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旭平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運用列表法進行推理,能夠用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推理過程。
2.過程與方法: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判斷、推理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探索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列表法進行推理,能夠用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推理過程。
教學難點:對信息進行歸類、整理,用表格的形式處理信息。
教具準備:課件,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投影黑貓警長的圖片,問:黑貓警長總能根據現場的情況很
快想出誰是罪犯。他擁有一種很神奇的能力,是什么能力呢?——推理能力。大家想不想也擁有這種能力呢?(想)
2.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有趣的推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這就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推理的作用,用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對推理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嘗試推理,享受樂趣
1.呈現主題圖,展示信息。
2.嘗試推理。
笑笑不喜歡踢足球,笑笑可能參加什么小組? 淘氣不是電腦小組的,那么他就有可能參加什么小組?奇思喜歡航模,奇思參加什么小組?
你們覺得笑笑、淘氣、奇思分別在哪個小組?
(讓學生先個人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偨Y排除法、連線法等。)
3.展示列表法。
1)示范打勾或打叉。
2)讓學生把表格填完整。初步體會到借助表格進行推理的簡便性,并且懂得根據1個已知的肯定判斷能推出4個否定判斷,但是1個否定判斷,不能直接推出1個肯定判斷。所以推理分析應從重要的肯定的信息入手。
3)小組討論。
4)全班展示分享。
5)通過對比,體會用表格的形式處理信息的簡便性。
4.小結:在所有信息中哪句話最關鍵?引導學生說出“奇思喜歡航模,所以奇思參加的是航模小組”, “奇思喜歡航?!边@一肯定信息最關鍵。進而讓學生明白推理時要先找關鍵句,作為推理的突破口。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幫助學生建立多種推理模式,引導他們借助表格來推理,感受思考數學問題方式的多樣性和簡潔性,并且掌握列表這一策略。]
三、方法運用,能力提升
練習一:尋根問祖
泰國前總理英拉的祖宗是中國人,來自豐順縣埔寨鎮,姓丘,房子前有溫泉。你知道她來自哪個村嗎?(小知識:埔南村姓張,橫坑村姓謝,塔下村姓丘村前有溫泉。)
練習二:制作火龍
埔寨火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它主要有三道工序:制作骨架、鋪設火藥、繪畫龍身。今年分別由三位叔公一人負責一個工序。智叔公說:“我不是鋪設火藥的?!庇率骞f:“我不會畫畫?!比骞f:“我是負責制作骨架的?!比皇骞謩e是負責哪個工序的?
練習三:這三名運動員分別獲得了什么獎牌?(機動)
生活中這樣的推理現象可多啦,你們想不想象黑貓警長那樣用心觀察,認真分析推理?先看懂題目的信息與問題,并用列表法進行判斷。
甲、乙、丙三名運動員在100米賽跑中獲得了前三名。他們是這樣介紹自己的比賽成績的:甲:“我得的不是金牌。”乙:“我沒有獲得銀牌。”丙:“我比乙快。”這三名運動員分別獲得了什么獎牌?(用表格判斷)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運用列表這一策略進行分析推理,引導學生有序思考,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四、回顧過程,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你覺得推理有趣嗎?推理時要從哪入手簡單,而且快……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梳理推理方法:排除法、列表法,更重要的是明確從何入手、怎么分析與判斷,得出正確的結論。使學生扎實掌握列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