理進行加強。
2.3針對固體廢棄物污染的防范對策
露天煤礦開采過程中的固體廢棄物主要以煤矸石為主,可以把其運用到礦井回填礦井塌陷區、修路等工作中;也可以在煤矸石中篩選出煤炭和黃鐵礦,可用來提取出有用的礦物。
2.4針對噪聲污染的防范對策
第一,采取科學的行政管理方法,借助相關規定管控噪聲污染工作,強制落實好噪聲控制工作。第二,礦區要合理的進行規劃。礦區應遠離居民區建立在郊區,運煤車應走公路外環。第三,應減少噪聲的污染源。利用隔聲、吸聲裝置,安裝消聲器,礦工應配置護耳器耳塞等。
2.5生態修復對策
第一,按照相關要求改良露天煤礦周圍土壤,為植被種植奠定扎實的基礎,排土場的土壤營養不足,且土壤較硬,不易滲透,水分和有機質在土壤中的含量都極少,不適合植被的生長,所以,一定要改良和熟化土壤。第二,選擇植被。a.選擇牧草根據“適地適草”的原則來進行礦區排土場土地復墾和建立人工牧草場地。此時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進行牧草的選擇,例如氣候條件、覆蓋土性質等條件來進行選擇,才能達到改良土壤和發展生產,提高當地土壤生產力的目標。b.選擇樹種樹種的選擇是否正確,將對造林項目有著直接的影響。礦區復墾對樹種的選擇,很多因素都要考慮,爭取所要選擇的樹木能達到礦區種植標準,實現生態、經濟效益的統一。
3結論
通過上文的相關描述可以看出,露天煤礦開采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包含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問題,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也日益嚴峻。所以在開采煤礦的同時,要加強對水資源、植被和土地資源的保護,降低或去除煤礦建設帶來的負面影響。建議在露天煤礦災害防治過程中,要應用采礦學、工程經濟學環境地質學、系統工程等學科的原理和思路來研究防治對策;注重協調性、綜合性、分析性思維的培養;注重復合技術、現代信息手段、多學科綜合系統的進一步發展,最終實現煤炭開采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實現社會經濟、煤炭開采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子嶺,范軍富,王來貴,等.露天煤礦開采現狀及生態環境影響分析[J].露天開采技術.2016(09):1-4.
[2]陳殿勇,斯慶,楊瑞清.淺談露天煤礦環境問題及對策[J].露天采礦術.2010:70-80.
[3]牛海兵.現代煤礦綠色開采技術的應用[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04):22-23.
[4]趙宇李,永生宋,陽孫磊.勝利露天煤礦北端幫滑坡區治理方案研究.露天采礦技術.[J].2018,(1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