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均 吳偉峰
地方性高職院校動漫設計專業發展需要挖掘具有典型代表的地域文化,一方面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挖掘與傳播,更重要的是地域文化與動漫設計結合對于動漫專業人才具有較好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無錫工藝職業學院動漫設計專業,挖掘紫砂地域文化構建院級在線課程實踐混合學習模式研究,本文選取《動畫角色設計》在線課程中有代表意義的《紫砂名家》角色設計項目進行闡述,以地域文化與動漫設計結合的課程建設與實施,豐富、拓展紫砂文化的傳播的表現形式。
中國動畫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播以及發揚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蘊含豐富傳統文化的動畫不僅受到中國內乃至到世界的關注、認可與青睞。如,早期中國動畫學派的作品《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獲得國內大眾認可,國外屢獲大獎;2019年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2019年8月22日,票房累達到43.5億,此部影片無疑是中國動畫電影的靚麗之作,以哪吒為主要人物設計的在中國動畫史上還曾有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哪吒鬧海》;2003年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制作的52集《哪吒傳奇》動畫,中國動畫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挖掘、傳播與發揚起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不同時代創作出動畫設計作品具有時代的特征,迎合時代的審美,要不斷地對民族、地域文化進行創作。
無錫工藝技術學院地處江蘇宜興市,宜興市的近現代文化名人輩出,近現代紫砂文化一枝獨秀,宜興丁山隨處都見紫砂門市,紫砂相關產業是推動宜興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支柱之一。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淵源可追溯到1933年創辦的江蘇省立宜興初級陶瓷職業學校,1958年改名為陶都工業大學,學校“因陶而生,因陶而興”,擁有80 多年的辦校歷史,立足地方陶瓷文化,構建“陶文化+”的素質教育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省級名牌專業陶瓷藝術專業,培養眾多人才從事紫砂陶瓷相關工作服務地方社會。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背景下,學校開展眾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旨在運用學生所學的知識創作出作品進行實際銷售,傳媒藝術與設計學院動漫設計專業、視覺傳達都在自己的專業范圍內緊跟市場的需求,挖掘專業相關進行產品,對于紫砂文化的挖掘還存在利用不足現象,這是我們建設相關課程與實踐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挖掘地域文化相關產品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空間范圍內特定人群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的總和。不同地域內人們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的不同,導致了地域文化的差異性,其中體現群體人格的深層次文化是判斷地域文化差異的主要依據之一。紫砂地域文化是宜興境內重要的文化代表,古代文人雅士喜愛喝茶彈琴,故宮博物院明代畫家丁云鵬《玉川煮茶圖》、文征明《惠山茶圖會》卷圖中傳達文人雅士賞景、用紫砂壺喝茶煮茶的雅致狀態。現在社會雅人韻士崇尚自然山水,以茶會友,紫砂文化與茶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現代人避免社會浮躁的一種寄語。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現代審美藝術進行創作,是當下傳統文化進行傳播的重要途徑。無錫工藝職業技術陶瓷藝術學院是省級特色專業,學生日常在校園中隨處可被紫砂陶文化需要,動漫設計專業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亦注重紫砂地域文化相關素材的引入。我們選取紫砂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人物進行設計與講解,其實同一個文化元素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人們會創作出不同表現的作品,對于紫砂文化我們不僅僅停留在紫砂壺,而應挖掘更多年輕人喜愛的形式,全面立體地創作相關作品,利于紫砂文化的傳播、發揚。
2019年6月13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的通知》,在部分高校試點開展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特色發展,立足地域文化特色,依托高校和中小學校自身資源優勢,因地因校制宜打造特色體育美育課程和實踐品牌。引導高校師生強化服務社會意識,提升服務社會能力,以公益之心哺人育人,用高尚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引領社會風尚。在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總的要求下,由金陵科技學院袁曉黎教授主講2018年國家級精品課動畫造型基礎教程課程,可見國家對于動畫專業重視;我院教師也積極建設投身建設一批在線課程如:動畫角色設計、FLASH動畫、三維角色設計、三維動畫短片制作課程,在動畫角色設計在線課程的網絡構建中,運用在線課程更好地把紫砂文化融入課堂的教學。地域文化既有內隱與抽象的精神層面,又有外顯與具體的物化表現,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可從歷史遺跡、地方名士、民俗風情、方言藝術、地方精神、民間體育扥各領域入手。我們選取宜興地方具有典型意義的紫砂文化與動畫角色設計院級在線課程建設與實施作為第一階段研究對象:

