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秀 張 琴 曹珊珊 張隆英 陳崇陽 阮正英
宮頸癌是預后較差的一種常見惡性腫瘤,5 年生存率較低[1]。宮頸癌缺乏明確的標志物來判定其不良預后,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紅細胞膜蛋白配體4.1 樣3(EPB41L3)是4.1 蛋白家族中一個新發現的抑癌基因,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功能[2-3]。骨膜蛋白為細胞外基質蛋白,與多種腫瘤的血管生成、細胞的惡性分化和不良預后相關[4-5]。EPB41L3 及骨膜蛋白是否參與宮頸癌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清楚。本研究檢測宮頸癌組織EPB41L3 及骨膜蛋白表達水平,探討EPB41L3 和骨膜蛋白在宮頸癌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 年5 月—2018 年3 月期間在浙江省臺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23 例)和浙江省臺州市中心醫院(47 例)手術切除的宮頸癌組織標本70 份為宮頸癌組,術后通過病理均確診為宮頸癌[6]。其中伴有淋巴結轉移31 例,不伴淋巴結轉移39 例。選擇取同期慢性宮頸炎活檢組織(臺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和臺州市中心醫院各25 份)50 份為慢性宮頸炎組。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宮頸癌診斷標準;(2)術前未接受放療或化療;(3)均行宮頸癌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4)有完整的病理資料。排除標準:(1)患有急性婦科炎癥或其他急性疾病;(2)1 個月內使用過免疫抑制劑。
1.3 主要試劑及方法 EPB41L3 和骨膜蛋白多克隆IgG 抗體均購自英國biorbyt 公司(批號A5790、E11788)。SP 免疫組化法測定EPB41L3 和骨膜蛋白的表達(抗體工作濃度為1:100)。結果判定:光鏡下觀察細胞著色情況,陽性細胞的胞漿呈棕黃色表達,陽性率=陽性例數/總例數,陽性強度參考文獻[7]得出光密度(OD)值。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資料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宮頸癌組患者年齡24~73歲,平均(46.50±13.16)歲。慢性宮頸炎組患者年齡23~67 歲,平均(43.60±10.11)歲。兩組間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EPB41L3 和骨膜蛋白表達水平比較 宮頸癌組EPB41L3 陽性率和表達強度均顯著低于慢性宮頸炎組(P<0.05 或P<0.01),骨膜蛋白陽性率和表達強度均顯著高于慢性宮頸炎組(P 均<0.01),見表1、插頁圖1-2。

圖1 免疫組化法檢測宮項組織EPB41L3 的表達(DAB 染色,200 倍)

圖2 免疫組化法檢測宮項組織骨膜蛋白的表達(DAB 染色,200 倍)
表1 慢性宮頸炎和宮頸癌患者EPB41L3 和骨膜蛋白表達水平比較(±s)

表1 慢性宮頸炎和宮頸癌患者EPB41L3 和骨膜蛋白表達水平比較(±s)
注:EPB41L3:紅細胞膜蛋白配體4.1 樣3;OD:光密度
表2 宮頸癌伴或不伴淋巴結轉移EPB41L3 和骨膜蛋白表達水平比較(±s)

表2 宮頸癌伴或不伴淋巴結轉移EPB41L3 和骨膜蛋白表達水平比較(±s)
注:EPB41L3:紅細胞膜蛋白配體4.1 樣3;OD:光密度
2.3 宮頸癌組織EPB41L3 和骨膜蛋白表達與淋巴結轉移的關系 伴有淋巴結轉移的宮頸癌組患者骨膜蛋白陽性率和表達強度均高于不伴有淋巴結轉移組(P 均<0.05),EPB41L3 陽性率和表達強度在伴有與不伴有淋巴結轉移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EPB41 相關基因由四類基因組成,包括EPB41、EPB41L1、EPB41L2 和EPB41L3,在C-末端具有高度同源的特性,共同編碼一組細胞支架蛋白質類(依次編碼4.1R、4.1N、4.1G 和4.1B)[8]。EPB41L3 定位于人染色體18p11.3 區域,編碼與細胞膜相關的4.1 蛋白家族,具有調節細胞生長的功能[2]。研究發現,EPB41L3 在癌組織表達下調或缺失,可能與淋巴結轉移相關,被認為是一種抑癌基因[9-10]。
本研究發現,在宮頸癌及慢性宮頸炎組織均有EPB41L3 呈陽性表達的細胞,提示EPB41L3 均可表達于宮頸癌和慢性宮頸炎細胞。宮頸癌組織EPB41L3 的陽性表達率,還是其表達強度,均低于慢性宮頸炎組,提示在宮頸癌組織EPB41L3 表達下調,筆者推測可能由于EPB41L3 表達下調,其抑癌功能被減弱,從而誘發宮頸組織癌變。探討EPB41L3與淋巴結轉移相關性發現,EPB41L3 表達水平在伴有與不伴有淋巴結轉移間無差別,提示EPB41L3 表達水平可能與宮頸癌的腹腔淋巴結轉移無關。這與其他學者的報道不相同,其原因可能與不同組織的腫瘤有關[11],腫瘤組織不同EPB41L3 表達也不盡相同;此外,還可能與腫瘤的標本來源有關,本研究使用宮頸癌組織標本,而其它大多的研究使用細胞株并采用甲基化修飾方法來研究細胞的侵襲[12-13]。
骨膜蛋白為一種分泌型細胞粘附蛋白,屬于成束蛋白家族成員之一,在促進細胞生長、細胞存活、上皮-間質的轉變、侵入、腫瘤血管發生及轉移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涉及腫瘤組織的發生及發展[14-15]。本實驗結果發現,宮頸癌組織骨膜蛋白表達水平高于慢性宮頸炎組織,表明過度表達的骨膜蛋白可能與宮頸癌組織的惡性分化相關;骨膜蛋白表達水平還與淋巴結轉移相關,它在伴有淋巴結轉移的宮頸癌組織表達水平高于不伴有淋巴結轉移的組織,提示骨膜蛋白可能是宮頸癌預后不良的標志物。高表達的骨膜蛋白也見于子宮內膜癌組織,支持過表達的骨膜蛋白可能促進子宮組織的癌變[16]。
綜上所述,宮頸癌組織EPB41L3 表達下調,骨膜蛋白表達增強,可能與宮頸癌的惡性分化相關,共同起到促進組織癌變的作用,有望成為一種治療腫瘤的新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