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琳 蔡偉 夏繼旭


摘 要:在國家大力提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導向下,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改革也勢在必行。從課程定位、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方法和成績評定五個方面探討了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的內容。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教學改革得到了學生的廣泛接受并取得了初步效果。
關鍵詞: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教學大綱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0.087
國務院2017年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強調高校應注重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青島農業大學在國家大力提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導向下,要求各專業改進培養方案,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學習支持體系。在此背景下,財務分析課程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實施以學生能力和職業素養為重的教學準則,著力解決課程定位、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方法和學生成績評定方法等課程現狀與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1 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定位
財務分析課程定位必須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而該目標的實現不能脫離社會對財務分析職業的需求。大部分企業都需要進行財務分析,國外很早就已出現財務分析師職業,而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財務分析師、財務分析部門經理等職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作為本科教學,財務分析課程定位不能過低,僅局限于財務報表分析,孤立地計算并分析財務比率,忽視企業整體特征以及所在行業的特點和經營環境,顯然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時,財務分析課程定位也不宜過高,面向企業高管或是證券公司專業分析人員所掌握的大量深層次、專題性很強、甚至需要借助數學模型的財務分析內容也不宜在本科階段滲透過多,例如為企業提供戰略性和復雜決策信息的企業財務風險分析、企業價值評估等。對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的本科生而言,財務分析課程是一門建立在基礎課程之上的綜合性應用課程,其應該定位為以財務報告分析的多種技術方法及其綜合運用為重點,能為企業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一門課程。
2 知識、能力、素質三重教學目標的提出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三個方面。知識目標是指在介紹財務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財務制度和財務管理工作實際,重點學習企業財務報告的解讀、財務分析程序以及財務分析方法等基本知識,簡單滲透先進的財務分析方法和工具。能力目標是指培養學生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能用財務分析的基本程序與方法對企業的財務狀況作出客觀、準確地評價并能撰寫財務分析報告,適應一般的財務分析工作;同時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面對復雜財務問題,能夠正確地識別、分析、抽象與歸納,并能進行有效溝通。素質目標是指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引入現實的案例,提高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與業務操守,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3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學大綱的構建
CDIO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將產品研發的生命周期抽象為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運作(Operate)四個階段,通過建立一體化的相互支撐和有機聯系的課程體系,確保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財務分析課程從明確財務分析目標、制定財務分析計劃和方案設計,實施財務分析方案,到最終財務分析報告的形成,與產品研發的CDIO 生命周期十分類似。因此,基于CDIO的核心教育理念,在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的指引下,財務分析課程重新設計三級教學大綱(具體見表1),重視方法的拓展,思維方式的培養,以及道德和環境背景的強調。
4 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多種教學方法運用
4.1 “1個中心案例+ N個小型案例”的案例教學法
1個中心案例,是指以一個典型的綜合案例貫穿整個授課過程,通過案例的講解和分析,把課程涉及的知識點囊括進去。案例選擇要具有代表性,優先選擇包含完整的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渠道的制造類企業,方便進行企業效率分析;企業要具有較長的上市年限并且各年績效有所波動,方便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查找原因并進行綜合分析。N個小型案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知識點案例,即在講解關鍵知識點時,引入若干小型案例引起學生興趣,進而加深知識點的直觀理解。另一類案例是素質教育案例,即通過這些案例的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操守,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思維方式等。選擇案例需要注重時效性,結合經濟領域的熱點問題,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和深入討論。
4.2 實驗教學法
實驗教學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而興起的,財務分析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一門課程,因此也可以引入實驗教學法。第一步,明確實驗任務,制定實驗計劃。實驗前,提前布置學生復習財務分析知識,并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實驗資料不同,防止小組間出現搭便車行為。開始實驗時,教師要向學生講明實驗目的、要求及其所依據的原理和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同時向學生布置并演示實驗任務。第二步,按照實驗計劃進行實驗操作。在明確實驗任務后,各小組成員進行有效分工,利用Excel或財務分析軟件完成財務報表的水平分析表、垂直分析表和趨勢分析表的編制,各項財務指標計算,以及杜邦分析圖的繪制和分析等實驗任務。教師應注意過程控制,具體指導,確保實驗程序科學、操作規范。第三步,評估并撰寫實驗報告。各小組將最后的分析結果匯總,撰寫財務分析報告,并由小組長以PPT的形式將財務分析結果向其他小組進行公開陳述并充分交流。
4.3 “課外閱讀+課堂交流+讀書筆記”法
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能夠在企業、社會和環境背景下,構思、設計、實施和運作財務分析工作,個人職業能力大綱中也強調終身學習能力、時間和資源管理等能力的培養,這些目標的完成僅僅依靠課堂學習是不夠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向課堂外延伸。“課外閱讀+課堂交流+讀書筆記”法可以有效地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可以對企業所處的宏觀和微觀環境產生更直觀地認識,對企業的經營策略、競爭優勢、盈利模式、資金管理等內容有更生動地理解,這些都有益于財務分析工作的開展。教師可以給出閱讀書單建議,也可以由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有關財務分析的書籍進行閱讀。每個同學至少閱讀兩本書籍,一本用于課堂交流,讓學生利用課堂時間簡要介紹書籍主要內容和閱讀心得體會;另外一本以讀書筆記的形式上交,作為財務分析課程的平時作業。
5 側重考查應用能力的成績評定方法
期末總成績由平時成績(20%)、實驗成績(40%)和期末試卷成績(40%)三部分構成,其中:平時成績包含考勤成績(30%)、課堂交流讀后感(30%)和讀書筆記成績(40%);實驗成績通過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三個方面,對實驗報告完成的質量、效率以及匯報效果等方面展開評價;期末試卷采取筆試閉卷的考核方法,主要設置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和案例分析題四個題型,客觀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準確性和熟練程度,主觀題尤其案例分析題占比較大,通過針對案例提出多個具體問題的方式來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6 《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改革后的效果檢驗
本校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改革始于2016級財務管理專業,和2015級相比,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評價成績從94.58分上升至95分。2016級期末試卷平均成績為74.97分,比2015級提高了4.14分。
針對2016級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放192份問卷,剔除漏題等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188份,調查結果如下:第一,98.40%的同學認為財務分析課程應以財務報告分析的多種技術方法及其綜合運用為重點,為企業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信息支持,這說明財務分析課程的定位層次適當。第二,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實現程度均較好。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財務分析基本知識的兩類同學合計占比97.34%。能力目標實現程度調查結果顯示溝通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得到了絕大多數同學的認可(見圖1),但是能夠利用Excel和PPT等辦公軟件制作圖表并形成財務分析報告的同學數量相對較低,占比83.51%,這說明應進一步加強學生利用軟件制作財務分析報告的訓練,以提升能力目標的完成效果。素質目標實現程度調查結果顯示,97.34%的同學對職業道德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95.74%的同學認為團隊精神也得到了提升。第三,教學方法得到了學生的廣泛認同(見圖2),尤其分組實驗的開展、中心案例的選用以及課外閱讀的安排得到了學生的積極反饋,但是素質教育案例的引入只得到了89.89%的同學的認可,說明素質教育案例還有待進一步篩選和甄別,引入課堂的方式還需要教師深入思考。
參考文獻
[1]溫琳,楊賢慧,王慧.財務分析課程教學大綱研究——基于IE-CDIO-CMM教育理念[J].財會通訊,2018,(2):45-48.
[2] 張莉芳.《財務分析》課程開放式案例教學法[J].財會月刊,2014,(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