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麗 李國榮 張?!≈x靜 劉雯


摘 要:目的:對我校護生學習倦怠情況進行調查,分析造成我校護生倦怠的成因,以期能針對性地改善護生學習倦怠狀況,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方法:采用連榕的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張丁香的大學生學習倦怠成因量表,對我校護理學院2017級464名學生的倦怠現狀進行調查,采用SPSS 20.0分析數據。結果:共收回431份調查問卷,學生普遍處于中等倦怠水平。結論:我校護生普遍存在學習倦怠情況,學習倦怠主要存在于情緒耗竭方面。男生、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學習倦怠比較明顯。
關鍵詞:護生 學習倦怠 現狀 成因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2
學習倦怠作為一種不良學習心理,主要指的是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因學習興趣不足所導致的厭倦、疲憊等負面情緒,并由此產生逃避學習的行為等[1]。相關研究表明,現代學生學習倦怠檢出率在35%-85%,嚴重危害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成長成才,因此本研究迫在眉睫[2-4]。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視對學習倦怠的研究?,F有的學習倦怠的研究對象主要分布在中學和大學之中,而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倦怠研究較少。因此,本論文立足于高等職業院校,系統探討了我校護生學習倦怠的現狀并分析了產生學習怠倦的原因,最后針對性的提出改善學習怠倦情況的措施。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選取我校護理學院2017級全體學生,共發放問卷學習464份,收回有效問卷431份,問卷有效率為92.9%。其中,在有效的研究對象中,男性102名,占比23.7%;女性329名,占比76.3%。
2.研究方法
2.1基本資料調查問卷
問卷內容由本人自主設定,涵蓋性別、學習成績、家庭來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等。
2.2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
此次研究采用連榕[5]編訂的《大學生學習倦怠問卷》,分為三個維度,即:低成就感(6題),行為不當(6題)和情緒耗竭(8題)。該量表經信效度檢測,內部一致性系數α為0.865,分半信度為0.880,量表與各維度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704,0.799,0.914,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各項指標也很高,信效度很好,被廣泛用于學生學習倦怠實證測量。采用Likert 5級計分,完全符合對應5分,完全不符合對應1分;反向計分題有:1、3、6、8、11、13、15、18。共計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學習倦怠越嚴重。得分小于40分表明無倦怠,大于60分為嚴重倦怠,介于40和60分為輕中度倦怠。
2.3大學生倦怠成因問卷
采用張丁香[6]編制的《大學生學習倦怠成因問卷》,分為六個維度,即:自我因素(8題),自我效能感(4題),專業因素(6題),學業壓力(3題),學校因素(7題)和社會因素(3題),對學生的學習倦怠成因進行調查。該問卷的總同質因數α是0.859,量表信度較好,另外,各因子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615-0.759之間,因子相關性也比較高,相關系數在0.301-0.571之間;各因子與量表總分的相關也比較高,相關系數在0.633-0.847之間,量表的結構效度良好,內容效度經問卷和施測效果證實可行。該量表也采用五級計分法,項目及維度得分與研究對象學習倦怠的程度成正比。
3.調查過程及數據統計處理
采用各班級集體測試,測試者匿名作答,現場回收所有問卷,采用SPSS 20.0 進行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
1.學生學習倦怠現狀
不同程度學習倦怠的比例,其統計結果見表1。
對于倦怠成因,根據題目設置,分數高于中位數(3分)表明該項目和維度因素對測試者影響較大,因此以該標準作為統計比例。最后統計結果見表2。
依據統計結果來看,各因素分數分布對學生學習倦怠的影響較為平均,基本無差別。總的來說,各個因素共同交叉影響造成了學生學習倦怠。以下就不同學生群體的學習倦怠狀況做出分析。
2.不同調查群體的學習倦怠狀況
問卷結束后將結果錄入大學生倦怠評測系統,依據所設立的屬性群體進行比較,具體數據如下:
2.1不同性別的學習倦怠狀況
選取學生性別為自變量,平均成績和三個維度項目成績選做因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總的來看,問卷調查中學習倦怠在性別屬性方面,問卷總得分和各維度的比較之中存在比較明顯的區別,男同學的學習倦怠平均總分明顯高于女生,在三個維度中平均值都高于女生,具體表現在男學生在學習上回避學習、成就感低落、情緒不良的不當行為很多,在三個維度中男生的低成就感與女生差別很大。女生整體處于中等倦怠水平,而大多數男生都屬于高等倦怠程度,在每個維度的具體體現中,男生和女生在情緒耗竭方面體現的比較明顯,得分趨于中等偏高倦怠,必須重點關注。而行為不當和低成就感情況略好,但依舊處于中等倦怠層次。
2.2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習倦怠狀況
選取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自變量,平均總分及三個維度的成績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3。
