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鶯
摘 要:文章對企業財務運營與管理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方法進行分析,發現因此成本管理方法與思維上的錯誤導致了企業的成本采用的核算制度一直無法發揮出強大的監管作用,因此專業財務核算人員必須對企業的整個生產、運作過程進行了解后制定出科學的處理措施。
關鍵詞:企業 ?財務運營 ?財務管理 ?成本核算 ?控制
一、企業財務運營中管理成本控制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方法陳舊
企業目前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品種法、分步法、平行結轉法幾種,這些方法已經與當前時代的小批量、多品種、標準化的生產特征難以適應,同時,很多企業目前的生產組織仍然停留在粗放的階段,沒有對消費者的個人需求進行研究與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制定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核算的方法仍然較為簡單。
(二)成本管理思維陳舊
很多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時,由于沒有根據企業當前發展的階段與狀態進行全面的信息統計,因此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并不一定合適,同時對成本核算工作的認識存在較大的偏差,降成本核算管理的范圍僅僅局限在生產環節,因此企業中較為重要的其他組成部分,如運營、銷售、售后等服務環節都未得到良好的監管。
其次是企業的成本管理目標僅僅被定位在了成本的降低上,并未從投入產出效益的角度進行審視與思考,因此導致成本管理工作制定出的方法作用不大。再有,成本管理的手段使用的核心是節約成本占用,但是如果僅僅將眼光定位于成本節約上,非常片面,應從成本的節約的角度考慮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促進利潤的最大化。讓二者之間得到綜合性協調,才能獲得最令人滿意的結果。
二、成本控制的會計實施策略
(一)擁有成本控制思維
配合出全面且立體的成本控制制度基礎是擁有一個敏銳的成本構建思維,如此才能指導成本控制工作更為穩定且高效的開展。同時從全面成本控制思維角度出發,是成本得到節約的有效途徑。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從企業全面經營的視角出發,對成本的管理進行宏觀與微觀角度分析,同時根據企業的生產與經營甄選出最適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并配合相應的信息與數字化技術,讓企業的決策獲得科學依據。
(二)優化成本環節調控
成本環節的調控工作主要分布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加強原材料成本控制,原材料貫穿整個制造業的生產過程,因此必須對成本的核算與節約進行重視。同時采購、庫存、生產消耗等都是其中重要的環節。
其次是制造費用控制,折舊費、修理費、輔助設備費等,這些費用雖然不會在整體成本中占據多大比重,但是浪費問題一定要得到專業人員的科學治理。
最后,工資費用控制,控制過了物力,接下來就要在人力方面進行制度調控,因為人力方面,工資上漲是不可逆轉的事情,同時合理規劃成本并配置出專業的績效考核,不僅有助于企業利潤最大化,也有助于人員的價值全面釋放。
(三)加強成本階段的控制
成本階段的控制工作主要分為產前控制、產中的控制和流通環節控制三個方面。產前控制中要注重產品的設計、加工、物資采購等幾個方面。通過科學的控制措施讓工作得到協調與嚴格管理。成本形成主要發生在制造環節,各種人力與物力的協作,成本控制人員必須熟識各個環節后制作出最佳的方案,提升成本的控制水平。最后是流通控制流通一般指運輸與銷售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最重要的是節約,避免投入過多。入不敷出。
(四)建立健全成本控制機制
此項工作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完善成本約束機制與落實費用預算管理機制。成本約束顧名思義,就是制定出一個質量考核機制,責任落實到人,對成本進行嚴格規范。費用預算等是企業穩定運作的重要影響因素,應對各項費用的使用進行制度監管,防止浪費。
還要積極動員各部門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中來,各部門應及時將成本費用信息歸納整理, 及時反饋給預算控制部門,保證預算決策制定的科學性,并在保證各項工作穩定、高效開展的情況下,為企業節約出更多的運行成本,促進企業更為輕松地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發展。
(五)應用控制的數字化管理
企業可以對業務價值鏈從綜合性的角度進行考量,同時及時分析不增值業務,針對利潤出現下滑的產品進行方案提升對策制定,讓業務得到科學優化。
三、結束語
對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進行策略制定,能夠讓企業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得到專業管理,進而保證每個環節都得到精準性的控制,為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何琳.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分析[J].財會學習,2019(09):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