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摘 要:近年來,患病人數日益增加,加上醫院規模的發展壯大,增加了醫院財務管理難度。傳統的醫院管理會計存在部分問題,影響了醫院管理水平。因此,本文探討在業財融合下的醫院管理會計途徑,以望對后期醫院管理會計工作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業財融合 ?醫院 ?管理會計
醫院管理會計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院經濟運行管理中有著重要作用。由于醫院財政收支規模在社會經濟發展下不斷壯大,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應提高醫院管理會計水平,才能夠促進醫院進一步發展。
一、轉變醫院運營管理理念
一方面,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重點是提高業務技術。通過采用科學手段來挖掘潛力,對現有的物力、人力及財力進行整合,從而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使醫院充滿生機及其活力。其次,優化產業結構,轉變運行發展模式。新醫改下,轉變管理理念,充分發揮會計職能,由原來的經濟業務總量,向成本效益來轉變,尋求可持續發展之路。最后,擴大增值性、高技術性醫療服務,加快床位周轉,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加快醫院運轉。
二、提高醫院資產利用效率
(1)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加強對大型醫療設備的利用效率,提高診斷能力及醫療水平,從而充分利用醫院資源。排查院內閑置設備,合理調配院內、科室的設備,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設備。分析大型設備效能,不僅全面管理大型醫療設備的論證、變動、維修及保養等,而且還應管理固定資產數量及價值,實現全面化管理。通過評估設備收入、成本消耗等,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最終滿足物流、賬務等兩方面需求。設備采購前,為了選擇更好的供應商,設置論證及招標采購流程,建立專門的供應商數據庫,在采購時使用相關數據的對比化,選取優質供應商。對于部分設備可考慮網上公開招標的方式,在實現醫院設備采購規范化時,還能夠實現供應商的良性競爭,醫院獲得良好資源時,也可提高經濟效益。根據自身規模結構確定固定資產需求量,以免重復投資。(2)提高非固定資產利用率。充分發揮臨床藥師作用,提高臨床科室用藥規范性。同時,加強臨床用藥監督,開展用藥監測工作,規范藥品合理使用,限定藥品的使用數量及其種類,提高用藥安全性,降低藥品的耗材費用。
(3)加強材料管控,降低醫療費用。充分利用當前信息技術,建立醫療衛生材料高耗值的二級庫管理模式,可實現科室的收、支,清楚了解每一支耗材的來源去向,便于醫院實現統一管理,減少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降低醫院成本。同時,全程實現計算機系統操作,無需手工錄入高值耗材資料,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人力、物力、時間,減少手工操作錯誤率。
三、實施精細化成本管理
醫院成本管理是醫院管理重要組成部分,并不是降低以服務水準為代價的控制成本。而是采取正確方法來控制醫院成本,更新經濟管理理念及業財融合的發展方向,從而提高醫院全體職工的成本控制意識,最大限度降低醫院成本,保證醫院能夠適應醫療市場環境變化。(1)實行預算管理。必須重視醫院管理會計的預算管理,將醫院收入納入到預算管理中,精準把控醫院支出,提高成本預算可靠性及準確性。(2)加強物業、洗滌及保潔費的管理。后勤部門應定期檢查醫院洗滌、物業、保潔等工作,有效解決開支異常上升情況,加強物業、保潔費及洗滌等開支管理。(3)充分發揮財務與管理會計職能。醫院應將各個科室的成本分析與醫院運營過程結合起來,科學分析科室成本,完善成本核算、分攤及分析體系,運營中找出成本原因,揭示成本耗費等各個環境控制途徑。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建立完善及科學的成本控制評估體系,實現醫院成本的精細化管理。
四、加大人力資源成本控制
(1)建立人力成本預算管理制。按崗位來設人,充分發揮預算管理規劃、溝通及協調職能,增強人力成本的可預見性,減少人力資源成本的盲目性及隨意性。對人員經費預算進行科學制定,管控職工薪酬、費用等。(2)優化組織結構,實行定員定崗。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求,科學設置行政后勤科室及醫療科室,明確崗位名稱及人數,充分發揮每一位醫務人員的職責。(3)建立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體系。根據醫院自身特點及存的問題,建立管理效能、工作效率、技術能力一體的考核體系,充分考慮技術難度、風險系數、醫德醫風等成本控制因素,從而激發職工工作積極性及創造性。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業財融合下,加強醫院管理會計可降低醫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促進醫院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林.基于業財融合的醫院管理會計應用[J].會計之友,2017,2(13):76-79.
[2]司琪.業財融合下的醫院管理會計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8, 563(1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