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 要:博物館的展陳設計包含很多要素,例如陳設主題、展陳形式、空間布局等等,對博物館的展陳設計和空間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滿足更多民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保證民眾在博物館參觀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好的參觀體驗。本文將對博物館展陳設計的形式以及空間布局進行研究,希望以此作為參考,能夠為博物館文化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博物館 展陳設計 形式 空間布局
中圖分類號:G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1
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繁榮昌盛下,人民的社會文化生活也逐漸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文化作為國家的軟實力,不僅對我國的國民精神是一種教育和促進,也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從而更好的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壯大。在此基礎上,我國政府日漸加強了對于博物館文化的構建,以保證我國的文化事業能更好的發展。
一、博物館陳設的概念
博物館是一種非盈利性的機構,主要是為社會和它的發展進行服務,博物館一般都是長期向民眾開放的,主要展示的是人類和其歷史生存環境的見證物,展示的最終目的是進行研究、提供欣賞、促進歷史教育。
博物館的展陳設計,主要指的是展示和陳列設計,展示主要是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內,工作人員采用藝術設計的語言,創造性的對這個空間與平面進行安排規劃,使它成為一個獨立的空間范圍,也方便讓更多的受眾都參與進來,使受眾也可以進行溝通,這樣的空間通常被叫做展示空間。
二、博物館陳設的形式和特點
在文化領域內,博物館屬于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種文化主體,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這種持久的生命力不僅僅的是建筑體或者收藏品,拓展這些物品的展示形式,這也是博物館生命力的一個表現方面[1]。在現今社會,博物館的種類很多,而我國的博物館文化發展,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產品為中心的,第二階段則以收藏品為中心。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之下,博物館在展陳設計方面逐漸開始更加重視民眾的參觀體驗,博物館中的展品種類日漸豐富,展示形式也開始多樣化,作為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就需要在博物館的展陳設計工作上不斷力求創新發展,在展陳設計中也需要根據大眾需要,適當增加一些現代化的元素。
在我國目前的博物館展陳設計中,展陳設計主要缺乏理論化、系統化的研究,具體主要是大多數都是沿用室內設計或者商業展覽的方式,這些展示的方式往往會讓博物館的展陳失去生命力,使其藝術表現方面也顯得比較薄弱,并沒有對這些展品所蘊含的文化和社會價值進行較好的展示。對于博物館展陳設計的特點,主要有以下方面:
1.歷史性和人文性
博物館在展陳過程中,不僅要凸顯它的歷史性,也要展現出它的人文性。在歷史性方面,博物館的館藏要能夠實現對人類歷史文化信息的展示和引導。我國博物館文物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可移動的文物展品,例如古墓室、古遺址等,另一類是可移動的文物展品,比如文獻、手稿等等。一般在對這些文物進行展覽時,展陳設計人員需要把博物館進行一個合理的空間分割,在此基礎上,構建多層的歷史空間和人文空間。對空間進行最大程度的設計和改造,能夠更好的引導觀眾進行展覽。
人類的文化創造過程,往往借助了很多文化符號,將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傳遞了下去。因此可以看出,我國博物館展覽陳列包含很多人文因素[2]。博物館的展陳設計對于人文內涵的表達比較突出,使展示空間也賦予了文化的涵義。
2.科學性和專業性
1974年,曾召開了一次博物館協會會議,相關機構對博物館進行了科學的定義,指出博物館將不以盈利為目的,它是為服務于社會的發展而保持永久公開的機構。博物館的價值在于能夠很好的將人力歷史生存環境及人類的發展演變過程中的歷史資料和物品進行收集、保存、研究和展覽。在展陳的過程中,也讓社會大眾獲得了歷史知識,為他們提供了學習、教育和欣賞的平臺。有些博物館的展品因為歷時久遠,因此展覽時對于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建設博物館時,所開展的商業展陳都會存在投資大和技術高的特點。
博物館中有部分文物因為受外界環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會有磨損和氧化的可能,也會降低展覽的效益,所以在博物館的展陳設計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做好相應的防水、防火、防潮、防塵等諸多方面的保護工作。而且設計人員也要加強博物館的功能性建設,多了解文物保護工作的方法,加強與相關單位的協作。另外在博物館展陳設計時,需要熟悉文物保護的規律,嚴謹處理展陳中的照明、安防、溫濕度等指標參數,使展陳的效果能夠更好,質量更高,能夠獲得更好的各方面效益。
三、博物館陳設的空間布局
一般博物館在展陳空間的設計上,都會營造較多的神秘感和深沉感,傳統的博物館都是采用這樣的空間布局,這樣布局容易讓參觀者和博物館之間產生距離感。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在空間布局方面逐漸有所改善,表現出了更多的親和力,和大眾的生活更加的親近與融合,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博物館管的設計。比如以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例子,設計人員進行布局設計時,將中央大廳作為分界線,把整個博物館大廳分為了南北兩大展示區域,而且設計人員也在博物館的南北長廊上設置了368個具有中國傳統建筑風格特色的鑿井,這種設計不僅有一定裝飾效果,也利于采光和通風。在博物館的頂樓,設計人員設置了將近2萬平方米的綠色屋頂,這些綠色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環保理念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和倡導。因此,對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設計,總體給人的感覺是親和力很強,讓參觀者與博物館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很多。
在進行博物館的展陳設計時,空間是整個布局的基礎,設計人員要充分重視空間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設計人員要全面分析博物館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在結合自有情況的基礎上,在設計中融入現代元素,這樣更有利于增加博物館建筑工作中空間布局的靈動性。
結束語
在時代的更迭變遷中,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博物館的建設越來越多的要求人們要力求創新,關注參觀者的審美感受和審美需求,只有這樣才能緊隨時代發展腳步,促進博物館文化事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彭璟.博物館文物類展品展陳空間特色研究[J].藝術評鑒,2016(24):180-182.
[2]馬金龍. 淺析博物館文物類展品展陳藝術設計[J]. 絲路視野, 2017(1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