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佳佳
一、研究的背景
(一)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意義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學習情景下主動的去進行某些活動的特殊傾向。也就是說,到了一定時候孩子就會自動地學習。習慣是由重復而來,是自然的養成。這就需要持之以恒、貴在堅持的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提高孩子的效率,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孩子今后成功的首要條件。專家也指出:幼小銜接應該從知識儲備式的教育轉向學習品質、學習習慣和興趣的培養,因為只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才能讓那個幼兒的學習走的更遠,走的更高,才能使其后續學習有足夠的動力和基礎。
(二)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現狀與問題
1.內容與取向性差異導致習慣培養有出入
《3~6歲指南》中指出,幼兒要具有的良好學習習慣包括:傾聽習慣良好、愛提問、對學習有興趣、做事專注、堅持等。為此,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注重幼兒興趣的激發,將習慣要求融入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而小學教育以正規的課業學習為主要模式,這就使得初入小學的孩子難以適應,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做與上課無關的事,自控力也相對比較差。
可見,內容與取向差異導致學習習慣的培養存在出入,幼兒園所強調的習慣面較廣,要求比較寬松、隱性,強調過程;而小學則對學習習慣的要求比較嚴謹,大多指向學習活動,強調結果。
2.不同群體的認知不同導致習慣培養不一致
絕大多數家長認為,知識、技能方面更為重要,有了這樣的基礎,孩子進入小學時就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
在幼兒園教師看來,在日常教育活動中要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學習習慣,如要激發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品質。
3.環境的改變導致習慣的不適應
幼兒的一日活動都在教師的視線范圍內,教師會用語言等手段反復提示,為此大多數幼兒的學習習慣都是在規律的環境下養成的,幼兒平時活動的方式、學習的環境與座位要求也比較自主,自由。
二、我們的研究
(一)梳理,明確大班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內容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教師應該先讓幼兒了解哪些習慣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付諸于實踐中。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策略
1.興趣為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安排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以及形式,可以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特點,適時適宜地開展孩子喜歡、感興趣的活動,并采用游戲和創設情境扥方式,吸引幼兒注意力,專注地參與到學習中。
2.激勵贊賞
心理學上指出:愉快的情緒能促使大腦皮層建立一個興奮灶,使學習保持最佳狀態。幼兒會對自己正確的行為獲得鼓勵而為之喜悅,從而使好的行為習慣繼續保持。針對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在班上設置了《好習慣》紅花評比欄,對于按時入園,獨立進餐,安靜入眠等表現好的幼兒,及時的鼓勵并獎勵他小紅花。針對個別的幼兒,對于他的點滴進步老師都能不失時機地進行表揚鼓勵激勵和贊賞是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內容,是衡量幼兒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品質的重要條件。
3.任務意識
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增強幼兒任務意識、提高幼兒自主能力,也是培養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內容。其實,幼兒晚期的獨立性已經大大發展了,他們希望做成人做的事情。家長應經常幫助幼兒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要讓他們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樹立起自信心與進取心,體驗到依靠自己的力量,堅持把事情做完的喜悅。
4. 協同一致
由于家長、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對于“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認可度和關注度不同,這是影響“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絆腳石。所以,三方達成教育一致是勢在必行的。
我們邀請小學的教師、家長相聚一堂,從小學教師闡述“新生入學的情況與問題”“學習習慣和學習知識技能哪個重要?”“入學可以培養哪些學習習慣?” 等話題進行辨析與討論,引發家長對“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視與關注,同時達成“學習習慣內容與要求”的一致性。
只要有意識的學校、家庭教育保持一致,那么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事半功倍了。
5.家園配合
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只靠在幼兒園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習慣培養方面家庭教育將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指出:“良好習慣之養成與否,家庭教育應負重要的責任?!蔽覀兛梢岳眉议L會和《家園信息欄》向家長宣傳了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并向家長介紹一些適宜的方法。
6. 多元評價
有了“學習習慣培養的內容和要求”,如何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呢?我們通過多方面的評價表,關注了解每一位孩子的“習慣培養”情況,就能針對性地采用適宜地方法,促孩子的發展。就“學習習慣的內容與要求”,我們與孩子共同完成了“繪畫、圖幅、文字”等相結合的“評價表”,從教師、幼兒自身、同伴、家長等多個角度來呈現孩子的“表現”。
通過評價表以及語言等的評價,教師能夠直觀地了解班級中每一位孩子的能力與水平,了解孩子現階段的優勢與不足,然后分階段確立“培養內容與要求”。逐一攻克,逐步遞進。從而真正幫助到孩子。
總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而且還能使其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激發其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其后續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能一蹴而就,要從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從細節入手,逐步培養,逐步完善。習慣是基礎,奠定好基礎,在家長、教師、幼兒共同攜手下,孩子的“學習之路”一定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