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超 柏秀萍 徐燕萍 黃芹花 張 霆 瞿 君
(上海市閔行區動植物檢測檢驗中心 201109)
硫是作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元素之一,其吸收量僅次于氮素,與磷素相當[1],但與氮、磷相比,硫作為肥料應用常常被忽視[2],而土壤硫虧缺不但會導致作物減產,而且會造成農產品品質下降[3]。為完善上海市閔行區耕地地力動態監測檔案和數據庫,及時了解并掌握本區基本農田耕地的地力動態,筆者擬對閔行區耕地土壤中有效硫含量的分布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并對其豐缺狀況進行詳細評價,旨在了解閔行區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狀況,為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技術的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本研究采集的土壤樣本來自閔行區7個涉農街鎮的糧田和菜田,總面積為2 133.33 hm2,共采集土壤樣本170個,其中,來自糧食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樣本有80個,來自蔬菜合作社(園藝場)的樣本有90個,見表1。所有土壤樣本的采集完成時間為2017年10月。

表1 土壤樣本采集數量及分布 (單位:個)
土壤樣本采集按照NY/T 395-2012[4]的要求布設點位,糧田土壤采用梅花7點取樣法取樣,菜田土壤采用S形7點取樣法取樣,以混合樣品作為該田塊的代表土樣。土壤樣本處理及分析檢測均嚴格參照相關國家或農業行業標準方法執行,同時執行可疑數據審核制度,以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依據《上海市郊區耕地土壤養分豐缺指標(2014年)》,對閔行區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的豐缺狀況進行分級評價,見表2。

表2 上海市郊區耕地土壤有效硫豐缺指標(2014年)
由表3可知,全區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在7.52~650.28 mg/kg范圍內,上下限差異較大,平均含量為108.32±119.96 mg/kg。不同街道(鎮)間土壤中有效硫含量差異也較大,吳涇鎮、顓橋鎮、馬橋鎮、梅隴鎮土壤中有效硫含量均低于60 mg/kg,其中,馬橋鎮最低,為41.93±20.35 mg/kg,華漕鎮最高,為249.33±142.24 mg/kg,約是馬橋鎮的6倍。

表3 不同街道(鎮)耕層土壤有效硫含量分析
由圖1、表4可知,從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來看,糧田土壤中有效硫平均含量為56.11±47.89 mg/kg,菜田土壤中有效硫平均含量為154.74±143.73 mg/kg;華漕鎮菜田土壤中有效硫平均含量明顯高于其他鎮,究其原因可能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施肥措施的差異,從而導致耕地土壤中有效硫含量差異較大。

圖1 不同街道(鎮)糧田和菜田土壤有效硫含量分析

表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分析
由表5可知,土壤中有效硫含量≤10 mg/kg的樣本數占樣本總數的1.76%,土壤中有效硫含量介于10~40 mg/kg的樣本數占樣本總數的28.23%,全區土壤中有效硫含量處于極缺或缺乏狀態的糧田和菜田土壤樣本占比分別為6.25%和40.00%。由此可知,全區仍有個別土壤的有效硫含量處于較低水平,且菜田土壤中有效硫含量處于極缺或缺乏狀態的比例明顯高于糧田。通過進一步調查分析發現,全區糧田土壤中有效硫含量處于極缺或缺乏狀態的土壤樣本分布于浦江鎮的個別糧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而菜田土壤中有效硫含量處于極缺或缺乏狀態的土壤樣本在本區浦江鎮、吳涇鎮、顓橋鎮、馬橋鎮和華漕鎮的部分園藝場(合作社)中均有分布。

表5 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分級頻率
通過與2004年閔行區耕地地力調查情況進行比較,2004年閔行區耕地地力調查樣本共有197個,樣本土壤中有效硫含量在6.2~461.3 mg/kg之間,平均含量為100.8±111.2 mg/kg;而本次調查樣本共有170個樣本土壤中有效硫含量在7.52~650.28 mg/kg之間,平均含量為108.32±119.96 mg/kg,與2004年的調查結果基本持平。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閔行區耕地中,糧田土壤的有效硫平均含量明顯低于菜田土壤,糧田土壤和菜田土壤的有效硫平均含量分別為56.11 mg/kg和154.74 mg/kg,且土壤中有效硫含量的最低值和最高值樣本分別來源于浦江鎮的個別糧田和菜田。同時,閔行區土壤中有效硫含量處于極缺或缺乏狀態的糧田和菜田土壤樣本占比分別為6.25%和40.00%。此外,本次調研樣本土壤中有效硫含量在7.52~650.28 mg/kg之間,與2004年的閔行區土壤地力調查結果(6.2~461.3 mg/kg)基本持平。
經分析,閔行區糧田和菜田土壤中有效硫含量水平差異較大,究其原因,可能與土壤性質、長期栽培的作物種類、肥料施用的種類及生產過程中的農藝措施有關,但如何因地制宜、因作物而異地補充土壤中的硫元素,還有待今后進一步分析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