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赟

【摘 要】本文闡述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新能源汽車服務人才培養方案,以汽車企業和有相關專業的高校為對象進行調查,針對企業急需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人才、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無法完全適應市場需求、新能源汽車服務人才的專業能力以電學知識為基礎的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情況,確定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并從課程體系模塊化劃分和確立核心課程組兩個方面對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模塊化課程體系進行闡述,最后提出“三模塊三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共同構建和完善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能源汽車服務人才的培養方案。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人才需求? 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6C-0121-03
當前,在全球汽車產業生態重構以及國家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大格局下,社會對于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人才的需求將特別大。不管是汽車企業還是各大院校,對于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人才培養的研究都將備受考驗,如何培養適應電動汽車后市場需求的人才是當前企業和高校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本課題組以汽車企業和有相關專業的高校為對象進行調查,以科學的手段分析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相關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匹配人才需求的情況,以期為高職院校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如何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能人才提供指導,以完善課程體系,構建具有本專業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情況調研分析
2017年,課題組對廣西幾個主要城市南寧、柳州、桂林10余家4S店和5家大型汽車維修企業就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調研,包括現場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調研結果如下:
(一)企業急需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人才
2017年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情況來看,柳州應用情況最好,達到12707輛,以上汽通用五菱寶駿E100和東風柳汽S50EV、菱智EV為主;南寧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為1345輛,桂林市推廣數量較低,與廣西其他城市推廣數量總和只有1267輛。各企業幾乎沒有專門的電動汽車技術服務人員。但目前新能源汽車已經產業化,對于桂林市來說,正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不久的將來新能源汽車必然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因此,各企業的相關人才缺口比較大。
在調研過程中,對于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技能人才分為新能源汽車檢測人才和新能源汽車營銷、售后服務人才。檢測人才是在熟悉傳統汽車整車性能檢測業務的前提下,要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測試標準和過程;新能源汽車營銷、售后服務人才需要掌握新能源的維護修理技術,具有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能力。目前桂林市新能源汽車處于起步階段,各企業的維修技術相對比較滯后,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的維修工作都是由廠家指派設計或實驗人員進行指導或親自完成維修工作。
(二)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無法完全適應市場需求
通過對同等院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調研,有大約82%的畢業生就業并不在新能源汽車方向。通過調查,企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更多依靠廠家的指導和培訓,而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畢業生能力持懷疑態度,不放心聘用,他們更愿意對學生進行內部培訓,對專業是否對口并不看重。
畢業生方面,他們對在學校的學習還是比較滿意的,學生認為雖然在學校學習的內容比較豐富,但對于基礎不能更好地應用于實踐,工作后幾乎又要重新學習。畢業生建議增加適應企業需求的實踐教學。此外,畢業生對于新能源汽車崗位及今后行業的發展還是比較樂觀的,少數畢業生認為行業晉升機制不完善,晉升困難且周期長,持不樂觀態度。
(三)新能源汽車服務人才的專業能力以電學知識為基礎
通過調查,大部分企業希望新能源汽車專業畢業生在具備機械基礎知識的同時,兼備深厚的電學知識和計算機應用知識。專業課在傳統汽車的知識基礎上,對純電動汽車的結構、電氣系統、車聯網系統等都應有深入的研究,能對新能源汽車的總成及電氣系統進行診斷和檢修。此外,企業還希望畢業生能掌握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設備如充電樁設施的管理與維護知識,希望至少具有一項以上從業資格證如電工證、汽車維修工證等。
二、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能源汽車服務人才的培養方案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分為汽車檢測技術方向和汽車營銷方向,有比較深厚的辦學基礎和優秀的辦學條件。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成為學校工程教育認證試點專業、廣西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專業、廣西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專業亦為全國四星級專業,位列2017—2018全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排行榜第八位;本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成果獲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為適應國學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高校人才的新期望和新要求,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計劃在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增設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高水平電動汽車技術服務人才。因此,在原基礎上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和修改,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甚為重要。
(一)確定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人才培養目標
明確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培養適應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和后市場服務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新能源汽車檢測、診斷、維修及狀況評價等專業技術實踐能力,解決新能源汽車后市場領域各種復雜工程問題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勝任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崗位的工程師。
(二)構建模塊化理論課程體系
經過10年的投入與攻關,我國新能源汽車形成了“三縱三橫”的研發格局,如圖1所示。“三縱”即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動力汽車;“三橫”即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電機及其控制系統和電池及其管理系統。為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人才,在培養過程中應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根據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的辦學特色和調研情況分析,增設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方向”將以純電動汽車為對象,培養純電動汽車服務人才,構建以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為導向,重視人文科學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