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月
摘 要:分析了撫順的非法營運三輪車——“小涼快”問題的主要表現及難以解決的原因,并對“小涼快”問題的解決提出以“完善法制為根本、依法落實為關鍵、便捷交通為基礎、解決就業為根源”為指導思想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非法營運三輪車;撫順;小涼快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0.079
非法營運三輪車問題表面上是個交通問題,實則與民生、環保、就業等問題密切相關。近年來從“錦州模式”到“鐵嶺模式”、“石家莊模式”,全國各地就解決非法營運三輪車的問題一直在不斷探索。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撫順市在轉型發展過程中資源日益衰減、生態日益惡化、失業率升高、經濟發展滯后,涌現出大量俗稱“小涼快”的非法營運電動三輪車。這一社會問題為撫順市的交通安全、城市環境等帶來嚴重影響,但在二十多年間政府的數次整治都未取得持久得到良好效果,成為“頑癥”。
1 “小涼快”問題的主要表現
1.1 影響交通秩序
從事非法營運的“小涼快”,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小涼快”體積小、停放易,常在人流量大的路口隨便停放,搶道占道,在車多路窄、交通擁擠,道路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帶來大面積擁堵,給交通增加了沉重的負擔。
1.2 易造成交通事故
“小涼快”車主未經過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培訓,對交通法規知之甚少,多數屬無證駕駛,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日常生活中經常不遵守交通法規,闖紅燈,走逆行,肆意掉頭、停車,使其他車輛防不勝防,造成交通事故頻發。加之“小涼快”車輛安全系數低,特別是在超速超員情況下,更易造成交通事故。
1.3 影響公共交通秩序
“小涼快”的大批量出現沖擊了公交車、出租車市場。撫順市的公交車數量及出租車數量都是交通局根據撫順市的人口數量等依據而進行控制的。一方面“小涼快”的大批量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搶占了公交車尤其是出租車輛的客源,影響到其生存;另一方面導致了出租車不愿前往“小涼快”車多的區域、拒載等現象。
1.4 污染城市環境
“小涼快”車輛因無供暖設備,每值冬天車主都會自行在車內安置爐子。經過加工的“小涼快”源源不斷地排煙污染了大氣,此外“小涼快”車主常講燃燒的煤灰廢料倒到停車地,污染了城市環境。
1.5 影響市容市貌
撫順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然而“小涼快”車輛隨處停放、堵塞道路、違法行駛、污染環境,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撫順市的市容市貌,影響著市民、游客對本市的印象。
1.6 影響政府公信力
“小涼快”車主多是社會弱勢群體,在政府治理過程中,常以家庭困難、殘疾人等種種理由影響民警正常執法,且若處理不好,極易引發上訪或群體性事件。此外由于非法營運電動三輪車沒有辦理機動車輛保險和“交強險”,部分車主往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由于沒有理賠能力而造成逃逸或拖欠賠款現象,使得受害方極易投訴上訪,由此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2 “小涼快”問題難以解決的原因分析
“小涼快”對交通安全、城市環境、出租行業等造成負面影響,但經政府部門數次整治,“小涼快”問題仍然未得到解決。本文將“小涼快”問題難以解決的原因歸結如下。
2.1 法律漏洞、執法不嚴
“小涼快”問題難以解決的關鍵在于治理缺少明確的法律法規依據及牽頭主管部門,現行政府單位分工不明,無法可依,執法力度不夠。現在僅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撫順市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說服教育和給予少量罰款等處罰,對“小涼快”的管治執法依據不充分致使治理成效很不明顯。“小涼快”因未列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沒有相應的國家技術標準,不符合國家相關安全規范和營運車輛條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有關規定,不能辦理經營登記和相關營運手續來客運經營。在現行“小涼快”問題的治理過程中,缺少專門負責部門來整合資源、宏觀監控。各部門在行政中,綜合無法可依與缺少主人翁意識等原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及“推諉”現象嚴重,縱容了“小涼快”問題的發展。
2.2 下崗人群再就業問題嚴重
撫順市作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經濟為主的資源衰竭型城市,全市近70萬名員工中,70%集中在煤炭、化工、冶煉、機械等重工業行業。隨著撫順市各大煤礦資源的用盡和關閉、國有企業內部改革裁員、企業倒閉等,出現了大量的“大集體”下崗工人。然而,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情況并不樂觀。根據2009年社科院關于撫順市下崗職工的調查,有70%的下崗職工下崗后曾到勞動部門或下崗再就業中心登記求職,但被有關部門安排了工作只占40%,且僅有31%下崗職工接受。究其原因主要有新的工作單位收入水平太低,無法滿足生活所需;離家太遠、交通不便利;專業不對口、沒有興趣。下崗職工新工作的供給量本身就比較小,加之各種條件不好,使得再就業一直是政府以及下崗職工個人最棘手的問題。因而,很多下崗職工選擇了開“小涼快”來維持生計。
2.3 “小涼快”本身入行門檻低
“小涼快”上路沒有必須有駕照的硬性要求,也無需辦理任何牌照與手續,買了車就可以開,相對其他運營車輛運營成本很低。此外,“小涼快”購置成本大致在一萬塊錢左右,加之“小涼快”是三輪電動車,日常駕駛只須充電而不需要加油,也降低了很多運營成本。“小涼快”的零門檻、低投入導致其成為失業人群的較優選擇。
2.4 公共交通不夠便捷方便
公交車、出租車搭乘不便是“小涼快”得以存在的很重要的原因。從線路方面來說,公交線路只分布于大的街道,與市民的居住點與常去點都有步行間隙。出租車的數量雖說在得到規劃,但在實際載客中不同地區的出租車數量不同,如在望花區打車就比較不容易。從時間方面來說,公交車與出租車的乘坐都需要的乘客等待,且有些出租車還有拒載等現象。從乘坐條件上來說,公交車價格便宜但較擁擠,出租車舒適但價高。綜合下來,“小涼快”隨處可見、不拒載、直達目的地、價格便宜的特性導致2-4人、近距離出門的人群樂于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