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子丹 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食品系

近年來我國社會上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尤其是對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對食品安全的檢測和風險評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于食品的質量管理,已經不再局限于食品的安全檢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分析也開始納入食品質量管理當中。
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為食品安全關乎人們的身體健康。在食品質量管理中,為了確保食品安全,需要分析食品安全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安全風險,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系數。隨著食品安全事故的增加,我國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更加重視。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需要加強食品質量管理,對形成風險的原因進行評估。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引起了全社會普遍的關注。食品安全不僅屬于民生問題,還直接關系到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重視食品安全,不斷提升我國食品質量管理水平。研究發現,將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應用于食品質量管理中,可以有效應對和處理食品安全問題。實踐研究表明,在食品質量管理中應用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可以將相應的數據提供給相關部門,以便及時找出食品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促使食品質量管理水平的顯著提升。
食品安全風險是指,在食品中可能含有某種對人體有害的因素,在食用過后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則是指以食品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環節進行一系列的有效管理措施,針對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做出評估和分析,盡可能減少食品安全問題,使食品在流通過程中具有更加專業的安全保障。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包括:風險信息的交流,風險關聯者的分析,食品質量與安全的學術討論;同時對于一些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做出一定的預防措施并根據專業知識,采取相應的控制和調整措施。
整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重點操作在于相關管理者對于相應措施的提出以及對于評估者的具體要求,以及管理者必須依法按照要求履行其職責和對整個工作實施必要的監督管理。通過對食品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可以有效促進食品安全預警體系的構建,食品從整個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管起到了更加專業有效的輔助作用。通過專業的分析能夠將評估結果作為理論依據,運用于監管和食品安全的立法當中,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法規,有利于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措施的實施,增加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科學性。由于在監督管理和立法方面也存在者著一些不足;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現狀也并不夠成熟。
現存的主要問題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業務和職能的增加以及職責的分配問題,食品安全風險分析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撐,培養相關方面的人才也是迫在眉睫,合理的配置相關部門的職責和調整相關業務的分配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同時還有認知上的差異,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科學事實與民眾風險認知間存在差距;由于這樣的差異,形成了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正確的食品安全科普較少,傳統觀念深入人心等。
食品生產加工標準是食品安全檢驗的首要環節,食品的生產包括取材和制作方法,它是一種食品產生的第一步。而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在食品生產加工標準中的運用,主要是對原材料以及制作工具等生產環節進行一定的風險評估,爭取從源頭減少食品的安全質量問題。從源頭監管食品安全風險,促使食品生產到消費環節更加科學高效。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和評估最重要的應用環節是食品質量檢測控制過程。食品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環節中,質量檢測和控制一直伴隨始終。對于食品質量檢測和控制體系,不僅需要技術上的支撐,更加需要有效的風險分析,以更好的為質量檢測控制提供專業的數據理論,促進質量檢測控制體系建設更加全面以及更加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不僅如此,將食品安全風險分析運用到食品的質量檢測中,也能夠為食品最終的安全保駕護航。
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所導致的事故在近年來不斷發生,引起了國家監管部門的重視,同時為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安全,相關的食品安全法也在不斷推行。而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結論為食品安全監管和立法提供了更加科學的理論依據,極大的提高了相關部門對于食品監管的效率以及可行性。同時也形成了科學規范化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