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人們依賴于網絡生活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每一天的生活離不開網絡,每一天的教學離不開電腦。教學模式已由原來的備課本、黑板、粉筆等說教型,轉變為以信息技術為輔助手段的多媒體等數字教室為主的多元化開放型和自主學習型。“多元化的開放型”和“自主學習型”強調了學習與生活、學科與社會發展的聯系,體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結合是當代社會信息化潮流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在語文教學中,借助于信息技術多元化、開放型的平臺,就很容易實現這種聯系。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是否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模式整合到語文教學過程中來?以及整合之后,我們的教學模式該怎樣變革?如何注意這些問題?都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一、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發揮的優勢所在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自從信息技術的介入,我們的教學就悄然地發生了一些改變。傳統教學中只能用語言描述,不能使其身臨其境的情境相比,優勢體現如下:一是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的輸出,讓學生對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二是在預習或接受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查找有關信息或資料,加強了對作者、背景、內容的感知與體驗。例如:在教學中,為了加深對《紅樓夢》中大觀園的認識,用圖解的方式展現了大觀園的平面或其它有關圖像視頻材料;為了加深對作品背景和老北京的認識,收集了相關的圖像,如“八旗分布圖”、“北京的胡同”等材料。在講解文章中有關難以描述的自然現象時,如“黑洞”,查找了有關黑洞的圖像或視頻材料來加以理解;在講解《草原》一課中的“蒙漢情深”時,收集了一些蒙古族的民情風俗的視頻材料來感知體會。總之,有了新了媒體的介入,特別是在網絡數字教室中,教學多樣性表現形式讓學生親自參與和感知,獲得了親身體驗,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后所表現出來的新模式
如今社會是信息化的時代,要學好語文必須要大量地獲取多方面的信息,因為語文學科是一科綜藝性比較強的學科,這些信息從哪兒來,去找很多工具書嗎?不方便。于是借助于信息技術的“整合”,但整合不是把語文課當作信息技術課,更不是機械地演示課件或取代了老師的地位,而是把信息技術當作輔助手段(即一種工具),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即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模式。把教學資源、教學方式、教學管理三要素相結合,打造出最有利于教師的“教”,也最有利于學生的“學”,使各類學生“學得其所”。
1.教師用信息技術輔助手段做好演示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所教內容制作好相關的課件,以便于在教學中向學生進行生動形象的演示,讓學生在各課中身臨其境地去感知、體驗,使其讀在書內想在書外,課內知識與社會知識有機緊密結合。在演示中,教師要結合本課教學目標以及知識重難點指導學生通過對“有形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思維活動,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種形象資料的演示,能把所講內容表現得淋漓盡致,實現傳統教育手段無法達到的目的。
2.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
只要具備一定基礎計算機技能的學生,都可以在網絡中輕松遨游,去獲取無限的各種資源。利用這一點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查找資料為主的自主學習。學生能在網絡世界里找到有關知識與課堂內形成互補,構成信息化語文教學的全部空間,擴大的學生的信息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在網絡中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隨心所欲地查找自己所需的有關材料加以整理、修剪、拼裝。在教學中教師只需提出某一針對性的問題,而問題的解決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則通過各種搜索引擎查找相關資料,對信息進行加工,或者在網上進行資料的交流、匯總、整理分類、歸納總結,最后在網絡的平臺中交流、匯報。教師在此扮演的只是一個組織者或幫助者的角色,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真正的主角,主動性完全交給學生,自主完成感知內化。這種網絡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心靈空間,賦予了學生選擇權,調動了學生創造性思維,適應了個性發展的需求,讓其在創新中帶來無窮樂趣。
3.教師的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由于各類網絡資料繁多,學生在篩選資料時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將課上的相關資料事先進行分類整理或制作成網頁,在網頁中把課程目標、教學重難點、學習方法、反饋練習等陳列出來,學生通過瀏覽該網頁,明確了學習目標及重難點,然后在網絡中有針對性地查找有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有利于自主學習朝著明確的目標進行,同樣也可以通過網絡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幫助。
三、語文學科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習的教學建議
由于網絡信息繽紛多樣,學生的好奇心較強,自我控制能力差,教師讓學生在網絡中自主學習的同時應該做好監控管理,不要讓個別學生以此為借口,沉迷于網絡游戲和其它不健康的內容中去,要做好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明白,網絡是學習工具,而不是玩具,正確用之則有利,反之則有害。在收集和篩選資料過程中,不能使學生自主學習漫無目的,學生的自主學習必須在教師的監督下有序地完成。同時還應該重視語文優良傳統教學方式的繼承和發揚,不能讓電腦取代老師,它只是一個輔助工具,文字才是語文教學之核心,語文教學之根。無論用什么方式都離不開對文字本身的解讀和品味,要從傳統的教學中汲取營養,從網絡中獲取信息,從生活中提取靈性,這樣才真做到把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從而達到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通過大量的的嘗試,我深深地認識到,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這種交互優勢、視聽優勢,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有趣和接近生活真實的學習環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引發了學生積極思考,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課堂效率,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