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劍明
摘 要:因電梯在運行過程中易出現故障,為了確保電梯檢修安全。相關人員需加大對電梯檢驗過程中的事故傷害研究力度,分析當前電氣傷害、機械傷害、墜梯傷害的原因,如此才能制定有效措施優化,才會確保電梯檢驗工作有序且安全的開展,為現代社會穩定發展做鋪墊。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電梯事故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
關鍵詞:電梯事故;原因;預防
對于電梯檢驗工作而言,電梯檢測屬于一項高空作業,在實際作業中需給予安全隱患問題高度重視,若是檢測人員所具備的專業性不強,對日常安全防范注重力度不夠,極易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為此,對于電梯事故傷害問題,需采用針對性措施進行防范,切實規避事故傷害問題發生。
1、電梯概述
1.1、電梯的主要結構
電梯的結構根據驅動方式不同就能分成不同驅動類型,主要有曳引驅動以及液壓驅動和卷筒驅動等,較為常用的以及比較安全可靠的就是曳引驅動,在提升的高度上也不會受到限制,在速度上也比較容易控制。在這一類型的電梯提升機構當中,鋼絲繩懸掛在曳引輪繩槽中一端和轎廂相連接,在另一端和對重進行連接,曳引輪通過和鋼絲繩間的摩擦力,進而來帶動電梯鋼絲繩驅動轎廂升降。電梯的轎廂是關鍵部分,是裝載貨物及乘客的,通過驕架以及轎廂體所構成,驕架就是轎廂的承載結構,轎廂的負荷是通過它來傳遞到曳引鋼絲繩的。在安全鉗動作以及蹲底撞擊緩沖器的時候,需要承受由此產生的反作用力,所以轎廂架的強度要求就比較高。轎廂是封閉圍壁,除了必要的出入口以及通風孔沒有其他開口。
1.2、電梯原理
當前使用的電梯,其原理都是利用電動機轉動產生的拉力,通過牽引繩連接橋箱,使其在牽引力的作用下完成向上的運動,下降時則通過牽引力與重力的平衡實現箱體的上下運動,達到運載人或者貨物的目的。電梯能夠平穩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導靴固定在電梯橋箱上方,所以電梯可以沿著導靴平穩上下移動。另外,當發電機啟動狀態下,如果需要停止,則通過常閉式制動器實行制動措施。如果發生停電或者其它突發狀況,常閉式制動器也會保持制動狀態以防止箱體不繼續下降。常閉式制動器的穩定也是電梯安全運行的重要前途。而橋箱則負責搭載人或者重物,配重的作用是平衡橋箱由此可以看出,橋箱具有載人或裝載貨物的作用,而配重具有平衡橋箱以及減少電動機能源消耗的作用
2、電梯事故及原因分析
2.1、墜落傷害事故
由于電梯內空間結構較為特殊,檢驗人員需要深入電梯井道進行轎廂、井道和電氣線路的檢驗工作,在此過程中,電梯往往處于高層建筑的某一樓層,如電梯工作狀態不正常,極易發生電梯墜落傷害事故,對檢驗人員人身造成巨大的傷害。從實際情況來看,電梯墜落傷害事故類型及原因主要包括:首先,檢驗人員在導軌垂直度測量時,檢驗人員需要身體探出轎頂邊框投影范圍進行放線和測量操作,在此過程中存在意外滑落的風險。其次,在曳引鋼絲繩張力偏差測量時,檢驗人員站在轎頂使用彈簧拉力計測量鋼絲繩的張力,在此過程中同樣存在意外墜落的風險。
2.2、機械傷害事故
由于電梯結構較為特殊,在檢驗過程中機械傷害事故風險較為普遍,任何可旋轉、移動的部件都可能對檢驗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傷害。從實踐經驗來看,機械傷害事故風險主要包括:首先,咬入傷害風險。當檢驗人員對鋼絲繩測量、斷絲檢驗時,如電梯在未斷電的情況下突然啟動,極有可能導致檢驗人員的手指被鋼絲繩帶入曳引輪,造成人身傷害。其次,電梯可旋轉、移動的部分容易對檢驗人員造成撞擊傷害。
2.3、電氣傷害事故
在電梯檢驗過程中,主要存在的電氣傷害事故風險包括:首先,部分檢驗人員未使用合格的檢驗工具操作,或檢驗工具操作不當,導致電氣接觸不良發生意外傷害。其次,檢驗人員對檢驗流程、部件情況不了解,在檢驗過程中觸碰高壓帶電部件,從而發生電氣傷害事故,最后,部分檢驗人員為加快檢驗進度,未按檢驗規程進行檢驗,也是電氣傷害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3、預防措施
3.1、提高電梯檢驗人員的安全意識