從表格提供的數據很容易看出,學習倦怠的程度與學習成績緊密相關。學習成績越好,學習倦怠水平越低。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學習倦怠測試表的成績遠遠落后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之間存在著顯著差別,就這三個維度而言,優秀學生的低成就感和行為不當得分較低(1-2分)。
2.3不同家庭來源地的學習倦怠狀況
選取學生的家庭來源地作自變量,平均總分及三個維度的成績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3。
由表中容易看出,家庭來源地的差別也會不同程度的造成學生學習倦怠現象。其中,農村、地市的學生的學習倦怠得分已經屬于高度倦怠狀態(>60分),緊跟其后的是來自鄉鎮的學生,這三者的總分以及三個項目的成績比較接近,排在最后的是來自縣級的學生,屬于中等偏低倦怠水平。
2.4不同父母文化程度的學習倦怠狀況
選取學生家長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作自變量,選取平均總分和三個維度的得分作因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3。
可以看出學生家長所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低對學生的學習倦怠影響也比較大??偟目磥?,家長接受的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下家庭的孩子的學習倦怠程度處于中等水平,而家長接受的教育水平在大學及以上的家庭的孩子的學習倦怠程度也比較高。相比之下,受教育程度介于兩者之間的家長的孩子倦怠程度則比較低。
三、討論
1.護理學院整體學習倦怠情況
綜合來看,我校護生的學習倦怠處于中等程度,在這幾個維度中,項目平均分較大的是情緒耗竭,表明我校護生的主要倦怠表現為情緒上的低落、消沉和損耗,而低成就感和行為不當的平均分中等偏下,差異較小。
2.不同特征學生學習倦怠情況分析
2.1性別
相比女生而言,男生組的倦怠情況較重。一方面,受傳統觀念影響,男生認為自己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焦慮;另一方面,女生做事細致認真,對待畢業即將從事的護理職業具有一定的性別優勢,而男生對護理專業存在一些抵觸心理,因此倦怠程度略顯嚴重。
2.2學習成績
研究發現,學習成績優異組倦怠程度較輕。可能是成績好的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上課接受能力強,因此逃課等不當行為較少;并且好的成績促使成績優異者擁有較高的成就感,不容易出現焦慮、惆悵等不良情緒。
2.3家庭來源地
農村的學生一般物質條件較差,學習的廣度容易受到限制,物質匱乏容易引起自卑心理,承擔著日后貼補家庭的重任,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產生較大的學習倦怠。同樣的,城市來的學生學習倦怠程度也較高,這可能是由于他們從小生活環境比較豐富,家庭比較重視個性的發展,來大學后脫離家庭管束之后對學習投入不足所致。
2.4父母文化程度
長輩所接受的文化程度高低對子女學習倦怠程度影響不大,但高學歷的家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高,對子女要求高,并且父母與孩子之間現在的學歷水平差別較大,孩子心理壓力較大從而產生叛逆心理。而學歷層次一般的家長并沒有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孩子容易被諸多因素干擾。
四、結論
我校護生的學習倦怠已經處于中等倦怠水平,需引起足夠重視。研究發現,由于研究對象的不同,各因素也在不同程度的影響著學習倦怠的程度。對這些成因總結后,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學生內部因素,表現為學習積極性差,目標不明確,日常壓力無法正常釋放。其次為學校的原因,具體表現在學校的評價體系和教學管理等方面。此外,家庭教育環境以及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在不同程度的影響著學習倦怠。作為護理教育者,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入學專業教育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專業思想引導,將實踐操作和理論教育相結合,減輕學習倦怠。另外,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干預,引導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去應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使學生在成長中獲得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連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狀況及其關系[J].心理科學,2006,29(1):47-51.
[2]陳家勝.新升本院校大學生學習倦怠與專業承諾的關系[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1,26(3):124-128.
[3]周喜華.高校留級生的學業倦怠與應對方式的調查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 2011,38(13):2524-2526.
[4]李玉媛,姜榮榮,張丹萍,等.282 名本科護生學習倦怠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J].護理學報,2017,24(2),57-60.
[5]連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關系與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2005,37(5):632-636.
[6]張丁香.大學生學習倦怠成因問卷的編制與應用[D].山西醫科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