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明
本節課是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一節《質量》,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能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是初中物理的一個技能要求,質量知識在生活中應用廣泛,與我們生活聯系緊密,并為以后學習密度和重力做好準備和鋪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的變化而變化的物理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使用天平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一、新課導入
師:1、再次看到孔融讓梨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出示課件視頻)
2、孔融讓梨讓的是什么?
小結:同學們說的很好!這個故事體現了孔融的高尚的品格,從物理角度說,孔融讓的是梨子的質量。
(設計意圖:此環節既體現了德育教育,又通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引出物理量-----質量。)
二、教學過程
1.質量
師:物體分類,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同,簡要概括:在物理學中,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出示物體圖片)
師:你知道哪些質量的單位?
小結:質量的基本單位是千克,符號是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單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單位有噸(t)。
師:你知道這些單位之間的進率關系嗎?
小結:質量單位進率關系:1 t=1000 kg 1 kg=1000 g 1 g=1000 mg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收集材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2.質量的測量
師:測量質量的工具有哪些?
小結:通常使用托盤天平和學生天平測量質量,生活中常用電子秤、桿秤測量質量。
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認識托盤天平和學生天平的主要結構。(出示天平結構圖)
師:使用天秤應注意哪些問題?
講解:①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②向盤中加減砝碼要用鑷子夾取,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③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
師:如何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講解:天平應放在水平臺面上,學生天平還應調節底座螺釘,使底座水平。
師:天平使用前要使橫梁平衡,如何調節呢?
講解:①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應先將游碼移到標尺零刻度線處,再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②當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或左右擺幅相等時,天平橫梁就是平衡的。
師:在使用天平稱物體,為什么把物體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呢?
講解:這是因為天平游碼標尺的零刻度線在標尺的左端,往右撥游碼相當于往右盤中加砝碼。
師:放好物體后,如何使天平再次平衡,稱出物體的質量呢?
講解:①可以通過向右盤加入砝碼和移動游碼的方法使橫梁再次平衡,這時,砝碼的質量和標尺上游碼所表示的質量之和即物體的質量②在此過程中,不能調節平衡螺母③根據游碼所在的位置在標尺上讀數時,應以游碼左側刻度線為準。
學生活動:學生練習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設計意圖:天平的使用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初步了解了,如何使用天平,通過實踐,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天平的相關知識。)
3.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師: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發生變化時,質量是否發生變化?
小結: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發生變化而變化。
三、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小結:1.質量的概念: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2.質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的主單位是千克(kg),除千克外還有噸(t)、克(g)、毫克(mg)等。
換算關系:1 t=1000 kg 1 kg=1000 g 1 g=1000 mg
3.天平的使用
⑴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
⑵將游碼放在標尺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橫梁保持平衡;
⑶將物體放在左盤內,砝碼放在右盤內,加減砝碼用鑷子,輕拿輕放;
⑷調節游碼,直至天平的橫梁平衡,將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的示數就是被測物體的質量;
⑸讀數完畢及時取下物體,收取砝碼放回砝碼盒中對應的位置。
結束語: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掌握了質量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學以致用,能用本節課的知識解決我們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教學反思:通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引出質量,既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又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在講解質量和質量的單位時,采用了自主學習的方式,鍛煉學生收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天平的使用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圖片、實物的講解讓學生初步了解如何使用天平,重點是實際物體質量的測量,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以此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天平的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們一同研究、探討,起到引導、輔助學生學習的作用,以此增加課堂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