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宗
摘 要:在全媒體時代,便捷高效的新媒體將受眾帶入了一個信息爆炸時代,也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是網絡信息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挑戰與考驗。以全媒體時代為背景,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應以自身優勢為切入點,在選題工作、策劃工作、報道形式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使之成為有效提升傳統媒體影響力、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全媒體 電視新聞 深度報道 挑戰 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2
引言
我國科學技術在蓬勃發展,全媒體時代表現出的大數據、大流量以及信息化特征,是目前時代發展的必然現象。各個行業的發展在全媒體時代的影響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媒體環境。全媒體時代帶來了異常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各大媒體想要在這種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就要以時代的發展特征為主,從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創新,不斷適應公眾對新聞的訴求變化,才能有效提高電視媒體在競爭環境中的地位。
一、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特征簡析
1.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特征簡析--深度報道概念的由來
深度報道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這一概念的起源,也是新聞報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產物,一種新的新聞報道形式。所謂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指的是“以深度和全面為傳播主旨的新聞報道”。“深度”指的是新聞報道所導致的受眾對新聞事實的認知程度,“全面”指的是客觀還原新聞事件的始末。由于電視深度報道具有緊扣熱點難點的選題、策劃,深層次、立體式的表現手段和深刻的剖析等特點,可以對新聞事件作全方位的展示,從而彌補了當下“碎片式”信息傳播只注重新聞事件表象的缺陷。
2.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特征簡析--深度報道具體特征
從本質上來看,新本報道需要具有深度,同樣也需要具有厚度,只有二者相統一才能真正傳播我國的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觀眾提供思考的空間,并從中受到啟迪。在一則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過程中,可以看出新聞信息中包含的新聞價值,也能夠分析出新聞內容中蘊含的復雜關系,那么,想要突出新聞深度報道的特征,就要以多元化的方式為主,明確新聞內容的核心價值與關鍵點,抓住新聞深度報道的要素,從而開展全面且系統的深度報道。
成功的新聞策劃與報道運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質量,也能夠在播出過程中迅速抓住觀眾的關注度,是提升電視新聞收視率的保證。在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過程中還要注重的是工作風格的塑造、個性化風格的體現,只有在眾多新聞報道中凸顯出自身的優勢,才能夠為觀眾留下較高的辨識度,這也是成功塑造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形象的前提,長此以往能夠積累更多的觀眾。
以此,我們能夠看出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工作與其他類型的報道工作有所差別,其自身需要具備非常鮮明的特征:第一,強調思辨性色彩;第二,強調理性;第三,注重多維度思考方式的應用;第四,塑造品牌形象。
二、在全媒體時代發展過程中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面臨的挑戰
1.電視新聞報道的時效性較弱新聞信息的更新速度比較慢
以信息數據傳播角度來分析,在全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的信息內容傳播途徑比較廣泛,新聞信息的傳播不會因時間、空間等問題受到制約。全媒體時代為新聞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模式,例如,網站傳播、手機APP傳播、手機電臺傳播等等,這些平臺都能夠做到新聞信息內容的實時上傳和傳播,在全媒體時代下新聞信息的更新與傳播速度更快。對比來看,傳統電視新聞的傳播途徑有三種:第一,衛星;第二,地面有線;第三,無線發射,信息的傳播與接收的過程時間太長,接收的方式過于單一。而且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需要做調查、摸底、采訪、拍攝等很多前期準備工作,需要較長的一個準備周期,面對當下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的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在時效性和更新速度方面確實不存在太大的優勢。
2.電視新聞報道的傳播方式單一新聞觀眾的參與度比較差
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是在既定的時間段、既定的頻道進行新聞內容的線性傳播。更多的時候屬于單向傳播,觀眾只能在觀看過程中接受信息,相對來說參與度較差。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觀眾在接受新聞信息的同時也需要進行發聲,只有提升新聞報道的互動性,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觀眾參與度的提升。
3.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在內容與形式上都急需改革創新
以目前的現狀來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表現出一個誤區,在報道過程中多數以“批評”為主,同時也有大量的輿論類型內容參雜在其中。那么,在新聞報道中就會出現“用力過度”的現象,一味的追求吸引觀眾眼球,想要在新聞信息傳播過程中體現出爆炸性的新聞效果,但是對新聞信息蔓延后的效果卻沒有進行妥善的思量,且不能確定新聞事件的真相得到百分百還原,在報道過程中出現過多模棱兩可的觀點,這樣的新聞報道會使新聞內容的價值被降低,新聞報道工作只是流于形式。
三、在全媒體時代發展過程中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應對策略
1.體現出全媒體時代的多方媒體融合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方向,是要實現媒體與媒體之間的有效整合,從而找出自身的不足,汲取另一方媒體的優勢,以構建綜合型新聞信息傳播體系為主,搭建能夠與觀眾實現深入交流、互動的平臺。
1.1強化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
作為電視新聞深度從業人員最為重要的職責--對新聞的觀察力、判斷力是每個電視新聞從業人員都必須要具有的職業素養。特別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中,電視新聞從業人員更是應當先于受眾憑借其獨到的職業素養敏銳的判斷出察覺到哪里即將會發生問題、哪里會有熱點事件發生,而這些事件的發生會對廣大受眾產生什么教育影響以及教育目的。對于同一事件的各種事實,判斷出最重要的,而對于不同的新聞事件,則要準確迅速地判斷出哪一條新聞是對觀眾具有吸引力,是否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對于一些看似平常的新聞線索,能否透過表象挖掘出隱藏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對已經發表的新聞進行持續的關注和跟進,隨著事物的進展,預見可能出現的新聞性。
