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聰
摘 要:隨著國家醫療衛生體制不斷發展,醫療改革不斷深入。在新的公立醫院考核體系下,醫院要實現發展戰略, 突破發展困境, 做好內部控制體系工作是重要組成部份。加強醫院運行風險管控意識,需要構建和完善醫院的內控控制體系, 建立適應醫院發展的內部控制體系, 提升醫院運營能力、強化內部管理、保障醫院經濟效益。本文主要闡述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基礎理論,并對風險管控視角下的內控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醫院 ?績效內部控制 ?體系構建
一、醫院績效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必要性
隨著公立醫院不斷加強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完善體制機制。2019年1月份國辦發〔2019〕4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明確三級公立醫院功能定位和要求。內部績效管理已是提升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醫院的競爭力。通過績效考核,在發展方式上推動公立醫院轉型,從擴張規模向質量效益轉型,提高醫療安全和質量;在管理上,從粗放管理逐漸向精細管理、提高效率方式轉變;為使這些考核能更好完成,使醫院可持續發展,加強廉政建設,構建與新考核體系下相應適的內部控制體系已勢在必行。建立完善的、規范的內部績效控制體系是約束醫院管理行為的有效準則,是風險防控和降低風險的根本保證,可以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促進醫院發展戰略和目標的實現。
二、新的績效考核要求,內控制度建設背景
2012年為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財政部制定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2015年財政部出臺《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切實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組織領導,緊密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2017年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制、報送、使用及報告信息質量的監督查檢等工作;面對政策的壓力,醫院戰略定位的需求,醫院發展動員的指導思想,醫保控費、單病種總額控制,戰略落地執行等內外要求與動力, 醫院構建更完善的績效考核內部控制體系大勢所趨。
三、內部控制作用
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大勢所趨、大環境的要求,旨在加強內部權力制約、強化內部流程控制;其作用有如下幾點:能使醫院內部利益最大化;醫院外部相關者利益最大化;醫院內有權限的參與者利益為零;是保護干部的有效工具;是醫院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能夠對單位管理中面臨的各類經濟活動風險進行評估與有效防控;解決經費支出過程中發生超支、超標風險,滿足政策要求;解決資金效率不高、年底錢花不完的風險,監控預算執行;解決資金挪用、資產浪費等舞弊風險,降低領導履職風險。
四、醫院內控存在的問題
首先, 有的單位沒有內控組織機構或有但不完善,有的組織機構設計不合理性, 在法人治理框架設定方面缺少完善性, 使其決策執行缺乏科學性。其次, 部份管理層職責如同是擺設,過于形式化。如內部控制健全與有效實施醫院尚未確立相關內部制度;無法對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的監督;醫院領導及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在日常工作中對醫院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對相關制度執行落實不到位,對控制風險的舉措和效果未進行分析、督導、評價,將內部控制歸于財務部門的工作等。
現階段狀突出表現在: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預算約束弱化;監督力度不強,未開展以內部控制審計,審批權限不清晰,審批重點不明確、權責不對等,審批人不知道審核重點的問題;責任承擔不均衡,該擔責的未擔責、不該擔責的擔了責的問題;經濟業務執行過程中職責不清的問題,制度上無章可循、有章不循等問題,總體上整體比較薄弱。
五、如何加強內部控制
單位領導重視和推動是實施內控規范的關鍵,它是一把手工程,在新體制改革下可按內控設計,提出幾點建議:“三重一大”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或者聯簽制度。避免職能交叉、缺失或權責過于集中。建立標準化制度,固化業務流程,明確職能分工與崗位權限,建立標準化權限指南。建立健全議事決策機制、崗位責任制、內部監督等機制。建立經濟管理標準,優化業務運行具體表單。建立工作人員的培訓、評價、輪崗等機制。建立各部門在內部控制中的溝通協調機制和聯動機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賬務處理,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按規定報送單位預決算報告和預算執行情況報告。
控制方法:不相容崗位的分離、實行歸口管理、預算編制與執行控制、會計核算的控制、單據票據的控制、信息內部公開。
遵循原則:全面性原則,從領導到中層到每個人,從人財物全方位入手;重要性原則,按“三重一大”輕重緩急原則進行;制衡性原則,相互監督一件事至少兩人以上參與;適應性原則,應考慮各單位實際人力物力等實際情況 ;最后成本效益,應衡量投入成本與達到的效益之比。
控制風險關口設置:將控制前移可將風險防范于未然,降低成本、減小損失,提高效益等特點。“關口前移”是實現內部控制的主要特點,同時必須借助信息化手段。單位設定信息化流程再造,制定操作風險流程圖、加強法律風險、聲譽風險教育等進行事前的防范。
信息化是實施內控規范的重要手段也是關口前置的重要第一關口, 信息系統能將軍單位的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有機結合。通過信息化可以實現內部控制的常態化和程序化; 可以將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管理分塊進行整合實現平臺化管理。
六、結束語
新考核體系下為了有效加強醫院的管理,防范風險,建立健全內控制度,有效實施內控,使醫院的內部制體系能夠得到長期有效的運轉,應以調整結構為導向,以加強管理為核心,深化內控管理,結合醫院內部管理狀況以及外部環境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和完善醫院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和控制點,這是對維持醫院各項日常業務的運行、資金安全、防止資產浪費等舞弊風險以及未來醫院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的保證。本文針對醫院具體的情況分別從醫院績效考核要求,內控制度建設背景、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活動、內部監管等方面,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提出優化績效考核內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參考文獻:
[1]安爽,蘇立利,盛小嬌.新形勢下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9.
[2]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2012.
[3]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