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玲
一、初中地理學科特點
地理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有著屬于自己的特點,最為突出的特點包括空間性、區域性、動態性和綜合性這四個特點。首先,地理所研究的事物有其自身的空間存在性,如研究一個區域,比如亞洲,首先要研究這個亞洲所在的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等,因此地圖在地理學習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區域性特點也是地理學科的一大特征,比如鄉土地理、中國地理、世界地理都是在研究一定區域內的地理特征。地理研究對象是在不斷發展變化著的,所以地理的學習要帶著變化的眼光研究各種地理事物。這就要求我們要常常關注實事,時刻關注地理事物的變化。除此之外,地理學科的整體性告訴我們在研究地理事物時,要考慮到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從整體出發,學習地理知識,把所有小知識點融入到整個地理環境中。
二、現在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淺談初中地理學習方法:
(一)學習興趣是學好地理的前提
興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和堅持下來的最強動力。良好的心理素養和興趣條件是學好地理的前提,也是可持續學習的必要條件。由于地理學科的空間性,抽象性,使很多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不能第一時間的理解其中的意義。難理解的問題積累過多,長期以往自然會失去對地理學科的興趣。此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從生活中學生們都能夠接觸到的感興趣的手機入手,將課堂的地理知識融入生活中去,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這也迎合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了興趣,學生的學習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改革了課程的功能,在興趣的激發下,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與技能,也學會了如何學習。
(二)建立空間概念是學好地理的關鍵
建立空間概念,營造空間思維是理解地理知識的關鍵,這里包含了二維平面空間以及三維立體空間的營造。地理學根據空間的差異性,把空間劃分為大陸、地區、國家、地方和地點等不同尺度來研究。所以,建立空間概念就顯得尤其重要,如要研究一地或某一地理現象,就要先從了解這一地理對象的位置出發,明確了該對象的半球、海陸、經緯度等等位置,在此基礎上學生更易理解這一地的氣候、水文、土壤、地形等特征。
許多同學地理學不好就是沒有清晰空間概念。對時空變化不敏感,對具體位置和相互位置關系把握不清。學習中能把許多地理知識記憶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實到具體的空間圖上。沒有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就還是沒有真正掌握的地理知識。所以在學習地理時,要把地圖放手邊,將每一個知識落實到圖上,或者借助天津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中的數字教材,將其軟件下載到電腦或手機上,學生在預習或復習中,可以點開數字教材中的動畫或課外資料或多媒體課件,不僅可以將地理空間以立體化的形式展現,建立學生的空間概念,還可以提高學生興趣。這也迎合了新課改的改革方針,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以及科技發展相聯系。
(三)運用地理工具是學好地理的橋梁
地理的另一種語言就是文字和地圖、圖表、圖片等,這些表征正是地理特點的另一種表現,學生是否具備運用地理工具和方法的能力常常是地理考查中的重要內容。在多年的天津市初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中,幾乎每道題都配有圖表。
單圖的閱讀包括:(1)讀出圖名,明確圖表內容;(2)閱讀坐標(橫坐標、縱坐標;觀察坐標設置是否嚴格)、明確單位、讀出數據。(3)抓住特征點與特征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轉折點),分析數據特點和變化趨勢。(4)提取已有知識信息,分析圖中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發現隱含信息。(5)注意整體和局部分析、宏觀與微觀分析、疊加圖和組圖的閱讀要明確:不同單圖的各自優點不同;組圖擴大信息含量和讀圖難度;分解法和疊加法訓練是平時訓練的重要方法;要經常使用比較法。
(四)把握地理事物的整體性,是學好地理的捷徑
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關系,從而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內部具有相對一致性,外部具有獨特性的整體。很多地理對象的研究都是獨立講授的,但是當把一個大環節的知識講授完后,我們可以將其聯系到一起。
(五)聯系實際,關注現實問題,是學好地理的必要條件
生活蘊藏地理,地理顯現生活,這是相輔相成的過程。地理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需要孩子帶著觀察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地理,比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中關于天氣、氣候的學習。我們每天都在關注天氣,但卻無法正確讀出氣象圖,這部分的學習讓學生將課堂中的知識帶入生活,生活中的現象解釋于課堂,學生可以帶著學習成果來看天氣預報。對于氣候問題的研究,在天津的孩子們,每年都在經歷著一年四季的變化,這種變化在我們身邊,但卻不知道為什么。學習了地理,學生們就可以運用理論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理論知識聯系生活實際,這無非是對知識最好的運用,也是激起學生興趣最好的方法。
課標中明確的指出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地理知識可以反映現實問題,實際問題也離不開地理知識,而在測評中好多題目來自于現實熱點問題,所以聯系實際,關注現實問題是學好地理的必要條件。應時時刻刻關注周圍的生活,注意將生活現象引入到學習中來。
五、總結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不斷改革與創新,作為地理教師的我們更應該緊追時代潮流,創新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及良好品德的養成,滿足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地理源于人所生活的環境,反過來又指導人們如何更好地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活離不開地理,地理更離不開生活,應該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一門學科。所以學好地理對于更好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又是學好地理的關鍵,本文僅以淺顯的角度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列舉如上,希望能對教師教授地理、學生學習地理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