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靜
摘要:新醫改從長遠目標來看要求醫院為人民群眾提供有效且價格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這從客觀上講要求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在保證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服務的同時控制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現邊際效益的最大化。從管理的角度看,醫院應該加強內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控制不必要的開支,從而滿足政府監管要求。本文分析了醫院在內部控制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 ?公立醫院 ?內部管理
一、醫院內部控制的政策演變
內部控制理論最早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但我國學者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關注內部控制問題。2009年3月,我國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2010年12月下發了新的《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新的會計制度對醫院會計處理和財務管理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客觀上為醫院實施內部控制提供了有利條件。2012年12月,財政部發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為我國包括醫院在內的所有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提供了法規依據。
二、醫院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及必要性分析
內部控制包括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和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應單獨設置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或者確定內部控制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工作。同時應充分發揮財務、內部審計、紀檢監察、政府采購、基礎建設、資產管理等部門或者崗位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包括預算業務控制、收支業務控制等多項內容,每一項業務控制都有明確的崗位和制度建設要求。
能否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價格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這一問題是當前公立醫院面臨的重要問題。這需要醫院規范經濟活動、加強內部管理。而實施內部控制,是實現醫院內部管理規范化、提高醫院資金利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第一,實施內部控制,有利于建設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公立醫院。公立醫院實施內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減少業務事項的人為干預,減少自由裁量權的空間,用制度限制權力的濫用,從制度上保證醫院依法依規、廉潔高效運轉。
第二,實施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醫院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公立醫院只有具備了較高的內部管理水平,才可能做到規范有序管理,為人民群眾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服務。內部控制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業務全流程的風險排查,把預算管理、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等整合到統一的平臺,從而加強對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確保各項管理信息的數據準確、內容完整,同時對發現的風險點及時管控,不斷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三、醫院內部控制面臨的問題
第一,風險管控意識較弱,重視程度有待加強。單位的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應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否則很難抓好內部控制工作的貫徹落實。事實上,很多公立醫院對內部控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內部控制建設比較滯后。
第二,組織機構不健全。目前大多數公立醫院未設置獨立的內部控制部門,甚至認為內部控制僅僅是財務工作和審計工作的組成部分。事實上,醫院除了財務風險外,還面臨著醫療風險、業務風險等,每一種風險都需要加以識別并予以控制。這就需要醫院建立專門的內部控制部門,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做好內部控制的制度制定、事前控制、事后監督等,最大限度發揮內部控制的效能。
第三,缺乏對內部控制的評價與有效監督。通常公立醫院都比較重視提高醫療技術和完善醫院硬件設施,但是在聘用專業醫務人員和醫療設備購置方面投入較多,在內部控制方面的人才培養方面重視程度較少,醫院內部控制缺乏高水平的管理者。醫院的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缺乏有效監督,并且監督的工作往往僅限于財務風險方面的監督,遠遠達不到內部控制全過程的監督要求,很難真正參與到醫院經濟活動的監督中去。
第四,運用信息化手段支撐內部控制的力度有待加強。醫院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可以整合財務管理、業務管理等各大業務流程。各項業務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審批和流轉,可減少人為的疏漏和舞弊的發生。醫院管理層還可以通過信息系統了解醫院的信息,發現薄弱環節并有針對性的加強內部控制。從實際看,雖然很多醫院都有信息管理系統,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分散,而且不同系統之間信息交換不充分,很難從整體上對醫院整體業務流程進行控制。
四、醫院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建議
(一)提高重視程度,健全組織機構
公立醫院應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要通過不斷的政策宣傳和制度引導調動全體職工積極參與內控建設。此外,醫院還應健全組織機構、完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設置專門的內部控制部門負責醫院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和制度的有效運行。
(二)強化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全新的預算管理模式,能滿足單位預算、監督和控制等多種需求。全面預算管理通過預算編制、執行、反饋等多流程保障醫院經濟業務的合規有序進行。醫院的各種業務都需要資金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說,全面預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醫院整體的合規有效運行,這與內部控制的理念是一致的。把全面預算管理融入內部控制的業務流程中,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
(三)強化內部控制執行和監督力度
公立醫院應強化內部控制執行力度和內部審計監督力度,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等各職能部門的作用,通過全流程梳理找出醫院內部管理中的重點環節和薄弱環節,找出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并加以防范。對內部控制執行不力的部門或者人員進行問責。同時鼓勵全員監督,每位員工都可以對發現的內控問題及時上報,醫院要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用強有力的制度監督保障內部控制的高效運轉。
(四)加強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
公立醫院應當積極推進信息系統的建設,把內部控制的流程融入信息系統的業務流程和控制流程中去。推進信息在醫院各部門之間傳遞和共享,使工作流程等各種信息在各層級之間得以及時、順暢傳遞和溝通,減少或消除人為操縱的因素。此外,醫院還應推進不同系統的有機融合,運用內部控制的理念把財務、審計等各種業務流程融入統一的信息系統中。通過信息系統可以查詢醫院的各項業務工作信息,還可以發現流程中的薄弱環節并加以改進,使內部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張莉.新醫改景下的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34).
[2]黎春燕.淺談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6).
[3]馮曉燕.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8(31).
[4]劉秀崗.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探究[J].財會學習,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