圖1
動畫角色設計在線課程是依托超星學習通網絡平臺建立的校級在線課程,分為這幾個部分:角色設計課程資源構建、課程活動的穿插、數據的反饋、最后是對于課程的調整、優化。首先,課程資源的構建。課程資源包括構建角色設計的基礎性知識、不同國家的典型代表、角色設計的方法、行業一線的制作經驗,把各個章節的理論知識、視頻內容的講授、外部鏈接文件、PPT 文件、作業題庫、考試題等相關資料的串聯上傳到網絡平臺。特別加入了紫砂文化元素的內容給學生知識面的拓展,讓學生更加了解本地域的優質文化的發展歷程、歷史名家以及富有代表性意義的作品,利用網絡平臺讓教師更充分地備課,在內容上更加充實,在有限的課程學習時間中,學生能利用課下業余時間進行學習。其次,課上調動學生積極參加在線課程中所設計的相關活動。活動包括簽到、問卷、搶答、選人、評分、測驗等環節,每一個環節學生的信息都能在網絡上及時的反饋,對于學生參加活動的表現,課程結束時系統會很客觀地給學生評價。再次,各種數據的量化呈現,利于教師與學生對課程的理性分析。建設課程數據的統計任務點的發放、視頻的時長、學生學習的訪問量、各個章節學生測試成績、討論、的參與度與成績、督學管理都能量化分數呈現。最后,交流、評價體系的完善促進教學資源的進一步優化。學生可以網上留言、可根據現在網絡流行的彈幕對于課程內容及時反饋,對于課程參與評價,學生的評價透明地展示在網絡平臺上,利于課程的整合與優化。
動漫設計課程的開發就必須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學校在線課程與動漫角色設計課程與地方紫砂文化進行結合,選取典型意義的地域文化紫砂文化,進行動漫角色設計的開發,設計出一套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典型作品,利于后期課程的繼續開發。
《動畫角色設計》專業課程引入行業一線人員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講授,學生能根據所學專業深入分析紫砂地域文化進行動漫作品的創作。課前調查:課前學生最有印象的動畫形象?對于全班48人發起問題,其中26人給予回答,25人回答日本動漫形象,1個中國動漫形象,抽樣問卷調查發現日本動漫形象在學生的心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雖然學生在紫砂文化氛圍濃郁的校園,但是印象深刻的人物還是日本動畫角色,對于具有如此豐富的中華文化,卻視而不見,則要引導學校的學生應該用專業的知識對隨處可見的民族、地域文化結合現代動漫設計進行創作。

圖2
課堂中注重紫砂地域文化的引入,引導學生查閱相關歷史文獻、參觀博物館、展覽館實地考察,帶領學生參觀名人故居進行實地體驗,學生對自己身處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宜興的紫砂文化是宜興構建城市文化中一張亮麗的名片,進行《紫砂名家》角色設計項目時,帶領學生深入宜興顧景舟故居考察工作與生活場景,見證一代名師的生活狀態。清朝時期宜興水路較為暢通,顧景舟生活在南街,其生活的地方處于宜興水路的交通要塞,與外界接觸較為便利。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顧景舟博物館,可以觀看到顧景舟的設計圖紙、日常筆記等,感受紫砂工藝人的孜孜不倦與創新精神,讓學生有感促思,有感而作。
帶動漫183班級學生進動畫角色設計時,對于學生的造型風格給出引導,依據人物原型進行Q版角色設計,在造型比例上選取利于動畫制作的3-4頭身進行設計制作,創作出一系列較有新意的紫砂名家動漫形象,可進行后期動畫的制作以及衍生品的開發;在進行《紫砂名家》動漫設計過程中考察被設計者的歷史背景與人物成長軌跡,突出其性格特征;確定人物的風格類型,確定人物的頭身比例;人物的服裝、配飾,發揮想象力創作出較為豐富的動畫設計作品。圖1紫砂名家動漫角色設計分別是陳曼生、顧景舟、蔣蓉、范大生、汪寅仙、周桂珍、供春,這是偏向寫實風格的角色設計,在速寫的基礎上進行提煉、簡化,減少頭身比例,創作出富有寫實意味的動漫設計。圖2角色設計具有明顯的結構特征,人物塑造較為深入,這是偏向于游戲方面的角色設定,這種人物的角色很受年輕人的歡迎,在角色設定都配紫砂壺道具設計,不僅體現紫砂工藝人的視壺如珍寶的愛惜之情,更體現紫砂工藝人的匠心精神。
紫砂地域文化為吳文化中典型的代表,身為宜興地方高職院校,開發紫砂地域文化責無旁貸,在挖掘紫砂文化進行動漫設計時,我們開展在線課程的建設,把學生的視角與知識面盡可能地拓展,學生利用課上課下時間進行動畫角色設計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創作出較有審美趣味性的作品,代表時代年輕人的審美,這無疑使我們的動漫設計在民族化創作上前進一步。對于紫砂地域文化的開發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故宮博物院的院長單霽翔說“故宮博物院要改變傳統的傳播方式,要學會運用多種方式來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作為一個博物館,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文化資源真正地融入人們的生活。”把地域文化創作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讓教學成果轉化為人們日常可以接受的衍生品,讓紫砂文化更加全面地、立體地存在我們的生活,讓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更好地宣傳、增加文化的認同感與文化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