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新
摘? ? 要:綠色建筑技術概念的提出和推廣有效緩解了這一現象,其能夠在建筑功能、居住工作舒適度達標基礎上,更好地改善建筑環境使其整體節能環保特性得以充分體現。文章針對商業地產綠色建筑技術設計策略進行一定研究分析,并結合實際對其作相應整理和總結。
關鍵詞:商業地產;綠色建筑技術;設計策略;研究
1? 前言
隨著低碳環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各行各業中逐漸被應用體現,在建筑設計加強綠色建筑技術的優化結合應用已是大勢所趨。在建筑設計中結合綠色建筑技術,可以有有效提升建筑節能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進行分析討論,對于推進建設環境友好型與資源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商業地產應用綠色建筑技術設計的重要價值
可以說,每一種設計理念都具備其獨特的存在價值,綠色建筑亦是如此。當前,我國資源狀況十分緊缺,為此,有效地開展綠色建筑設計,是促使現有資源能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徑,可促使生態環境得到強有力的保障。譬如,在有限空間當中可進行針對性地合理設計,根據本地所處位置、自然環境狀況來進行建筑設計,在建筑材料的選用上要遵循就近原則,這樣能夠使得建筑成本的進一步縮減,盡可能的使用節能型原材料,這樣才能夠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設計。綠色建筑在某種程度上帶動了我國新材料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促使很多新材料得到了行之有效地系統性運用[1]。所以說,綠色建筑設計是與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全吻合的,其不但能夠滿足現代化人們的基本需求,并且可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3? 綠色建筑技術設計應遵循原則
綠色建筑設計是一種新的設計理念,設計人員在設計建筑的過程中,考慮到了人體內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適應性原則,是以人為本的一個綠色、生態建筑。另外,綠色建筑還需要結合周圍外部環境,有選擇性地使用建筑材料,盡可能降低環境污染,最大程度使用再生能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規劃。另外,綠色建筑還需要依據現有環境來進行建設,要重新考慮舊環境中現有建筑的設計應用,對建筑過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和水污染等因素進行考量,盡量保證資源的再次利用,保證建筑物的建設符合當前綠色生態建筑的要。
4? 商業地產綠色建筑技術設計策略
4.1? 加強選址合理性、科學性
在進行建筑設計中,為了秉承生態環保的理念,需要進行科學的選址,在進行建筑物閑置之前要進行前期的考察和勘探,通過充分地了解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地質環境,結合多種要素來進行綠色建筑的設計和規劃。為了保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應該選擇交通便利的地區,而且應該保證建筑居民的生活便利性,避免在進行建筑設計時,破壞周邊的自然環境以及生態環境,通過前期的考察,做好科學的選址,是秉承綠色建筑設立理念的首要前提。只有選址正確,才能使建筑設計更加符合居民的需求,不僅能夠與公共交通工具比較接近,便利人們的出行,更重要的是與當地的氣候條件等相一致,能夠充分地運用地理環境以及周邊資源,確保建筑設計更加安全[2]、科學、合理。
4.2? 整體環境的設計
對于綠色建筑設計整體環境來說,主要是以城市總體發展規劃作為出發點來全方位考慮氣候情況、自然生態情況、環境情況等等方面的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要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和前提條件,要綜合考慮建筑所在區域的文化背景以及資源條件等內容,最大程度上對相關資源進行整合。例如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加強對已有資源的保護,要加強綠色環境方面的建設,要提升綠色植物的覆蓋率,從而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形成外部輔助環境景觀(例如公園、涼亭等等),不但能夠對人們的生活環境進行良好的點綴,同時也能夠營造出比較愉快的生活空間。
