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滿英
摘 要: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影響著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整體水平。本文將公共圖書館的功能概括為五個方面,提出了公共圖書館通過創新發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四點建設性意見,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參考意義。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01
公共圖書館的根本職責在于保障公眾文化獲取權益,提供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且因其自身的公共物品性質和公共發展目標而責無旁貸。因此,努力探索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策略,充分挖掘其發展效能,對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公共文化服務的內涵
公共文化服務是政府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是政府公共部門為公民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
首先,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公共”二字體現了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強調的是公民權利,只有政府具備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的力量。因而,政府職責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根本。
其次,公共文化服務屬于公共文化的一種行為。原因在于兩點:第一,要想開展公眾性的文體活動,必須依賴于公共文化設施,如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因為有政府力量的支撐和全體公民的參與,具備很強的社會融合與文化整合能力。第二,公共文化服務引領了大眾文化的方向,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層面的意義遠比物質上的支持更重要。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公共圖書館的具體功能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成員,在整個體系的建設中可以發揮著不同的功能,筆者將其概括為以下五點。
1.為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場所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兩項重要的社會職能。一是為政府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文化體系,二是保存人類的精神文化遺產。圖書館應通過文化展示、教育、交流和休閑,提高人們的精神層次,陶冶情操,引導公眾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能夠組織面向社會各個階層的公益性文化活動,從而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全覆蓋。
2.為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知識支持
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極為豐富而多元,既是其履行文化服務職能的根本也是其優勢所在,為其發揮作用提供了信息保障。通過對館藏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開展項目信息查詢、科研定題等方式,為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提供精準化服務。公共圖書館要拓寬思路,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服務潛能,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提供重要的知識支持。
3.為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咨詢指導
社會已發展到了信息時代,同時信息咨詢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乃至成為了一個產業。公共圖書館因其豐富的文獻資源以及突出的信息整合能力,在為社會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4.為公眾提供社會教育服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也被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公共圖書館則搭建了一個公共平臺為公眾獲取文化信息資源提供了方便。公共圖書館應該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5.為公共文化娛樂活動提供支持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場所,除了為公眾提供信息服務之外,還可以積極開展文化娛樂活動,滿足公眾文化休閑需求。例如可以開展書法繪畫欣賞、音樂會等文化休閑服務,能有效培養公眾對公共圖書館的精神依賴,從而為公共圖書館的全面發展打下優質的人文基礎。
三、以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1.深挖自身優勢,發展特色館藏,提供深層次的文化服務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人們的文化需求也隨之多樣化,公共圖書館也必然與時俱進多元發展,提供多元文化服務。公共圖書館應具有自己的特色資源,不同的圖書館差異化發展才能為社會提供更為豐富的特色資源服務。圖書館首先應根據自身定位認真保存已有特色文獻,同時要繼續補充和發展,努力建成完備的具有特色的文獻資源體系。要對已有的館藏文獻充分挖掘,資源整合并深度開發,建立獨具特色的書目數據庫。
2.硬件建設和內部管理齊頭并進,全方面提高服務質量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陣地,圖書館要努力提升自身建設水平,具體可以從硬件環境、內控制度和人力資源等方面著手。硬件設施對于服務的開展和讀者的體驗至關重要,應該適當加大投入,對資源和設備進行更新,提升服務條件,以優質的硬件設施更好地推動公共文化的發展。對于人力資源建設,應充分認識到圖書館員作為服務的提供者,應當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和知識層次,才能為讀者提供適應時代多元特點的文化服務,滿足人們較高的文化需求,使圖書館成為公眾認同的文化活動中心,從而更好地適應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
3.進一步加強區域內圖書館的聯合,實現文化資源的充分共享
通過區域間圖書館的互聯互通,可以充分實現圖書館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公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構建區域內文化資源的共享網絡,實現數字形式的文獻信息資源共享。還可以進一步聯合其他科研、文化機構等,對各自原有的文獻資源進行加工與整合,建成具有地方行業特色的文獻資源體系,搭建公益性的資源共享平臺,為地方的經濟文化發展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功能,提高圖書館文化傳播的輻射能力。
4.與其他機構開展合作,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領域
公共圖書館可以與其他機構如科研單位、學校、商場等企事業單位開展多方面的合作,橫向豐富服務內容,縱向擴展服務區域。可以利用自身的文獻、人才、技術資源等優勢,指導和幫助社區或單位建立圖書借閱點,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分館,既方便了民眾,也提高了館藏資源的利用率。還可以利用各個合作單位的特點,共同開展具有特色的展覽、講座、培訓等文化活動,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實現文化資源共享。
四、結束語
總之,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陣地,公共圖書館憑借自身優勢,發揮著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并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文化建設的效能。新的時代,公共圖書館應抓住機遇,主動采取積極行動,從多個角度進行創新和發展。努力完善自身建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從而更好地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巫志南馮佳.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公共圖書館[J].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15(03):
[2]崔婕. 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 揚州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