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2018年教育部在發布的《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明確提出“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切實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堅決取消‘清考制度”,這為本科高校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設立了標準。
當前本科課程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遭受詬病,部分教師把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對自身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不是非常在意,在對待學業方面,許多大學生更是高度認同“60分萬歲,多1分浪費”的觀念,教與學雙方都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教學質量談何提升。在考試前,還會有不少教師給學生“劃重點”,而學生也心知肚明,反而認為這是“好教師”的標準。而在學校層面,很多高校往往會在畢業前夕為那些掛科、學分不夠的學生安排考試要求非常低的“清考”,好讓絕大部分學生“順利”畢業。這些都嚴重降低了本科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本科高校應嚴抓課堂教學質量,從教學過程、考核評價、師生態度等方面嚴格規范。
首先,要求和鼓勵教師積極投入教學。《通知》明確要求“強化教師教學主體責任”,“進一步修訂完善教師評價考核制度,把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績效考核的主要依據,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施行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目前高校教師在科研導向的驅動下,對本科教學不夠重視,在備課、上課、創新教學方法、學生實踐、評價多元化等環節不愿付出太多精力,加上許多高校都把注意力和重心放在科研上,教師們處在“重科研輕教學”的氛圍中,久而久之就忽略了教學。對此,高校應制訂相應的規范,要求專任教師積極投入一線的教學,如規定教授必須給本科生上課,對于年輕教師,則規定一定的教學工作量,等等。在教師評價方面,則按照《通知》要求,把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重要依據。
其次,打造“金課”,淘汰“水課”。目前本科教學中充斥了不少“水課”,老師不愿教,學生也不愿學,對此,高校應積極打造“金課”,對于“水課”則堅決淘汰,嚴守課程教學的質量。高??梢酝度氪罅康馁Y金建設精品課程,鼓勵教師積極申報,探索如何打造“金課”。教師要在合理的范圍內提升課程的考核難度和實踐難度,多采用翻轉課堂、討論式教學、項目式教學,嚴格要求課堂紀律,最終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
再次,提升教學過程管理的質量。在課程考核方面,大多數本科教師傾向于采用終結性考核,即期末以試卷或靈活考查的形式檢驗學生的成果,如果加入過程性考核,則要求教師必須加大對考核設計和實施的投入精力,因此很多教師并不愿意過多地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對此,高校要認真查找教師課堂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和薄弱環節,制訂課程管理的規范,督促一線教師加強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管理,改進課堂教學的評價機制。對待學生反映的較突出的教師教學和管理問題,要制定整改措施,落實責任到人,切實把教學納入全過程質量管理。
最后,對考試嚴格要求。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有18名學生因為學分未達到畢業標準,本科學歷被降為??茖W歷,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可謂本科教育對考試嚴格要求的一個積極信號。尤其是目前很多高校還存在“清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對達不到畢業要求的畢業生的縱容,在有“清考”保底的情況下,許多大學生對自身放松了要求,嚴重影響了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對此,《通知》明確了要求取締“清考”制度。另外,專任教師也應該嚴格對待考試出題,不應為?!凹案衤省倍桃饨档驮囶}難度,學校則應想方設法杜絕考前“劃重點”的教學行為。
總之,提升大學的教學質量已經迫在眉睫,本科高校要在未來的發展中高度重視提升教學質量,激勵師生積極投入教學,打造“金課”,提升教學過程管理的質量,對考試嚴格要求,最終的目標是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