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學院教師盧楊在《中學語文教學》2019年第5期上撰文認為,結構能力是指為實現表達意圖,對文章內容依據文體結構進行合理安排、組織加工的能力。教師借助“敘事弧線”,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生記敘文的結構能力。“敘事弧線”從時間和邏輯兩個維度呈現事件的動態發展以及人物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將隱含的故事結構可視化、可操作化,一般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介紹“背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物即將面臨的困境;第二階段是“困境上升”,即人物陷入困境及困境復雜性增加的過程,也是人物行為動機和情感力量的積蓄過程;第三階段是“危機”,人物面臨困境,并為擺脫困境做出選擇,故事出現轉折;第四階段是“高潮”,呈現人物為解決危機所采取的行動;第五階段是“結局”,困境解決的結果及其對人物的影響。學生借助“敘事弧線”能夠有效改善記敘文結構安排詳略失當、中心與事件關系不清晰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