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娜
革命老區金寨縣是首批國家重點貧困縣、大別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產業要適應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創新完善”。 金寨縣將油茶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重要抓手推進,2019年全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木本油料分會在金寨召開。開發性金融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助力金寨縣油茶產業發展,對于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意義重大。本文對金寨縣油茶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開發性金融支持油茶產業發展建議。
一、金寨油茶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2014年以來,《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8號)等系列文件均把發展油茶產業擺到了重要位置。2017年安徽省政府提出“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是我省推進產業扶貧的重要途徑。”六安市于2013年就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國家級油茶產業發展示范市。金寨縣也特別成立了油茶產業發展領導組和辦公室,把油茶產業作為縣重點產業大力推進。
二、金寨縣油茶產業發展現狀及扶貧效益
目前,全縣油茶面積22萬畝,年產油茶干籽5000噸,年培育良種油茶嫁接苗400萬株以上,年加工油茶干籽近萬噸,綜合產值2.2億元,初步形成集種苗培育、基地生產到產品加工于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格局,被授予“全省發展油茶生產先進縣”。油茶扶貧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以脫貧攻堅統領產業發展。金寨縣將油茶產業作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結合點,編制《金寨縣2012-2020年油茶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到 2020年,全縣年加工油茶1.5萬噸,綜合產值4億元,帶動6000名貧困人口脫貧。
二是以基地擴張帶動綜合開發。僅白塔畈鎮就建成油茶基地2萬余畝,成為全省油茶第一鎮。依托該基地打造“茶山花海”主題景區,定期舉辦節慶及山地自行車等賽事活動,每年吸引游客20多萬人次,既帶動了當地農家樂等發展,又為貧困群眾提供了銷售農副產品、務工等渠道。
三是以做強龍頭提升效益水平。培育了安徽東旭大別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油茶生產、加工龍頭企業,組建近20家油茶合作社。目前,全縣油茶龍頭企業、合作組織鏈接農戶1.1萬戶,其中貧困戶1300余戶,每年帶動400余貧困戶發展油茶脫貧。
三、開發性金融支持油茶產業發展促進脫貧攻堅有關建議
油茶雖然具有50-70年長期穩定和綠色健康的優點,但也有集中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終端產品市場尚需進一步培育的壁壘。金寨縣油茶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但產能偏低,增速較慢,與規劃相比差距較大。開發性金融就是要對符合國家戰略的薄弱環節發揮調節作用,建議可從以下方面支持:
(一)加大與龍頭企業合作力度
集聚當地有效資源,打造市場化運營的龍頭企業,可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集中農戶手中零散分布的油茶林,統一購置國家林業局鼓勵使用的油茶良種,積極開展農民技能培訓,通過反包倒租等方式雇傭農戶參與種植管護,實現科學化種植、規模化運營。
(二)提供全產業鏈多維度支持
支持基地建設,通過土地復墾整治,盤活農村低效土地資源,發揮規模效應;支持加工企業,提高主要產品茶油以及副產品茶枯深加工,提升產品綜合開發效益;支持鄉村旅游,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三)積極開展融資模式創新
開展融資模式設計時,可根據企業實力和融資需求,提供差異化融資方案。對于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可采用產業項目現金流+公司現金流構建還款來源;對于規模偏小的加工型企業,可通過轉貸款方式提供融資支持。在開展信用結構設計時,可積極探索林權抵押、專業擔保機構擔保等方式。
(四)搭建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
可通過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將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串聯至油茶產業鏈,通過對龍頭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拉動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戶增收。并積極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入股至龍頭企業,探索建立多元化、長效化合作機制,充分讓農戶及貧困戶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四、研究結論
本文立足金寨縣特色油茶產業,分析了油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政策機遇、措施、作用及面臨問題;對開發性金融支持油茶產業發展提出思路建議,發揮引領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入,以保障油茶產業市場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助力國家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戰略實施。
參考文獻:
[1] 張俊,2014,《金寨縣油茶產業發展的思考》,《安徽林業科技》第2期,第68~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