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東+郝好山+于瓊燕
摘 要: 基于河南工程學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方向轉變的辦學思路,本文通過分析應用物理專業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重點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推行學生成長導師制兩個方面對應用物理專業建設進行了探索性改革和實踐。
關鍵詞: 應用物理 專業建設 人才培養方案 導師制
1.引言
應用物理學是以物理學的基本規律、實驗方法及最新成就為基礎,進行應用和實踐研究的學科,不僅是現代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而且是未來物理學專業發展的主流方向[1]。應用物理專業作為一個面向產業發展,為行業企業提供專門人才的本科專業,其發展應該緊密聯系行業動向,把握產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方向。畢業生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進一步深造、在公司企業從事物理材料應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等。基于這些,專業優勢應用物理專業所培養的學生成為國家基礎研究所必需的人才。2014年,學校根據教育部下發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決策部署,提出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方向轉變的辦學思路。我校本科專業要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改革,要以服務地方社會發展和行業企業需求來培養學生[2]。
2.應用物理專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我們緊跟行業發展需求,先后修訂了2011版和2013版的人才培養方案。對比這兩個方案,從當前的角度看,2011版人才培養方案是符合當時光伏產業發展特點的。當時我國的光伏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特別到2011年年底,中國的光伏生產份額達到了占全球50%的高比例,整個市場呈現出廣闊的前景。當時光伏企業對相關人才的需求非常大[3],而且國內高校開設光伏專業的又比較少,導致我們制訂2011版人才培養方案時缺少可以參照的例子,在課程設置上也就體現物理學和光伏材料課程相互混合的結果。而2013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實際是在2011版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小的修正,減少了一些專業理論課程,相對增加實踐教學比例。這是因為通過我們對兩年多的專業建設上的總結和反思,發現存在所開設的課程不夠合理等問題。尤其是所開設的課程中傳統物理學知識過多,課程內容過于專業化、理論化,行業適用特征不明顯,這會造成對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培養不足,這一點在我們帶學生去企業實習中已經有所反映。由此,我們在專業教學上做出了一些調整,例如降低理論教學難度,加深實踐知識的講解等,但是受制于人才培養方案的限制,專業人才培養效果依然沒有得到大的改變。這就促使我們對人才培養方案做進一步修訂。另外,通過與企業的接觸我們認識到,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只有好的培養方案是不夠的,還要培養出具有良好素質的人。這不僅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而且符合學生自身長遠發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3.改革和實踐
面對應用物理專業的培養現狀和新形勢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要求,我們在應用物理專業建設上重點通過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推行學生成長導師制、重視學生素質培養兩個方面進行探索性改革和嘗試,明顯提高我校應用物理專業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3.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2015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上,我們本著“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重應用”的原則,結合學院實際,通過走出去調研、請進來論證的方式,不斷對已有工作進行總結改進,使本專業的培養方案符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我們緊緊圍繞學校提出的“應用型”辦學定位,將應用物理專業的方向定位為光伏材料設計及應用。將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具有應用物理和光伏材料基礎知識,具有堅實的應用物理基礎,熟悉基本物理電子學、半導體材料和光伏器件設計基本知識,具備光伏器件設計所需的物理和控制器件的基本技能,具有光伏材料研究、產品開發和設計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在課程設置上,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我們設置理學課程模塊和工學課程模塊,體現理學打基礎,工學求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所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備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要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在2015版人才培養方案的課時安排上,我們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使實踐教學的比例占總學分比例達到30%以上,專業實習實訓12周以上,更彰顯地方性本科高校的向應用型轉型的辦學特色。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通過不斷加大實習基地的建設力度,達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目的。通過進廠實習,與企業零距離接觸,著力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實踐能力,縮短了從學生到員工之間思想與業務距離,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2推行學生成長導師制,重視學生素質培養。
隨著普通高等院校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轉型進一步深化,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成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4]。根據學校提出的“以學生為本”的人才培養理念,結合應用物理專業發展實際,于2015年年初,我們在全體本科生中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希望通過導師制的形式,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具體地說,學生導師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職責:
3.2.1心理指導
現在的大學生由于成長環境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受挫能力不強的現象。因此,導師可以通過關心學生日常生活,協助他們解決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端正生活態度,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學會與人交往。導師可以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風范影響和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2.2學業指導
導師主要負監督的職責,要定期對學生所學課程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了解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情況,準確把握學科專業發展動態和社會需求,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指導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并對學生選課、學習進程安排、發展方向、學習方法等進行指導,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確立正確的成才目標,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2.3考研指導
導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讀書活動、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文獻和信息檢索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尤其是對于大三學生,導師要對學生的專業課的學習及考研規劃提出建議,并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提倡有條件的導師帶領學生積極走進實驗室,開展科技創新大賽,參與科研課題及科研項目的研發工作,對學生進行科研的初步訓練。
3.2.4就業指導
導師要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和本學科專業發展的最新形勢,通過對就業形勢的分析及對專業發展方向的理解,利用自身優勢,結合學生興趣和潛力,因勢利導,科學合理地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在學生就業方向選擇和目標定位上給予的指導和幫助,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充分利用導師的社會閱歷和專業背景優勢,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職業興趣,增強就業準備和就業信心。
為了更好地將學生成長導師制工作落到實處,我們制訂了《理學院學生成長導師制實施方案》,從規章制度上加強了導師的遴選和管理工作。第一,導師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有高度的責任心,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第二,導師要有一定的學術造詣。導師要負責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帶領學生開展學術研究活動。導師的學術成就不僅可以為學生樹立前進的榜樣,而且可以增加學生對導師的信任,便于更好地開展指導工作。第三,導師要保證工作時間。導師只有通過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存在的問題,因此導師必須定期拿出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活動。第四,導師要填寫指導工作日志,如實記錄對學生的指導活動,并在學期末寫出工作總結。學院會根據導師的實際指導效果和學生的反饋意見,在年度考核,職稱評聘和學院二次分配等方面向優秀指導導師進行傾斜和獎勵。
4.改革的初步成效
通過一年來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踐和探索,不僅幫助部分學生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例如,在2016年應用物理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中,有超過50%的課題來源于導師的科研項目。另外,在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應用物理專業的考研錄取率達到了26%,顯著高于我校平均12%的錄取率。因此,推行導師制促進了應用物理專業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進一步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鞏曉陽,李同偉,王翚,魏榮慧,崔紅玲.新形勢下應用物理專業的改革與前景定位[J].學科探索,2015(9):15+25.
[2]張石定.應用物理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探索[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5(14):108-110.
[3]胡峰,李明真,朱海燕.新形勢下應用物理學的專業建設探究[J].科技視界,2015(23):46-47.
[4]呂秋豐,靳艷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實行導師制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0(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