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延芬
要想強化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充滿激情與活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多思考、多探索、多研究。
一、解決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
要強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就應該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認為教師應該努力地改進教學方法,調控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課堂教學就應該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只要我們恰當地把握教學時機,適時地引導學生們質疑,讓學生們在每一節課中發揮創造性,就要讓課堂教學呈現新的生命力。教師應培養學生多讀、多練、多講、多問,并能夠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反饋,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思維能力,有利于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和運用,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散步》一文,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一家人散步本來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這平常的小事,卻體現了溫馨的親情,內容很豐富。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在藝術欣賞中可以從中受到深邃人生的啟迪,教好這一課的關鍵在于指導學生怎樣朗讀。緊扣散步中產生的分歧,最終在一家三代四口人的相互理解、尊重、關愛中得到了解決。如果在教學設計中解決了這一重點,就能收到牽一發而動全身,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引導學生參與,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教師可依據課文中所反映的時代生活,在教學設計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當地創設情境把抽象的內容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展現在現實的生活之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其語言運用的美妙與精妙。
例如:《社戲》一課中,讓學生們都回想自己童年的樂趣,使學生思緒跟隨課文中的描寫產生共鳴,讓他們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體會作者小玩伴們的熱情、聰明、樸實、無私的真摯情感,在閱讀感悟中進行表述與認識上的升華。
三、在尊重與合作中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說”得少,老師“講”得多,使學生們越來越不會說,越來越不愿意說。教師應讓學生“寓學于樂”,對學生的“說”應給予鼓勵,讓他們的自信心得到增強,使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大膽發表見解。
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創新意識,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班級分為6個合作學習小組,學生在教師提出的問題中進行合作的探討學習。在合作學習中,使他們的合作意識、創新能力都得到發展。
例如:在講《羚羊木雕》這一課中,以“金錢和友誼”為主題在各小組之間進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各組之間唇槍舌劍,個個毫不示弱,每個組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風采。通過這次辯論,讓學生們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還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同時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四、注重寫作能力的訓練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四項基本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僅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還不夠,要想在四項基本能力上有發展,書面表達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教師應在寫作方面給予他們比較多的練習機會。
例如:收集優美詞語、成語典故、名言警句等以備寫作時適用;欣賞名人佳作及優秀習作以資借鑒。讓學生運用想象力進行寫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拓寬學生思路、豐富寫作內容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編故事、續寫、擴寫等方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智取生辰綱》一文,學生對《智取生辰綱》的故事情節了解很少,對《水滸傳》中的人物關系似懂非懂。如果教師上課就讓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那么學生就會對課文中的內容理解不清。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先讓學生觀看《智取生辰綱》的視頻,并對這一故事來龍去脈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小說的情節有了解,再回到課堂教學,這樣學生就能夠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如果讓學生續寫生辰綱丟了以后要發生的事,學生們就能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寫作。這樣的寫作練習,不但培養了學生寫作能力,而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總之,在如何強化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這一課題中,我們需要更多地探索教學中的規律與方法,為課堂教學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