4.3? 合理應用熱能
綠色建筑在設計中,強調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應用技術。太陽能由太陽光線照射而產生,指太陽的熱輻射能,地球自誕生生命以來,生存就離不開太陽的普照,古人以陽光曬干物品、制作食物,是對太陽能簡單的利用,而現今,隨著地球所儲存的資源日益枯竭,太陽能作為一種新型能源出現在人們視野,常見的太陽能利用比如:熱水器等,最終意義在于以太陽能與建筑有機結合,既能豐富建筑形象,又能節省投資,是未來發展方向重點之一??萍荚诓粩喟l展,許多古代人的夢想變成現代人的日常,所以,太陽能的利用還會在此基礎上再次開發,利用其光熱轉化、光電轉化等方式,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發光發熱。
4.4? 加強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我國是一個淡水資源嚴重醫乏的國家,建筑行業的用水需求較高,因此,應當通過合理的循環技術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比如通過分設雨污排水系統,將雨水進行回收利用,引入到城市綠地用水中,或者對一些廢水進行過濾和處理,促進其循環再用。建筑設計時要對建筑用地范圍內的滲水性能及雨水排污系統進行充分分析,選擇滲水性能佳的路面和材料,并通過相應植被的覆蓋提高綠地的蓄水能力。通過對雨污排水系統進行合理規劃,并依照現有地面坡度特點設計管道鋪設方向,對污水和雨水區別利用[3],提高自然水源的利用率。有些城市由于地下水的過渡開采已經極大地破壞了地質結構,因此通過創新規劃,真正積極將城市建設成為海綿化的城市,有效保障雨水過多可能帶來了“城市內澇”現象。
4.5? 門窗施工技術設計策略
在綠色建筑門窗施工技術選擇中,應禁止木質門窗框的使用,因其不利于生態保護,建議采用塑鋼共擠型材門窗框或玻璃鋼節能門窗框。在門窗玻璃選擇中,應優先選擇技術成熟的高性能玻璃,如Low-E膜玻璃、中空玻璃、熱反射玻璃、高可見光選擇性玻璃等。需注意的是,選擇高可見光選擇性玻璃可能會影響冬季時太陽能的利用,而熱反射玻璃可能會造成照度下降或光污染,中空玻璃又對輻射傳熱的阻隔效果較低,因此建議將上述玻璃進行綜合使用。考慮到夏熱冬冷環境及節能環保需求,應將夏季隔熱做為主要目標,將冬季保溫與采光做為次要目標。
4.6? 高效使用建筑材料與相關資源
商業地產建筑材料以及資源高效利用的綠色建筑技術設計,主要表現為對新型綠色材料的使用,并通過節材技術以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所規定條款,形成建筑材料資源能夠被高效利用的模式。在這個過程中,針對建筑室內裝飾裝修材料進行綠色建筑技術設計時,應嚴格對其所含有害物質含量以及相應混凝土外加劑做全方位檢測,裝飾裝修材料必須在滿足建筑功能需求基礎上,達到環保無害標準,混凝土外加劑則必須根據建筑實際情況及相關標準規定做專業選擇,禁止使用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的材料。建筑形體要明確其抗側力構件的平面布置必須體現出規則對稱性,此期間可采用多種成套化的裝修設計方案通過比選,采用節能性、經濟性最佳方案。加強建筑再循環材料使用設計,比如金屬材料、玻璃材料、鋁合金材料等都可進行循環使用,按照工程材料決算清單中,可在循環材料重量要占到所用材料總重量比例的10%以上,確保商業地產建筑材料的節材效果和資源高效利用率完全得以展現。
5? 結語
通過對商業地產綠色建筑技術設計策略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在實際實踐期間,必須明確綠色建筑含義和綠色建筑技術要點,并以此為前提進行商業地產綠色建筑技術設計方案原則構建,使綠色建筑技術完全融入建筑設計施工全過程,確保我國商業地產建筑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時剛,王立雄,褚澤晶,高宏韜,張余力.基于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建筑設計策略研究[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5(6):9~12.
[2] 何璘.綠色建筑技術在城鎮建設中的應用及發展研究[J].建筑技術,2017(5):458~460.
[3] 陳思杰.高層居住小區的綠色建筑技術措施實踐[J].建筑設計管理,2018(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