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美艷
摘要:隨著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強化,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教學法得到了普遍的推廣和運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現代漢語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目前普遍推廣的探究式教學法,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以現代漢語的詞類劃分為例,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三個方面探討如何將探究式教學法運用于現代漢語的教學當中。
關鍵詞:探究法 現代漢語 探索能力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H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 (2019) 14-0197-02
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是給他們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主動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探究式教學法最早是由美國的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來的。近來年,隨著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探究法被廣泛運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代漢語作為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其深奧枯燥的理論常常使學生望而生畏。相反,教師如果能將目前普遍推廣的探究式教學法運用到現代漢語的教學中,不僅能使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本文以現代漢語的詞類劃分為例,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三個方而探討如何將探究式教學法運用于現代漢語的教學當中。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探究式教學法的核心和重點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做好做足課前準備工作。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而著手:
1.挑選經典的參考文獻,極力拓展學生的視野
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的課堂常常是圍繞問題來展開的,其最終目的是通過教師的點撥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來解答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諸多問題。為了保障課堂教學順利成功地開展,教師必須竭盡全力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其中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為學生挑選經典的參考文獻。比如,在講授現代漢語的詞類劃分問題時,教師除了要讓學生閱讀不同版本的現代漢語教材之外,還應該讓學生閱讀具有一定影響力和代表性的期:FU論文。等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再碰到類似于“漢語劃分詞類的主要標準是什么”等問題時,就感覺這不再是個難題,而是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推力。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認真甄別.精心選出具有權威性、代表性而又難易適中的參考文獻。
2.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探究式教學法,主旨和核心就是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所以,科學地創設問題情景是保障探究式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富有趣味性而又難易適中的各種問題。比如現代漢語的詞類劃分部分,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幾個問題:第一,什么是詞類?第二,劃分詞類的目的是什么?第三,劃分詞類的標準有哪些?第四,漢語劃分詞類的主要標準是什么?第五,請概括出現代漢語的詞類系統。第六,黃廖版的詞類系統跟邢版、《語法講義》的詞類系統存在哪些不同?受到以上這些問題的激發以后,學生肯定會積極主動地閱讀課本內容和查閱相關的參考文獻。一旦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激發,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二、把好課堂教學關,深入挖掘學生的自主探究潛能
探究式教學法的重點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把好課堂教學關,是科學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的關鍵所在,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而著手。
1.建立開放式的課堂,挖掘學生的自主探究潛能
運用探究法的教學課堂,其真正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扮演~個課堂組織者和提問者的角色。例如,講授現代漢語的詞類劃分標準時,教師首先應該將課前布置的思考題公布于黑板,然后讓學生分組去討論、梳理每個思考題的答案,最后再請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小組的結論及其理由,其他同學或小組如果有不同的觀點,也可以及時反駁。這種開放式的教學課堂,既可以給學生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又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探究潛能,甚至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
2.教師適時點撥,為學生引領正確的探究方向
探究式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探索的能力,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學會轉變角色,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當學生有疑惑不解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做適當的點撥。比如,提到詞類劃分的形態標準時,教室里會一片啞然,因為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其母語基本上都是漢語。漢語屬于分析型語言,其形態變化不豐富,所以要理解“形態”二字,自然就有難度。此時教師如果能適當加以點撥,肯定會事半功倍。舉幾個大家都熟悉的英語例詞:I,me,my和mine; write, writes, wrote, written和writing;read和reader等,“形態”二字一下就變得具體形象了。所以,雖然探究式教學法的主要主體是學生,但教師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視,需在關鍵時刻適當點撥,時時為學生引領正確的探究方向。
3.教師及時介入,強化重點與難點
探究式教學法的主要做法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在課堂上更是要培養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大膽質疑的能力。在很多情況下,課堂不再是一個教師一言堂、學生很沉默的傳統課堂,而更像是一個研討會或者是一個辯論會場。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在關鍵時刻及時介入,不僅能將課堂討論推向高潮,甚至還可以起到強調重點,排除難點的作用。例如,每當學生討論副詞到底應該歸入虛詞還是實詞這個問題時,正反兩方通常會據理力爭、各抒己見,即使爭到下課也很難取得一致的意見。遇到此種情況,教師應該及時地將各家的詞類劃分標準和結論羅列出來,如在黃廖版的《現代漢語》教材中,將副詞劃入了實詞,因為這版教材劃分詞類的主要標準是詞的語法功能。而在邢版的《現代漢語》教材和朱德熙先生的《語法講義》中將副詞劃為虛詞,是因為后兩位學者在劃分漢語的詞類時采用了語法功能和意義雙重標準。副詞的詞匯意義比較虛靈,又不能充當主語、謂語或賓語等主要句法成分,自然就應該歸入虛詞。此外,教師還可以請學生進一步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可以深化課堂教學的內容,甚至還可以強調重點,解決難點。
三、把好課后復習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教學法,不再是以課堂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將課前、課堂與課后三個環節緊密地融合到了一起。其中把好課后復習關,則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比如,學了漢語的詞類劃分標準后,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及時復習,同時還應該布置一些能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題,如請學生說出各種詞類系統的優劣之處,并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樣,既使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得到了強化和鞏固,又在思考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現并解決問題的教學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方法既能使學生學得輕松愉悅,同時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果能將之巧妙地運用到現代漢語這種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中,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邢福義,現代漢語(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