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企業經濟管理需要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穩定、長久地發展。新時代的企業迎來新挑戰,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通過加強經濟管理的創新,完善企業管理體系,明確未來發展目標,增強企業內部管控力度,優化資源配置,使企業從計劃經營模式轉向市場經濟模式,有效應對激烈市場競爭趨勢。
關鍵詞:企業;經濟管理;現狀;創新途徑
引言
隨著當今市場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市場發展環境變得更加紛繁復雜,唯有將科學的經濟管理方法應用于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當中,這樣才可以將企業的內部審核系統、信息化系統以及控制系統等加以完善,才能夠促使企業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自身的發展目標。
1新常態下我國企業經濟管理的現狀
1.1企業管理理念相對落后
當今社會發展速度快,在快速發展的經濟形勢下,傳統的企業管理理念阻礙了企業發展,限制了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利于企業立足于激烈的市場中。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速度較快,大部分企業管理者的企業管理理念相對落后,不能及時發展創新與時俱進,落后市場經濟發展速度。在市場經濟中運用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經營企業顯然不能應對市場經濟的競爭環境,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企業管理者應具備良好的經濟洞察力,及時對市場情況作出反應,通過已有市場數據對經濟發展作出預測,制定符合企業情況的發展戰略,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尤其是增強經濟管理能力。
1.2企業轉型速度慢,財務管理水平落后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多數企業能夠積極響應,快速實現經濟轉型,但是少數企業的計劃經濟理念根深蒂固,仍然沉浸在官方壟斷市場的思想中,傳統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落后,不能適應經濟管理的改革,企業競爭力得不到發展,進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企業沒有及時進行創新改革,一旦低盈利現象沒有得到緩解,企業很可能走向滅亡。
1.3企業內部保障壓力大,社會負擔重
現階段我國下崗職工保障體系不完善,企業退休職工福利待遇好,企業內部保障費用支出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在其他發展上的投入,不利于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加之計劃經濟階段的企業員工多是部門委派,在經濟危機時,相應國家號召,企業主動肩負起維護社會穩定的艱巨任務,沒有進行人員裁減,企業出現超員情況,嚴重影響企業整體發展。
2新常態下有效的企業經濟管理創新途徑
2.1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理念,推進企業轉型進程
在企業向市場經濟經營模式轉型的過程中,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理念,實現企業管理的深度改革,優化企業內部保障制度,只有完成適應市場的轉型,是企業朝向多元化發展,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將資產、資本、證券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管理,嘗試股權分配的改革方式,完善企業法人相關制度。在經濟方面,應保證充足的運轉資金,在企業凈利潤得到保障的同時,對員工進行合理的考核,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管理者應有強烈的危機感,能夠及時從大市場環境中獲取有利信息,化解企業內部矛盾,結合企業文化,引領企業走一條符合企業發展的道路。細化企業管理模式,樹立良好的發展觀念,順應市場發展需求,進行綠色、環保的長期發展,完善企業產業鏈,對核心生產技術不斷優化,創新并引進先進的技術,將高科技引進到企業發展中。
2.2完善經濟管理制度,有效控制經營成本
新形勢下,企業想要完成經濟管理創新,需要從制度入手,健全細化經濟管理相關制度,完整的制度體系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基礎依據,在發展中不斷創新管理制度,適應企業發展情況。對于所有運營的企業來講,都需要對各項資金進行控制,確保資金運用的合理性,在經濟管理制度上應注重精細化管理,有效控制企業經營成本,減少各種資源的浪費。不管是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還是新型管理模式中,對成本管理都是經濟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旦資金管理出現漏洞,將影響企業的生產活動,大量的資金投入,較長的生產周期,極易造成各種資源浪費,只有通過完善合理的經濟管理制度進行約束,才能減少甚至避免經濟上的損失,精益化的經濟管理模式,有利于財務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有效控制個個環節,進而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2.3經濟管理體制的創新
在革新企業的管理理念后,有必要更新企業的管理系統。這是企業加強治理的難點。一些企業歷史悠久,其管理系統和管理模式已成為一種不可能同時完全改變的內在形式。企業的管理系統由業務的內部結構和基本組成部分組成。要創新企業管理體系,企業必須首先進行科學評估,優化資源配置,建立滿足時代需求的管理體系,從而有利于企業發展,逐步完成企業轉型。改變經濟管理體系的企業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面貌,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生機,并幫助企業取得更好的進展。企業的管理體系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基礎以及幫助企業完成轉型。
2.4做好企業管理監督工作
企業各項任務的發展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監督,只有相互監督才能避免錯誤,因此企業要做好內部工作監測,實施綜合治理,加強監督,全面細致地進行企業治理監督,防止非法現象的發生。監督工作不僅涉及經濟管理,還涉及企業的整體監管。企業需要制訂適當的監控計劃,以監控企業的各種運營流程,而不會破壞企業的正常運營,進而提升工作效率。在進行企業經濟管理的過程中,不斷的實施預算管理,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對資金投入進行合理的分配,加強預算管理機制,加強業務管理,提升監管力度。
結束語
在當前的經濟管理時代,需要了解當前的企業情況和社會現狀,進而轉變以往的傳統思路,利用先進人才以及先進技術和管理思路來促進效益的提升。當前有許多企業具備轉型和現代化管理發展的經驗,續存積極向這些企業學習,進而構建適合自己的經濟管理發展體系和制度,這樣可以充分協調各個部分,促進企業經濟現代化管理工作的實施和完善,有利于我國整體經濟的騰飛。
參考文獻:
[1]趙文善.新常態下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創新發展道路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35):19-20+74.
[2]王玉祥.新常態下的企業經濟管理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7(08):136-137.
[3]辛倩.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經濟管理所面臨的問題[J].經貿實踐,2017(07):72.
[4]張亞.新常態下的企業經濟管理策略[J].全國流通經濟,2017(09):21-22.
[5]肖幫偉.淺析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管理創新[J].人才資源開發,2017(06):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