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磊,劉 茜
1.西安長安醫院(西安710013);2.西安市第五醫院(西安710082)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對稱性、侵蝕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臨床表現的慢性、全身性、多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多以手、足小關節的病變多見,常伴有其他器官的受損受累[1]。近年來,有研究指出斷藤益母湯對治療RA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但尚缺乏具體的評估指標[2]。本研究主要分析斷藤益母湯聯合甲氨喋呤聯合對RA患者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積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評分和炎癥指標的影響。
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58例RA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兩組各29例。其中,對照組男12例,女17例;年齡30~65歲,平均(40.23±8.24)歲。研究組男13例,女16例;年齡29~68歲,平均(39.24±10.01)歲。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RA的診斷標準[3],及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積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處于活動期;②關節病變出現在腕關節及掌指關節;③入組前2周內未服用過非甾體類抗炎藥、生物機制、免疫抑制劑及糖皮質激素;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①具有嚴重的肝腎功能受損;②合并其他的風濕性疾病;③入組前2周服用過非甾體類抗炎藥、生物機制、免疫抑制劑及糖皮質激素等;④具有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或精神性疾病。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給予甲氨蝶呤片(由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提供)治療,口服,10 mg/次,1次/周。
2.2 對照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研究組聯合斷藤益母湯治療,斷藤益母湯組成:黑骨藤、益母草、川斷各15 g,南蛇藤30 g,水煎服,每日一劑,飯后服用。兩組治療時間均為6個月。
3 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DAS28評分和炎癥指標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4 療效標準 臨床療效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重,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0%;有效:癥狀和體征均有好轉,30%≤中醫證候積分減少<70%;顯效: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70%≤中醫證候積分減少<95%;痊愈: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中醫證候積分減少 ≥ 95%[4]。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 兩組治療前后DAS28評分變化的比較 所有患者治療后的DAS28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減少(P<0.05),且研究組患者的DAS28評分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DAS28評分變化的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變化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炎癥指標CRP、ESR、RF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研究組患者CRP、ESR、RF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變化的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RA是指由于各種因素,包括遺傳、感染等引起四肢中小關節出現炎癥反應(對稱性的滑膜炎)的一種疾病,中后期可累及關節軟骨甚至是破壞骨質,引起骨質疏松、關節變形或關節功能受損[5-6]。研究表明,其發病與遺傳、感染等因素密切相關,其主要的病理變化包括滑膜炎、間質細胞大量浸潤、微血管的及血管翳生成,嚴重者可出現關節軟骨及骨組織的破壞,臨床上可多見關節畸形及關節功能的喪失[7-8]。目前,臨床上治療RA的主要手段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常用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美洛昔康等)、生物機制(常用白細胞介素-1拮抗劑、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CD20單克隆抗體等)、免疫抑制劑(常用來氟米特、甲氨蝶呤等)及糖皮質激素(常用潑尼松、甲強龍等)等[9-11],但是長期服用上述藥物可在一定程度給人體造成傷害,如長期服用甲氨喋呤可造成肝功能受損,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可導致股骨頭壞死;且生物制劑價格過于昂貴、難以推廣使用等劣勢。可見,臨床迫切需要其他方法共同治療RA。
RA屬于祖國醫學中“歷節”、“痹病”等范疇,因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的病癥,病位在關節、經絡,以關節、筋骨、肌肉發生疼痛、酸楚、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至關節紅腫熱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12]。本研究通過研究名老中醫林昌松教授的經驗方斷藤益母湯以探討斷藤益母湯聯合甲氨蝶呤片治療RA的臨床療效,林昌松教授認為RA主要的病機是風濕瘀阻、損傷筋骨,治以“祛濕通脈強筋骨”為大法,方多選斷藤益母湯為主方,臨癥加減。本方組成包括黑骨藤、益母草、川斷各15 g,南蛇藤30 g,方中以黑骨藤、南蛇藤為君藥,起到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功,配以川斷、益母草以補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全方祛邪而不傷正,補益而不留滯,共奏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強筋健骨之效。研究指出,斷藤益母湯中的有效成分對纖維滑膜的細胞增殖和分泌均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13]。
本研究發現,斷藤益母湯聯合甲氨蝶呤片組治療6個月后,其總有效率較單純甲氨蝶呤片組明顯升高。兩組患者治療后炎癥指標CRP、ESR、RF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患者CRP、ESR、RF較對照組明顯下降,與既往研究報道相符[14-15]。結果表明,斷藤益母湯聯合甲氨喋呤聯合對降低RA患者DAS28評分和炎癥指標均具有確切的療效。
綜上所述斷藤益母湯聯合甲氨喋呤聯合對降低RA患者DAS28評分和炎癥指標均具有確切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