1.2強化現場直播類深度報道的力度
相對于其他媒體形式來說,深度報道對于突發事件的報道本身就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因為對于大型突發事件,受眾并不滿足于停留在獲取信息,了解表象這個層面,他們更多的想知道這個事件的背景、始末以及后續報道,這就為現場直播類深度報道提供了發芽、生長的土壤,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現場直播類深度報道提供了非常好的技術前提和條件。所以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在應對挑戰中,勢必要實現與其他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通過完善自身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專業素養等,提升電視新聞與媒體融合的默契度,這是幫助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塑造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徑。
2.認真落實并創新新聞深度報道選題與策劃工作
2.1明確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關鍵點--新聞題材
無論什么樣的節目形式,都要處理好與受眾的關系,受眾的關注度是評判節目成功與否最直接、最重要的衡量標準,電視新聞深度報道亦是如此。做好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關鍵,是要有好的新聞選題。新聞選題要貼近受眾,對受眾關注的焦點、熱點、重點問題,理性分析、層層深入,揭示事件的重大影響或指導意義,給予受眾啟發,從而引起共鳴。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電視新聞的深度報道中,提前策劃顯得尤為重要。把握當前的方針政策、熱點難點,對將來某個時間點可能引發受眾反響的新聞事件進行分析策劃。要通過策劃,預測新聞事件的發展趨勢,對報道的方式進行準確的布置與安排,做出有影響力的深度報道。
2.2突出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媒體優勢--文化實力
利用媒體的優勢,增進觀眾與節目之間的文化認同,讓文化軟實力成為彰顯電視臺特色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礎上,還要強化電視臺的自我監督意識,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堅持原創,不以“嘩眾取寵”、博取觀眾眼球、提高收視率為目標,而是要以彰顯社會文化風氣、體現社會發展特色為宗旨,進一步提高電視臺新聞深度報道文化內容管理水平。鑒于電視臺新聞深度報道極具“親和力”和互動性強的特點,新聞觀眾廣泛關注。因此,電視臺新聞從業人員要借此優勢,進一步強化對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內容的整體策劃工作,最大化發揮實時交流、信息共享的作用。①可以開展點到點的信息推送活動,即觀眾可以在收看收聽之后,及時通過電視臺向新聞文章發表者進行提問和評論,還可以開展投票等活動,讓觀眾的反饋直接為新聞文章推送者所了解,推送者進行及時回復,在這種良性互動中,新聞深度報道的親和力能夠更好地體現出來。[2]②電視臺還可以借助新聞深度報道平臺,開展相關“選秀”“評獎”活動,通過電視網絡投票活動填寫調查問卷的形式,讓觀眾更了解活動信息,而且能夠進行實時交流和評價,不但能夠為電視臺相關活動的舉辦節省時間和場地,還能強化新聞深度報道的互動性特點,進一步體現新聞深度報道的價值。
3.創新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方式方法 強化輿論引導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精神文明是推進我國發展的重要元素之一,電視新聞的表現形式大多非常嚴謹、嚴肅,有一部分觀眾會對這種表達方式產生一種距離感。觀眾若是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就會對電視新聞的親和力、關注度產生影響。所以在文稿、播報等方面做出適當的改革與創新。[3]
3.1切實增強服務大局的責任感使命感
對于全媒體時代下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從業人員而言,對于新聞準確真實詳盡的報道是他們的職責、同時也是他們的義務。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不乏一些新聞并不適合進行廣泛報道,也有一些新聞是必須要報道、必須要讓廣大受眾所了解的。在這樣一個矛盾的環境下,很多新媒體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從業人員都想要沖出政府對于新聞媒體的約束,片面的認為新聞自由必須要讓廣大的民眾有較高的知情權。作為黨的媒體,每一名新聞從業人員都必須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早在2017年的時候,就曾經出現過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從業人員泄露軍事機密案件,該事件沒有吸引更多受眾的眼球,相反卻為國家在世界上的形象帶來了副作用,而這種毫無大局意識的新聞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從業人員不僅會為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時也會引起廣大受眾的反感。每一名媒體電視新聞從業人員都邀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在宣傳報道中把握好方向、原則、節奏、力度,不左右搖擺,不感情用事,扎實做好新形勢下的新聞工作,切實發揮好引導輿論的作用。
3.2秉承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電視新聞從業人員還要擁有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樣才能正確引導輿論,身體力行地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傳播者。用自己的文字、畫面來影響受眾,服務改革發展大局。
綜上所述,在開篇提到全媒體時代帶來了的異常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各大媒體想要在這種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就要以時代的發展特征為主,從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創新,才能滿足新聞深度報道在當下的可持續發展。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新聞行業人員還需要注重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從業人員綜合能力、綜合素養的塑造與提升,以現下時代的發展來圈點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工作的流程,以此才能助推電視臺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力丹,陳俊妮.傳播學綱 [M].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9):33.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電視臺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8(9):33.
[3]劉琳.電視臺官方新聞深度報道傳播的文本解讀 [J].當代青年研究,20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