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其亮
摘 要:企業面臨的問題是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難以留住,流失率比較高。流失原因有很多,有企業原因也有學生自身原因。立足企業角度,分析企業人才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旨在降低營銷類畢業生就業的流失率,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取得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企業;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0.045
1 背景分析
企業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個產值巨大的強大經濟實體。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企業的重要命題之一。但從目前來看,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就業后,一年內的流失率較高,追根溯源,既有企業原因,也有學生原因。通過調查得出,企業在人才機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降低企業員工流失率和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勢在必行。
2 企業吸引營銷專業人才存在的問題
企業對于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的收入較低,人才增長環境較差,家庭管理在人才升級方面存在局限性。引進和留住人才的難度使人才缺乏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企業人才缺乏,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2.1 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
企業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員工的個人價值觀與企業發展觀念之間的不對稱,進一步引發企業用工荒和人才流失率的居高不下。
2.2 人才規劃缺乏戰略眼光
大企業的持續正常運行依賴于完善的制度,而小企業往往更多地依賴個人的力量,這意味著企業的發展更多地取決于每個人的主動性。但從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大多企業缺乏人才戰略規劃,并沒有配套的人才管理體系與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這也不利于企業以有針對性和有計劃的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
2.3 互挖墻腳現象普遍存在
對于挖掘現象,挖營銷人才的問題尤為凸顯,良好的營銷人才不僅是一個訓練有素,對市場敏感,而且反應迅速的人。因此,許多獵頭公司的目標就是這樣的人才,因為這些人才背后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在企業中,由于每個人的目標市場基本相同,這類人才的競爭非常激烈。此類人才的爭奪實際上就是市場的爭奪。
2.4 激勵機制單一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出發,短期內的物質激勵對于員工積極性的發揮雖然有一定作用但是在時效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簡而言之,短期激勵難以發揮長期作用,長期目標的缺失容易造成員工對工作厭煩與倦怠,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但是當前企業員工激勵機制中,以短期內的物質激勵為主,對于員工缺乏長期性的、精神層面的激勵。
3 企業吸引營銷專業人才的對策建議
3.1 加高技能型營銷類人才引進
首先,根據公司的戰略目標和關鍵業務流程,結合最新版組織結構圖,營銷職位描述等內容,進行全方位評估,根據企業實際需要,明確關鍵崗位與關鍵人員,圍繞企業現有職員工作情況、發展潛力等展開系統調研,并全面檢查其績效和潛力。
其次,建立人才引導機制。專人專職負責外部關鍵人才跟蹤。多渠道、多元化引進營銷人才,通過與獵頭公司合作關系的確定,借助其在人力資源上的優勢,通過人才庫搜索、專場招聘會、網絡推薦等形式提高人才挖掘的精準性。
最后,建立企業人才庫,尤其營銷類人才庫,強調了人才引進的正常機制建設。企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
建立人才庫。人才庫的建設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素質的提高,其建設過程中要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營銷類職務,與此同時要樹立動態管理機制而不是簡單使用。
3.2 企業加大營銷類人才的培養與開發
企業在選拔營銷類人員時應注意考生的能力和學習潛力,并建立相應的考核指標和方法建議。建立多元化的培訓和發展體系,同時注重日常工作知識和技能培訓,同時注重團隊合作和施工培訓。重點發展導師制,輪換制和績效考核,增強績效考核的未來定位和發展功能。要想提高員工培訓與發展工作的針對性,首先,要從需求分析入手,以解決企業發展實際問題、促進企業長久發展為宗旨;其次,要打造企業營銷培訓師隊伍,根據市場與企業實際情況及時開發符合公司發展的培訓課程。
3.3 企業加大營銷類人才激勵
從組織行為理論出發,激勵機制中的誘導因素圍繞被激勵者展開,以引起被激勵者工作積極性的激勵資源調查為核心。對被激勵者的行為有著一定的激勵作用,其余四者主要起到方向上的引導、行為上的規范和制約作用。對于企業激勵機制的優化而言,激勵變量的確定是重中之重,即為營銷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激勵產品。
從企業激勵的內容來看,可以劃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大類。例如高級選擇,股權合作,股票期權等。在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明確的員工職業晉升機制與職業生涯規劃對于降低企業人才流失率,提高員工忠誠度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員工晉升機制的明確化也將推動員工積極性的提高。
4 結論
企業在引進高技能型營銷類人才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由于人才稀缺和人才培養等問題共同存在,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是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單一的激勵機制和企業文化缺陷。通過 建立規范的人力資源分析機制,建立關鍵的人才導向引進機制和人才庫。 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加強培訓需求,適應當地情況,及時開展符合公司發展的培訓課程,加強企業文化和改善激勵措施是激勵機制的多樣化。從而促進企業用人制度健康運營,企業運營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君.新時期石油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途徑[J].現代商貿工業,2009,(01).
[2]孫文麒.淺談日企人力資源文化的特點及借鑒意義[J].現代商貿工業,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