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蓉 何小寒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尤其是我國的醫藥行業。在制藥生產過程中,質量風險管理是保障產品質量的基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藥品的最終質量,而藥品生產的基礎工作就是在早期介入到質量管理工作中去,將藥品的生產過程進行必要的規范,能夠對于藥品的質量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既可以節省資金投入,增加企業效益,又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
關鍵詞:制藥;生產過程;質量;風險管理
1藥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現狀
藥品生產企業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需要結合GMP的實際要求以及藥品生產需求來建立,但是在質量監督這一環節之中,藥品生產企業在執行藥品GMP時仍存在較多問題,例如藥品生產企業在藥品生產的過程中,現場QA負責對生產現場的各個崗位進行不定期的現場抽查,確保生產過程以及人員、設備、系統、環境、工藝與相關規定相符。同時QC需確認是否依照規定履行了實驗室的管理職責;操作人員是否經過良好的培訓,并具有上崗證書等,分析近幾年的認證檢查缺陷可以看出,目前藥品生產企業還缺乏有效的質量監督手段。監督檢驗工作缺乏可操作性以及精確性,驗證與監督內容相對籠統,經常會存在漏項缺項的現象。此外還缺乏良好的管理制度,沒有明確的標準來規范文件的制定方式,在驗證方面也缺乏指導性的建議。
2藥品生產過程的質量風險管理
質量風險管理是指藥品生產的全過程。在制作的過程中,對質量進行不斷地評價、檢測、分析,評價質量風險管理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科學,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從而降低制劑過程中不穩定因素,提高制劑的質量、可識別性、安全。由于藥品生產的過程繁瑣,導致風險管理比較錯亂。對此,藥品生產實施風險管理時,首先要評估風險的具體原因,了解風險的表現形式,分析風險的危害性,然后控制和評估風險,最后進行風險回顧分析。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很好地管理藥品質量,為風險作預后反應。因此,藥品生產質量的好壞取決于風險管理的好壞,只要風險管理得當,那么藥品質量就能得到提升,從而促進藥品的有效性發展。
3藥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風險來源
其一,生產工藝的風險來源。藥品的生產主要是通過原材料加工為藥品的一個過程。因此,散裝、顆粒藥都需要經過預處理、氣壓成型、打包裝箱等操作。甚至有些產品,還需要經過化學、物理反應,整合藥物反應之間的作用,最后成為可以生存的預制品,也是形成藥品質量管理的重點,稍不留神就會導致產品效果不好。
其二,原料風險。由于藥品的原料非常多,具有原料和工藝操作的復雜性,這給藥品的質量帶來許多不穩定因素。因此,在制劑過程中,應根據藥品的類別,設計不同風險管理的級別,如原材料、工藝、設備等可以分類管理。藥品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材料來源比較豐富,諸多的藥材都是同名異物的,以及同物異名的,所以這就會造成藥品在來源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就是增加風險的重要原因。再者就是不同的藥材在生長的環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就會造成藥材的理化性質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會在藥效上產生不同的差異性,這也是藥品生產當中質量風險的來源。
其三,受生產環境影響造成的風險。藥品的生產環境也是生產質量風險的重要因素。由于藥品在實際生產當中對環境因素比較敏感,如溫濕度以及光照等,這些環境因素的變化對藥品的生產過程質量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造成出現發霉以及變質等情況,藥品生產中就會出現質量風險。有的中藥當中有著對光不穩定物質,這些物質在光線比較強的情況下加工,會出現降解的現象,這就改變了理化的性質,從而會影響藥品的質量。
其四,硬件設施影響下的風險。藥品生產中質量風險的發生,受到硬件設施因素的影響比較突出。生產加工的過程中,生產設施的凈化工作沒有做好,這就必然會影響藥材的加工處理的安全性,會造成藥材的污染等問題的發生。加上人為因素影響下,沒有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的工作,這就會造成設備的性能作用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從而在殺菌滅毒的防護上不能得到有效實施。這些方面都會影響藥品生產的質量,從而帶來質量風險。
4控制藥品過程中的質量風險的策略
4.1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在風險論的視角下,藥品質量生產過程之中會存在很多風險因素,比如人員素質等,所以需要加強對于影響藥品生產質量風險因素的探究,建立完善的質量風險管理模式,在藥品監督管理過程之中,企業樹立風險意識,建立預備防范管理方案,一旦出現意外狀況,也能夠及時進行管理與預防,并且對于藥品所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預測。
其中GMP附錄中就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中所涉及到的驗證項目提出了詳細的指導;如藥品類別混淆、出現差錯、生產過程之中有交叉混合污染等現象,所以在分析風險的過程之中,也可以結合指導規范以及缺陷統計分析,來初步預估風險存在范圍,即偏差管理方案體系、藥品產品質量回顧探究管理體系、質量問題糾正有效手段管理方式以及藥品產品質量預防手段等,從而建立多種方案來幫助藥品實現質量控制。
4.2推動藥品質量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方向發展
在監督管理工作進行過程之中,也要提升監督管理工作的實際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規范的計算機化系統,來提升藥品質量管理工作的可靠性與有效性,以數據評估管理的方式,來為實際的監督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信息,制定良好的預防措施,來幫助藥品質量管理工作消除自身的風險。藥品信息以數據的形式實現整理與處理,那么后期進行監督管理工作時就能追溯數據,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也能夠強化藥品質量的控制,從而保證穩定的藥品生產。
4.3加強藥品質量標準規范建設
在藥品生產時,對其生產行為嚴格管理,是確保藥品質量的關鍵。現行的藥品質量標準大多以化學模型為基礎,僅限于成品外觀、性質和指示性成分含量的測定。在制劑生產過程中,很少系統地分析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工藝環節之間的相關性。那么,想落實藥品過程中的統一性、安全性、時效性,首先就要了解質量的標準,以標準出發構建相應的行為規范,確定藥品質量控制的重點單位。其次,要結合實際生產過程和環境條件,實現有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最后,達到藥品的主要質量目標。
4.4加強過程分析
在藥品生產過程中,如果存在質量風險問題,會導致藥品的質量變差,還會影響使用者的健康。因此,只有不斷加強分析、評價、測試制劑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才能把控質量。因此,應設計合理的質量風險管理方案,并加以實施,以提高藥品的質量,確保藥品的使用安全。加強對藥品的質量管理控制,應對原料來源的管理方面加強重視,保障原材料的質量,才能真正地解決生產質量的風險問題。從原材料的控制方面加強重視,就要做好采購人員的管理工作,加強采購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工作,讓采購人員能對重要原料的產地以及理化特征等都能熟悉的掌握,這樣才能提高生產的安全和質量。
5結語
藥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風險管理在整個藥品使用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藥品質量管理可以評價藥品質量存在的風險,為制定相關控制策略提供依據,促進審核過程的不斷加強。因此,在藥品的質量風險管理中,應加強風險管理,通過原料、工藝、設施、管理等多個環節促進藥品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耀,徐文華.探討藥品生產企業如何實施全面的質量風險管理[J].商品與質量,2018(38):45.
[2]馬云鵬,葉樺.提高我國原料藥監管水平的幾點設想[J].中國藥事,2012,26(6):542-544.
[3]陳猛,劉慧娟.質量風險管理在無菌原料藥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16(2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