在電梯檢驗過程中,人的因素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因素。由于在檢測過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就需要檢驗人員具有高的安全意識和豐富的現場經驗,這樣才能更快速的應對現場出現的安全事故,保證人員的安全和電梯的正常運行。在檢驗過程中如果人員的心理素質不健全,就會出現不同的事故反應,如果對于素質高的檢驗人員,在面對安全隱患時,就會冷靜應對,以降低事故的嚴重性;然而對于素質不高的人員,在事故發生時,不能針對現場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能造成事態的嚴重。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加強檢驗人員上崗的安全意識,強化他們的心理素質教育,才能更好的處理應急突發事件。
3.2、營造良好的檢測環境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對于不同的電梯故障問題展開集中處理與分析,確保管理模型與控制體系可以符合實際應用標準,此外為電梯檢驗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在具體檢驗過程中,需事先確保檢驗環境可以滿足安全標準,且需建立安全監督制度與控制策略,如此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小安全事故發生率。事實上就是電梯檢驗人員對作業現場展開綜合管理與集中驗收工作,事先做好防范工作,如此才可以有效確保電梯檢驗人員生命健康安全。
3.3、建立安全監測系統
合理運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以及檢測技術建構監測系統,實現對電梯運行狀態有效監控,通過在電梯控制系統內添加監測設備,來充分發揮電梯系統的監測性能,如此便能在電梯運行中實時關注電梯運行情況,展開動態化管理。此方法不但可以提升電梯檢修效率,還能切實加強電梯運行的穩定性。比如制動系統發生問題,通過監測系統就能直接判定出故障的具體位置,可能導致故障的成因,如此既能為電梯檢驗人員工作開展提供有利條件,還能為電梯檢驗過程中事故傷害預防措施制定奠定基礎,進而保證電梯檢驗工作穩定且安全。
3.4、落實檢驗人員個人防護工作
個人防護用品是保障檢驗人員人身安全的最后防線,能夠在事故發生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傷害事故造成的傷害,因此,檢驗人員必須加強個人防護,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在進入電梯檢驗現場時,檢驗人員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安全帶和工作鞋,掌握安全帶的使用方法,避免意外墜落事故的發生。同時,絕緣工作鞋能夠有效避免檢驗人員意外觸電風險,從而提高檢驗人員操作安全性。
總之,因電梯在運行過程中易出現故障,為了確保電梯檢修安全。相關人員需加大對電梯檢驗過程中的事故傷害研究力度,分析當前電氣傷害、機械傷害、墜梯傷害的原因,如此才能制定有效措施優化,才會確保電梯檢驗工作有序且安全的開展,為現代社會穩定發展做鋪墊。
參考文獻:
[1]陳樹芳,李娟,郭新鵬.電梯事故情報類信息數據挖掘與分析[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16,32(09):51-55.
[2]荊凱.淺析電梯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救援措施[J].企業技術開發,2015,34(29):94-95.
[3]段發楠,李潤珍.電梯安全事故中的工程倫理責任分析[J].科技視界,2014(04):142-143+148.
[4]陳仕佺,肖鋒.淺談電梯事故的原因及應急救援措施探討[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2(04):53-55.
[5]胡冰頎,張繼宏.基于電梯安全有關問題的博弈分析[J].質量探索,2012,9(03):46-48.
[6]左華貞.電梯事故原因和有效預防措施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07):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