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




留一段空閑時光去充實自己的心靈,用一段長途旅行去放飛回憶里的曾經。任時光荏苒,然歲月依舊。心之所向是大草原的蒼茫,心之所想是詩與遠方。于是我們背起行囊,借著暑假高峰期到來之前一路北上,用一箱45L的汽油去丈量內蒙的大好風光。
陪我征戰這片凈土的伙伴名叫GL6,得益于家用MPV寬大的空間外加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真皮座椅,保證了長途駕駛的舒適性。出發前,我曾經在五座版與六座版之間糾結過,最終出于整備質量更輕以及放倒后排座椅后,能夠形成1389L純平的行李箱空間想象著能夠平躺仰望星空,讓我最終選擇了五座版。
雖然是輛家用MPV,不過在這次行程中,整個車內卻只有我一個人以及裝滿了727L后備廂的行李。聽起來是不是很奇怪,因為這次我接到的任務比較特殊,要用一箱汽油從北京開到二連浩特的國門景區。接近670km的路程用45L的油箱去完成,也就意味著油耗至少要保證在6.72L/100km以下。因此,減重就成為了最有效且最直接的解決方案。于是一行四人中的三個人就被塞進了同行的那輛皮卡工作車上,而放不下的行李,就只能勉強作為GL6的配重了。
雖然前臉遍布了高速上撞死蟲子的尸體,但飛翼式格柵與鷹眼式前大燈還是彰顯著GL6的典雅與活力。坐落在察右后旗的烏蘭哈達火山群據北京市區400km,位于G55高速兩側的30多座火山分布在方圓4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受斷裂帶影響,30多座火山呈現串珠式分布,當地的牧民也親切地稱這些火山為“太上老君的煉丹爐?!?/p>
題圖后方的就是6號火山,將近四個半小時的高速行車并沒有讓我感受到精神上的疲憊。不僅是因為內蒙涼爽干燥的空氣,在剛剛入伏的夏日里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涼意。最大的刺激是因為儀表盤上雖然走了411km,但4.9L/100km的平均油耗以及半箱多一格的剩余油量,讓我倍感驚喜。這不僅要歸功于我神奇的右腳,更是這臺2018年獲得過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稱號1.3T三缸發動機的功勞。雖然和獲獎車型英朗都同樣搭配了6擋手自一體變速器,并且最大功率和扭矩數值也一樣。但在調校上,GL6的升擋時機還是比英朗靠后,不論你怎樣柔和地踩油門加速,變速器都會在2500rpm之后才進行升擋動作。這樣的調校方式,多半是因為GL6的整備質量更大,并且高轉速也能基于車輛更充沛的低扭加速體驗。為了達到節油的目的,我不僅需要右腳緩踩油門踏板,并且在高速上行車時,還要將車速維持在87-94km/h之間。因為只有在這個速度區間,發動機才會維持在1850rpm,也就是剛剛升入 6擋(最高擋位)之后最經濟的轉速。正是憑借著這種駕駛技巧,在整個將近400km高速路段上,我才開出了4.9L/100rpm的驚人成績。




到達火山正好是大中午,我們又耗了3個小時,為了等待最合適的光線拍攝。6號火山口周圍平坦的地勢、松軟的黑砂以及山體上一道道放射狀的裂隙,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它曾經“高潮”般的噴發。閉上雙眼,我甚至想象到電影《2012》中,美國黃石公園火山爆發,炙熱的熔巖正在奔涌之下。正是源于十二萬年前一次驚天動地的碰撞,暗紅色的巖漿在蒙古高原南緣太古宙烏拉山巖群,與新近紀漢諾壩玄巖交接處噴涌而出。巨大的聲響伴隨著滾滾的濃煙,霎時間含苞待放的生命還未綻放就已灰飛煙滅,如今只留下30多座火山以及腳下的片片焦石。

相比同級別競品,GL6還是不錯的離地間隙拉近了我們與火山之間的距離。帶有路況顯示功能的高德地圖、胎壓監測讓我們在蒼茫的大草原上尋找路線時心里變得更加有底。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也在盡職盡責地用聲音警示著我們不越“雷池”半步。
在與幾座曾經炙熱的煉丹爐進行了拍照攝影留念后,我們并沒有繼續向北進發。由于剩余的油量和500km多的續航里程給了我十足的勇氣,畢竟火山距離二連浩特也就200km,我們在同事的提議下,決定去位于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的大紅山去轉轉。
這是一個獨具丹霞地貌特色的自治區級地質公園,由于風化、剝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形態各異的奇峰和類似的丹霞地貌。平均海拔1051米的它屬戈壁丘陵地帶,風多雨少,氣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僅100—150毫米左右,無霜期120天上下。大紅山位于腦木更蘇木所在地東北45公里處,紅色砂泥巖在這里隨處可見。腦木更其實是蒙語,漢化的意思是“碧綠的?!保稳莶菰缇G色的海洋!山勢南北走向呈長方形,也是一塊南北長約15km,東西寬約10km的天然牧場。在這里,你遇見的不只有牛、馬、羊,還有閑庭信步的駱駝以及肆無忌憚的鴿子。只要你稍不留心,它們就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嚇!好在GL6的碰撞預警系統能夠及時提醒我規避這些隨時可能橫穿公路的牲畜。


