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夢婷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更多挑戰,全員育人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趨勢。本文從當下全員育人工作的現實困境入手,探討高校全員育人工作的路徑對策,以營造良好的全員育人氛圍。
關鍵詞 全員育人 困境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05
On?the?Difficulties?and?Paths?of?Whole-staff
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CAI?Mengting
(College?of?Nano?Science?&?Technology,?Soochow?University,?Suzhou,?Jiangsu?215123)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the?time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s?facing?more?challenges.?It?is?an?inevitable?trend?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educate?all?staff.?Starting?from?the?current?dilemma?of?the?whole-staff?education?work,?this?paper?explores?the?path?and?countermeasures?of?the?whole-staff?education?work?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order?to?create?a?good?atmosphere?for?whole-staff?education.
Keywords whole-staff?education;?difficulties;?path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大力支持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全黨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合力。這表明,高等教育育人工作是一項全員性質的工作,高校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育人的每一個環節,努力構建全員育人的新機制,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將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全員育人”,廣義上,是指高校本身,涵蓋社會、家庭以及學生本人等因素,而組成全方位的育人系統;狹義上,是任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思政理論課教師、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后勤服務人員組成的育人主體的工作體系。
1?全員育人工作的困境
1.1?全員育人意識不足
由于教學科研任務重、以各級各類項目申報為主要考核評價指標等原因,作為全員育人工作主干力量的高校專業教師,其在實際工作中教書與育人環節脫節,重知識傳授、輕品德教育,甚至是只教書,不育人,缺乏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領和指導,師生缺乏溝通交流,個別教師甚至存在師德師風的問題。現實中,如果學生出現問題,幾乎所有人都會首先問學生的輔導員是誰,輔導員往往就變成了學生的最后責任者。同時,高校機關等部門的教師,都將學生僅僅看作是管理和服務的對象,他們育人意識淡薄,對學生出現的思想問題不聞不問,育人元素少,對上級負責多,對學生負責少,造成了管理環節、服務環節與育人工作的脫節,并沒有形成良好的全員育人氛圍和合力。由此可見,全員育人的觀念意識目前非常缺乏,也很難在一朝一夕之間就樹立。
1.2?過渡依靠輔導員隊伍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群體,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其在全員育人工作中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但是,由于輔導員工作中職責不明晰等現實問題,以及輔導員自身的非專業化、非職業化問題,導致了“兩個幾乎”的現象:學生所有的事務幾乎都由輔導員處理,凡是與學生相關的工作幾乎都找輔導員,造成了“學校-學院-輔導員-學生”的單一局面,并已形成路徑依賴。另一方面,由于輔導員承擔了非常多瑣碎的事務性工作,基本上是時時忙事事忙,越來越疲于奔命,并不能夠靜下心來認真研究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心理動態,更不要說較好地運用新的理念和知識與時俱進地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了,無暇顧及輔導員真正意義上的核心工作,即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在全員育人體系中本該發揮重要作用的一環失去了意義。
1.3?思政課程作用受限
思政課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課程,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思想教育”的現象,并沒有很好地承擔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與責任。由于德育工作是非顯性的,其與知識傳授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缺乏可量化的指標,雖然知識教育不能夠實現百分之百的量化,但是大部分還是可以通過考試等方式來考察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而對于大學生的德育就很難評價和考量。所以在這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師就容易陷入重理論研究輕教育實踐、重知識傳授輕思想教育的境地,造成德育智育分離,對于大學生的道德養成沒有肩負起應有的責任。
2?全員育人工作的路徑探析
全員育人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及培養優秀人才的內在要求,因此,針對高校全員育人工作可以有以下對策建議。
2.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高校領導必須要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是全員育人工作最基本的前提和先決條件,要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將其看作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并加強落實和督查,這樣全員育人工作才會有導向性。具體操作上,要建立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行政分工負責,以教學單位為責任主體、黨政教團學各司其職的責權明晰、全員參與的育人工作體制以及制度保障,以確保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的實施落地。要在學校各項事業開展推進的過程中,逐步樹立起全員育人工作的核心地位,定期研究探討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點和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加強思政工作,并制定切實可行、可落地的具體方案和措施,逐步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和體系化。另外,全員育人氛圍的營造也非常重要,高校需要持續加大宣傳力度,使得全員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對于育人工作的先進典范要進行宣傳,弘揚先進模范精神,形成全員育人的文化積淀,樹立人人是育人工作者、處處是育人陣地、事事是育人內容的育人觀念,最終達到全員育人思想內化于心的良好效果。
2.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更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項長期的、需要不斷傳承與創新的工作。教師隊伍的道德素質和精神風貌,直接關系到教育的形象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新時代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就要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強化其在全員育人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正向引領效應。這也要求我們,要不斷加強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另外,高校專業教師在育人工作中是處于主導地位的,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導作用,他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要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發展,師德為要,好老師雖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高尚的師德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品質,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高校要號召廣大教師努力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關愛學生、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另一方面,可以多鼓勵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指導學生成長成才,從實施效果看,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育人效果比較好,能比較好地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并激勵學生敢于探索知識前沿。一位道德高尚、治學嚴謹的教師所給予學生的絕不僅僅是知識,他對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影響更為深入和持久,既有學術水平,又有人格魅力的老師,他傳遞給學生的每一個信息,比任何說教都更能滋潤學生的心田。
2.3?發揮課程思政教育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思政課改革創新,構建思政育人大格局。我們要積極貫徹落實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有機結合的教學觀念,充分利用新媒體以實現線上線下的結合,加強課程實踐以實現課內課外的結合,拓展社會資源以實現校內校外的結合,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感染力和針對性。一方面,思政課教師需要更加注重課程的實踐意義,在基礎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要更注重如何將理論運用于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收獲感悟,得到教育,這樣現實教育意義才更大。實踐教育方面可以與輔導員聯動,利用輔導員實際工作中的第一手資料和實際案例,加強對學生思想實際的研究,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解決了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推行課程思政,就是指高校的所有課程都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當下亟需發揮多學科的優勢,將更多的學科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要善于發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整合各門課程的思政資源,結合專業課教學將其滲透其中,且要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調統一,形成協同效應,實現共同價值目標,讓所有課程都能散發“德育味”、飄起“思政味”。所以,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程中,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
輔導員是承擔全員育人中心任務的重要一環,因為他們是在一線直接負責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首先,高校要充分重視輔導員工作,切實提高輔導員地位,重視輔導員的培養,關心輔導員的成長,為輔導員提供發展空間,充分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采取有效措施使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做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其次,要明確輔導員的崗位職責,進一步明確輔導員的工作任務、工作權限以及責任等,使輔導員跳出“萬金油”、“救火隊”、“高級保姆”等誤區,使他們能夠從瑣碎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能夠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在為輔導員的育人工作掃清障礙的基礎上,對于輔導員自身的要求也需要提高。要不斷更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和業務水平,能夠對學生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專業分析,并妥善及時地解決。只有輔導員自身素質過硬,才能贏得學生的認可,才能擔負起大學生的人生導航者與引領者的重任。輔導員不僅要教育人、引導人,更要關心人、幫助人,和學生建立起親密的師生關系,待學生不斷敞開心扉,充分展現其真實的思想動態和性格特點時,再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如此將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鄭偉.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全員育人工作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學為例[J].科教導刊,2018(10):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