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已堯
摘要:失敗與挫折、輸與贏是人一生當中經常碰到的事,但當今的孩子習慣于依賴、哭泣、等待,應對挫折的能力急待進一步加強教育和訓練。幼兒挫折教育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須由社會、家庭、幼兒園達成共識,創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時機來培養孩子的堅強意志,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 挫折教育 家園共育 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及挫折教育的意義
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的目的。
在人的一生當中,失敗與挫折、輸與贏是一種普遍現象。面對挫折,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態度對待。有的人會退縮不前,有的人卻能輕松面對,積極克服。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和獨生子女數量的增加,出現了許多“小公主”、“小王子”養成了自私、膽怯、怕吃苦的性格。有些家長,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卻又往往不自覺地進入了一些誤區:在生活上過分溺愛,在學習和智力發展上要求過高,有的近乎拔苗助長,忽視了兒童的意志品格及心理素質的培養教育。大量事實證明,孩童時代經受一定的挫折磨難鍛煉,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關鍵。家長必須從幼兒時期開始,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挫折磨難的鍛煉和教育,才能使孩子學會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合理而恰當的懲罰教育不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經歷一定的挫折對形成幼兒的堅強意志是有益的,所以在新的教育觀念下我們應該進行挫折教育,如:孩子摔倒了之后讓他自己爬起來,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磨練過程,既強化了孩子的意志又鍛煉了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由此可見,家庭和幼兒園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那么如何才能讓家園更好地攜手,恰到好處地引導幼兒戰勝困難呢?教師和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引導時,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二、開展幼兒挫折教育的家園共育方法
(一)家園達成共識,對幼兒挫折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
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是家長、老師共同努力的長期過程。家長不僅要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而且還要在家里創造時機來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幼兒園和家庭要達成共識,及時的進行溝通和交流,保持聯系,商量對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孩子健康的發展。
(二)家園攜手實施挫折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一、“難度適宜性原則”。“難度”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注意掌握分寸,太難會使幼兒產生畏難情緒,挫傷幼兒的積極性,不容易達到效果。
二是“挫折耐受力的原則”。創設的挫折情境難度不能超過幼兒的承受力,這是個度的問題、幼兒接受挫折或困難后允許幼兒出現情緒波動,家長和教師應予以熱情地鼓勵、耐心地幫助,使他們處于積極嘗試的狀態給幼兒安全感,而不必要急急忙忙地包辦代替或過于求全責備。
三是“教育一致性原則”。幼兒園、家庭爭取相互支持合作,以免造成幼兒心理發展發展的兩面性。
(三)家園共育開展挫折教育的方法
第一,家長和教師都應該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和面對挫折。
幼兒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兒學習的依賴性,要讓幼兒在各種學習活動中自己感受困難,并為克服困難做出自己的努力。讓幼兒懂得生活中隨時可能會遇到挫折、知道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遇到挫折是正常的,要勇敢地去面對不能逃避
第二,要將挫折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和生活活動當中。
如看到孩子摔跤鼓勵幼兒自己爬起來;孩子不愿做的事,家長不急于幫助,讓孩子通過努力后,家長和教師再出手相助。只有讓幼兒在克服困難中感受挫折、認識挫折,才能培養他們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難的能力。
第三,有計劃的創設挫折的情景,讓孩子在挫折之中成逐步長!
1.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設置的情景要該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難度;讓幼兒一次面臨的難題不能太多,否則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2.在孩子遇到困難而退縮時要鼓勵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績時,要及時肯定,讓孩子體驗成功,從而更有信心去面對新的困難。
第四,正面引導,提供榜樣的力量給孩子以鼓勵。
成人對待挫折的態度、反應、行為等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夏日教師帶領幼兒參加戶外的體育鍛煉,教師怕太陽曬躲在樹陰下,卻要求幼兒不怕苦、不怕累是達不到教育的目的。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幼兒樹立榜樣,并引導幼兒模仿學習,還可以用淺顯的語言向幼兒介紹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奮發圖強的榜樣人物。同時,不能忽視同伴的榜樣力量.同伴的榜樣離幼兒生活更近,更能引起幼兒學習的愿望。幼兒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鼓勵幼兒自己探索、解決,讓幼兒有戰勝困難的信心。
第五,強化獨立意識,提高理智感。
在日常生活中,要培養幼兒的獨立能力,重視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增強幼兒控制情緒和壓制沖動的能力,能正確地面對困難,正視挫折。
第六,正確對待幼兒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是積極保護幼兒受挫承受力的手段。
成人、教師對幼兒的要求不能追求同一目標,用同一尺度衡量幼兒的發展。應多采用縱向比較,有效地保護幼兒受挫的承受力。人的一生誰能沒有逆境,誰能不遭受挫折?適當地實施挫折教育,讓孩子“吃點苦”“受點委屈”,培養他們在困難和壓力面前積保持樂觀的情緒,從而有意識地磨練意志,迎接新的挑戰
第七,應為孩子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
要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能力水平提出適當的要求,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通過成功自我激勵,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信心。告訴孩子這點小事,不用怕,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鼓勵孩子自己動腦動手克服困難,不斷提高抗挫折能力。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需要我們家園攜手共同努力,不能對幼兒提出過高要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進行培養。總之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挫折不行,挫折過多、過大也不行,我們要正確引導,使幼兒能正視并戰勝挫折。幼兒園和家庭要加強家園聯系,共同來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