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法鋒
【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始—終態法”,認為此法是解決化學計算題的一種重要方法,對于多步反應和循環反應來說,只需要建立反應物和生成物及部分物質間的計量關系的模型,就不需要考慮反應過程,以例講解利用此法解決循環型的計算題、多步反應類型計算題的具體步驟。
【關鍵詞】化學 始—終態法 循環型計算題 多步反應型計算題 模型構建 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4B-0158-02
在高中化學計算題中,有些題目中間環節變化很多,甚至某些中間環節不太清楚,但始態(反應物)和終態(產物)卻交代得很清楚。對這種化學計算題,可利用題目直接或間接提供的某些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之比作為化學反應物質的系數,配平該反應方程式,然后進行計算。這種方法只考慮反應體系的始態(反應物)和終態(產物),故稱為“始—終態法”,也稱為“終態法”。用終態法解題往往能獨辟蹊徑,出奇制勝,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化學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分別是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其中第三點中的模型認知不僅包括實物模型,還包括非實物模型比如數學模型、圖像模型及語義模型等。隨著高考化學計算朝著技巧型、能力型發展,數學模型在化學解題中也必有越來越多的應用。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