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霖
摘 要:行政管理是國有企業內部管理的核心,具有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然而,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中常常會遇到各種阻礙,這極不利于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對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為此,必須探尋行之有效的解決途徑。基于此點,文章從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中的障礙分析入手,論述了加強國有企業行政管理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效率
一、引言
我國的國有企業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此使得行政管理成為國有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之一,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國有企業的發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中的障礙與解決途徑分析。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并不十分順利,對企業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為此,有必要探尋解決行政管理問題的途徑,借此來提升管理效率,推動國有企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企業若想適應社會經濟市場的變革,并長久的生存下去,則應該從企業體制改革開始,強化企業管理,提高企業運營效率。而企業行政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應該受到管理者的重視,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創新行政管理理念。下面就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中的障礙與解決途徑展開分析探討。
二、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中的障礙
(一)行政管理機構臃腫
由于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從而導致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機構過于臃腫,雖然部分國有企業試圖通過改革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從總體成效上并不十分顯著。不僅如此,部分國有企業為了在新形勢下能夠穩步發展,不但沒有精簡行政管理機構,反而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增加,致使整個機構的規模變得更加龐大。行政管理機構的增多,除了會對管理效率和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之外,還會給企業帶來經濟負擔。
(二)行政管理模式單一
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模式單一是有效開展相關工作的一大阻礙。在我國,很多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照搬黨政機關的管理模式,由于國企的性質與黨政機關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黨政機關的管理模式并不完全適用于國有企業,盲目的照搬,必然會導致各種問題的發生,如管理與經濟體制改革脫節,由此會使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偏離正確的軌道,對于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極為不利。
(三)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
對于國有企業行政管理而言,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相關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根本保障,但從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制度的總體情況上看,尚有很多不健全之處,由此對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執行標準的缺失,導致分工不明確,加之制度不完善,致使管理的秩序性不足,管理效果差強人意。
(四)信息化水平不高
國有企業在行政管理中仍然沿用著傳統的管理方法,雖然也能達到管理的目的,但是整體效率并不是很高。在國有企業內部負責信息傳達和反饋的部門數量較多,由于實際工作中對信息化技術手段的運用較少,使得很多重要的信息無法及時傳遞,對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導致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國有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偏低。
三、加強國有企業行政管理的解決途徑
(一)精簡機構提升效率
國有企業想要高效、高質量的開展行政管理工作,就必須對機構進行精簡,借此來減少層次,以便各項行政管理制度能夠順利實施。具體措施如下:一是企業的各級領導應當對行政機構過于龐大的問題予以充分重視,制定合理可行的精簡策略,在簡化機構和裁員時,要遵循科學性、合理性的原則,切忌主觀臆斷,必須保證處理方式的妥善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問題。其二,在精簡機構的過程中,勢必會使部分企業正式員工的利益受到損害,對此,企業可以通過物質手段進行補償,并對員工進行密切關注,安撫他們的情緒,解決心理問題。三是,國有企業在對行政管理機構進行精簡之后,要針對產銷環節,制定完善的服務機制,并保證企業在重大事項上的決策權,在確保決策正確性的基礎上,提高決策效率,從而促使行政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企業可以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以改變企業員工慵懶、懈怠的工作態度。況且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衡量企業員工努力程度的工作制度,那么這個企業勢必會走上下坡路。可見,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在員工內部會形成一個競爭體系,促使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建立激勵機制還能體現公平性、公正性,促使基層工作人員重視行政管理工作。
(二)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模式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因此,國有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依托先進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此來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指導依據。國有企業可將經濟發展作為立足點,使行政管理與經濟體制改革相結合,通過行政管理來促進企業的經濟穩步發展。同時,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機構應當對管理職能進行完善,構建與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此來對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規范,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使行政管理真正意義上成為國有企業發展的助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行政管理的職能作用,為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三)健全行政管理制度
國有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相關制度的支撐,只有健全制度,才能為行政管理提供依據。所以,國有企業必須對行政管理的各項制度進行逐步完善,通過制度改革和創新,制定出一套能夠推進行政管理效率和質量提升的制度體系。國有企業的領導在對行政管理制度進行制定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當事人參與的原則,從而確保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較高的執行性。同時,制度的內容應當清晰明確、簡單易懂。由于行政管理制度的管理對象是人員,所以在保證制度權威性的基礎上,還要體現出人性化的特點,這樣便于制度的貫徹落實。此外,在執行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應當不斷總結經驗,對制度進行優化改進,以此來達到完善制度的目的。
(四)加快信息化建設進程
在信息時代到來的今天,國有企業想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就必須確保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暢通性。因此,企業必須加快信息化的建設進程。首先,國有企業應當對相關的系統進行完善,如企業決策管理信息系統、內部事務處理信息系統以及辦公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等等。通過上述系統的建立,可以使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和靈活,有助于行政辦公環境的改善。其次,國有企業應當采用網絡技術,在各個部門中安裝計算機網絡設備,通過網絡使各個系統之間進行互聯互通,確保信息的有效傳遞。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能夠使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水平獲得大幅度提升,并且還能促進企業現代化改革進程的加快,在這一前提下,國有企業的效益將會隨之增加。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促使國有企業在管理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在行政管理方面卻仍然存在一些阻礙。為此,國有企業應當對行政管理機構進行適當精簡,借此來提升管理效率。同時,企業還應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并加快信息化建設,從而推動行政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嫻. 國有控股企業加強行政管理的策略及途徑分析[J]. 現代經濟信息, 2016(4):100-101.
[2]王薇. 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人員績效管理問題與對策分析[J]. 經營管理者, 2017(29):99.
[3]李正鑫. 關于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人員績效管理的幾點思考[J]. 現代經濟信息, 2018(1):74-74.
[4]我國地方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型的障礙因素分析[D]. 長春工業大學,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