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振平
美育是年輕一代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中,除了通過藝術課教學對學生進行美育的主渠道外,其他各門學科的教學都應注意滲透美育,初中政治課教學也不例外。為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育熏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美育因素加以挖掘,并呈現、傳遞給學生。教師要善于從外部的體態行為到內在的氣質意蘊,從教學過程中的語言應用到教學結構的組織安排,都要充滿美的意義,使學生置身于美的氛圍之中,以達到美育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同步實現的目的。
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可以挖掘、利用的美育因素很多。現列舉如下:
一、教師形象的美
教師的教學形象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按照教育理論,教師上課時不能穿奇裝異服,不能濃妝艷抹或者佩戴引人注目的首飾等。但是教師的衣著打扮也不能過于隨便,表現得邋邋遢遢,不修邊幅,無精打采。課堂上的教師應是一個衣著得體、干凈整潔、精神充沛、充滿自信的形象,以形象和氣質的美獲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二、教學語言的美
課堂語言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的語言運用藝術直接感染著學生。如果教師的語言有氣無力,或“嗯”“啊”“這個”“那個”等口頭禪連篇,或整個教學過程一道腔,學生聽起來就會索然無味,提不起興趣,勢必影響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政治課教師在鉆研教材和新課標的基礎上,把握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對教學中使用的語言進行設計、錘煉。哪個地方需要設疑,哪個地方需要點撥,那個地方需要重復、強調,那個地方需要增強語勢、設計高潮,教師都要心中有數。總體上課堂語言要做到語言準確、吐字清晰、張弛有度、抑揚得體,以良好的語言運用藝術向學生展示知識,使學生在美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知識,這樣學生就能較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
三、板書設計的美
盡管現在多媒體等新的教學手段廣泛應用于教學,但板書是教師的“門面”,好的板書設計能從整體上反映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給人以美感,也便于教師利用板書對講授的知識進行小結,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板書設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練好“內功”。教師要加強寫字基本功訓練,做到寫字規范正確、字形勻稱、筆畫清楚、書寫流利。②黑板利用合理。即正、副板書要界限分明。正板書是一堂課教學內容的“主線”,主要寫教材的題目,提綱要點等,副板書一般寫不易理解的文字,以及輔助正板書的相關內容和需要說明的圖表和掛圖等。一般正板書應設在黑板的醒目位置,如設在中央。也可將正板書設在左端,副板書設在右端。③板書內容準確、精當。教師對一堂課要板書的內容要胸有成竹,即寫哪些內容,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能寫了擦,擦了寫,內容雜亂、眉目不分。④采用的板書形式得當。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板書形式,如講新課時一般采用“大小標題式”,即選擇教學內容的一些主要綱目作為板書條目。而在上復習課時一般可采用“線索式”和“圖解式”。“線索式”就是把教材內容的前后順序,從屬關系用明確的線索串聯起來,以便于學生把握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圖解式"即把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用各種不同的圖形、圖表表示出來,以便于學生把握教材的內在聯系。不論采用何種板書形式,都要從總體上反映出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做到脈絡清晰,條理清楚,主次分明,給人以美感,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興趣教學的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倡興趣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之中接受知識,讓枯燥無味的理論說教活起來,使學生愿意上初中政治課,喜歡聽政治課教師講課。這就要求教師知識面要寬,思維面要廣,要善于聯想,必要時運用恰當的、幽默詼諧的比喻,聯想和健康的調侃語言。更要從現實社會生活中尋找更多的材料,特別是身邊發生的案例,引進課堂,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去分析所映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更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某些課文對于重點的掌握,難點的突破,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興趣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思考,以達到教學目的。因此教師適當運用。
五、教材本身的美
我們現在使用的各種版本的初中政治課教材,是各出版社的編委們根據新課標三維目標的要求和中學生心理特點、認知規律,經過認真組織、審議而編寫的。在教材的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方面,已基本上做到了深入淺出,說理明白,通俗易懂,接近學生實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圖文并茂,設計精美,版式活潑。
六、教學方法的美
課堂教學活動應該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的教學活動如果僵硬死板、教學單一,搞滿堂灌,就會無情地剝奪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造成學生被動學習,機械記憶,甚至厭學,最終導致課堂效率低,質量差。所以“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法。
總之,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滲透美育,不僅有助于教師選擇美的教學語言,美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而且能使教學內容與結構更趨完善、合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并進而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藝術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講,初中政治課與美育相結合,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初中政治課教材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因材制宜”。既不能把初中政治課上成單調乏味的知識傳授課,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美的形式而脫離教材的實際。只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求得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知識掌握、能力和覺悟提高的和諧統一,從而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