看到圖片中的懸崖了嗎?落差1000米的下方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高大美麗富饒的腦木更山,好似一匹駿馬在奔馳。在當地牧民中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里有母子倆靠放牧和狩獵為生,母親善良虔誠,兒子勇敢正直。一天,母親對兒子說:“孩子,你已長大成人,應早些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承接圣火??!”兒子對母親言聽計從,非常孝順。第二天,兒子放牧歸來后,便帶著弓箭、騎著雪青馬向西南方向出發了。兒子走后,數年杳無音信。母盼兒心切,眼淚竟聚成一泓湖水,人們稱之為“烏蘭淖爾”(紅湖),其身驅在30里外的西南梁上化作一尊遙望遠方的巨石。后人為了紀念這位仁慈的母親,將一塊塊石頭背上山頂,壘成敖包,開始了祭祀活動。每當祭敖包賽馬時,都以西南梁寶日陶力蓋為起點,收馬在腦木更敖包腳下,以示母子團聚。現在腦木更山上有數個敖包,其中最高的“烏罕特音勃爾和圖敖包”,海拔1129.9米。


由于內蒙古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和冰雹藍色預警的原因,我們并未向非鋪裝砂石路的大紅山深處走太遠。眼看頭頂上方的烏云逐漸由西向東飄來,再考慮到此刻GL6的油箱中還剩下八分之三的汽油余量,我們決定開始前往最終的目的地二連浩特。本以為上了鋪裝路面車速就能提起來,但X926縣道破爛不堪的路況超出了我的想象。炮彈坑、大橫溝、搓板路,躲都躲不開的障礙在考驗著GL6的懸架和我的耐心。被逼無奈的我只能放慢了車速,而油耗的上升也不免地讓我開始擔心起來。不過畢竟是一輛家用MPV,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一副偏舒適的調校姿態,不過避振的支撐還是相當出色的,并沒有出現蹭底盤的情況。
到達二連浩特的國門已經是傍晚5點了,我們從位于北京清河附近的加油站加滿油里程清零出發,經過了接近200km的大紅山繞路,最終的小計里程定格在了747.7km,油箱里還有八分之一的殘余,續航里程也還能跑上175km。當然,這里還包括探秘烏蘭哈達火山群行駛在非鋪裝道路時的消耗,腦木更蘇木大紅山的繞路拍攝,以及往返掉頭拍攝動態的小動作。事實證明,GL6一箱45升的油箱從北京開到邊境線完全沒有問題,實測5.1L/100km的油耗也在佐證這一點。為我們一路提供技術支持的還有智聯版勁客新換裝的車聯網系統,不僅有高德地圖為我們實時播報著前方的路況信息,車載Wi-Fi流量10年免費、墨跡天氣、日產智聯救援等服務也讓我們有足夠的底氣能跑的更遠。
看到上圖中這兩只正在舌吻的食草性動物——“蜿龍”了嗎,它倆形成的恐龍門堪稱世界最大的鋼結構恐龍雕塑,而它也是二連浩特最有名的地標性建筑。由于二連浩特是亞洲最早發現恐龍化石及恐龍蛋化石的地區之一,所以這里也被譽為恐龍之鄉。別看二連浩特轄區面積足有4015平方公里,但其城區面積卻僅有18平方公里,還不到北京的半個東城區。二連盆地白堊紀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就坐落在據城區9公里的東北方向,在這里道路兩側隨處可見形態各異的恐龍雕塑、骨架以及恐龍蛋化石。霸王龍、鴨嘴龍、迅猛龍、巨盜龍、翼龍,還有很多我們不能第一眼叫出名字的恐龍均能在這里找到標本與化石。

不知疲倦的1.3T發動機與盡職盡責的6擋手自一體變速器,還在一同帶我們領略著二連浩特的神秘。接下來是去參觀國門景區,要知道蒙古國境內的扎門烏德,距離二連浩特國門也僅有9km的路程。二連浩特擁有陸路和鐵路兩個口岸,國門景區就坐落在鐵路口岸內。經過一座名為“驛路”的鑄鐵雕塑,再穿過12座預示著月月吉祥如意的引景門,就到達了國門景區。
第一代國門始建于1955年,二代國門建成于1986年,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國門已經是第三代了,翻修新建于2007年,高21米,長71.4米,寬13米,一共四層。國門下方就是連接首都北京和烏蘭巴托、莫斯科的鐵路交通大動脈。國門景區北側中蒙邊境的815、816界碑,是根據2002年中蒙邊界第二次聯檢委員專家組第一次會談會晤決定,由原來的357同號雙立界碑原位更換的。
除了國門與恐龍遺跡,在口岸城市二連浩特,你還會在來往的車流中發現一輛輛獨特的身影。它們超高超寬車身破爛不堪,四輪驅動、前后鼓剎卻依然一副懷舊的模樣。每天都有大量蒙古國公民通過二連浩特口岸到中國購物,朝發夕歸是他們的常規節奏。而他們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就是“UAZ-469”越野車。要知道,它是嘎斯69的升級產品,維修保養還相當便宜,蒙古國70%的進口物資都是通過它們運輸入境。在蒙古國的“倒爺”們的眼中,采購中國的服裝、鞋帽、電器等日常生活用品,他們可以日入千八百元的差價。在他們眼中,小刮小蹭從不在意,甚至還有愛車的蒙古車友對UAZ-469進行了深度的改裝,它搭載了一臺3.4L發動機,并采用了非承載車身。只要你能裝得下捆的牢,超高超寬超長都不會被追究責任。現如今,UAZ-469和UAZ-452已成為口岸二連浩特一道奇特而又靚麗的流動風景線。而用一箱汽油把GL6開到邊境線的我們,也在獲得了多人點贊的微信朋友圈中愈發地自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