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如何適應新形勢要求,加強對木材產銷的管理,是促進國有林場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通過對木材包產包銷的概念、特征以及在包產包銷管理過程中產生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從而不斷完善招投標實施方案,促進木材產銷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林場;產銷;管理
加強木材產銷管理是國有林場經營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國有林場林木經濟價值貨幣化的主要手段。長期以來,木材生產和銷售大多采用“自產自銷”的方式來經營,這一經營模式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國有林場的發展。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自產自銷”木材的產銷經營模式,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及基層產銷單位的不斷創新實踐下,逐步形成“包產包銷”運營模式并得到逐步推廣,從而有效地促進國有林場的經濟發展。現就國有林場木材自產自銷的經營模式到包產包銷制度轉變實施情況,進行初步的比較探討。
一、木材包產包銷的概念:
木材包產包銷是國有林場經營者創新實踐下的產物,是自產自銷模式下的拓展。國有林場木材包產包銷,是指國有林場在依法取得林木采伐許可證后,將伐區木材生產權和銷售權向社會公開招標轉讓,依法進行木材生產銷售的方式。適用于主伐—皆伐、補充采伐—皆伐、更新采伐—皆伐、林分改造—皆伐的伐區。
二、木材包產包銷的管理措施:
(一)伐區調查:采用羅盤儀閉合導線測量定界、計算伐區的面積。用1:1萬地形圖現場勾繪伐區界線;采用全林每木檢尺法調查測量胸徑、采用羅盤儀或測高桿測定樹高,然后計算伐區蓄積量;選擇有代表性標準木3-5株,伐倒造材解析,修正出材率,推算各樹種出材量。
(二)伐區招標:國有林場應收集市場信息,掌握市場行情并適時集體研究確定木材銷售底價。保證伐區招標工作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并將招標伐區的地點、面積、樹種、出材量等資源情況和招標時間、地點、約定等向社會公布。如沙縣官莊國有林場先后通過“沙縣森林資源流轉中心”、“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廣西林權交易中心”等平臺向社會公開木材招投標信息。歷經十多年的實踐,不斷完善了招投標實施方案,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三)伐區撥交:撥交環節是木材包產包銷的重要環節,由國有林場分管生產經營的領導牽頭,組織生產經營科、資源管理科、管護站等相關人員及承包方的有關人員到山場進行現場撥交,落實林木采伐許可證上采伐伐區權屬、四至范圍、面積、采伐樹種、數量及質量要求等相關生產技術指標,并進行安全,護林防火等方面工作交底,且由國有林場開具《國有林場伐區撥交單》。經簽訂《木材生產合同》、《木材安全生產合同》及《木材銷售合同》等,手續齊全后,承包方方可組織人員進行木材生產作業及銷售運輸。
(四)伐區管理:國有林場要建立嚴格的伐區監督機制,配備專(兼)職的安全員,施工員,確保伐區作業質量和安全規范生產,做好伐前、伐中、伐后的檢查工作。做到伐區設計原始記錄、伐區設計書、采伐許可證、招標材料、木材生產撥交單、伐中檢查記錄、驗收單、結算憑證、下山檢驗通知書、福建省木材檢尺碼單、跡地移交單、安全檢查等材料齊全。且嚴格按照木材采伐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木材生產,注意做到限時、限量、限界、限樹種。
(五)運輸銷售等管理 :
(1)貨場管理:伐區木材的調運必須由國有林場指派的木材檢驗員檢量并開具碼單后才能運輸,防止木材流失。國有林場應加強對貨場的管理,建立《國有林場木材進出倉臺帳》,且定期進行清倉盤點工作,原則上每半年清倉盤點一次,并以書面形式說明盤盈、盤虧情況,分析原因,并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國有林場應成立進出倉復檢小組并不定時開展復檢工作(每年不少于8次),貨場管理的數量標準是根數不能有誤差,材積誤差不超過±1%,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處理解決。
(2)堅持款到發貨原則:①建立及時溝通與監督檢查制度。財務負責人應指派專人與生產經營科及時互通信息核對賬務,做到帳帳、帳實相符。②堅持款到發貨原則,生產經營科以財務部門提供的繳款通知書為據,開具《木材下山檢驗通知單》,組織安排木材檢驗人員到指定地點按照通知的樹材種數量進行檢量并準確無誤地填寫《福建省木材檢驗碼單》后方可運輸。③生產經營科及時、準確地進行銷售結算與貨款催繳等業務處理,并做好《國有林場木材貨款結算》及《國有林場木材結算單據交接表》,使各項業務有序銜接,同時根據年度計劃,加強對伐區生產臺帳、木材銷售臺帳的核對與監督檢查,做好“三對賬”工作。
三、木材包產包銷后的優勢:
公開招投標后,(1)國有林場的經營風險由集中到分散轉移,完全走向市場后不必承擔市場價格波動、信息不對稱、勞動力市場等影響而帶來的經營風險。⑵國有林場應督促承包方必須嚴格按照簽訂的《木材生產合同》、《木材銷售合同》等條款執行,否則,責任自負。(3)簽訂《木材安全生產合同》,做好《安全生產檢查監督記錄本》,國有林場具有監督承包方安全生產的義務,而承包方需對安全生產事故承擔一切法律責任。(3)按木材生產合同的約定,承包方必須做好護林防火工作,嚴禁帶火種進入山場。自覺遵紀守法,自覺維護安定、穩定,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總之,一定要有大局意識和維穩意識,統籌兼顧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總之,木材包產包銷這一新的方式適應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具有較強的生命力,雖然在實踐中會碰到一些問題,但我們應正視這些問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加強林場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積極探索木材產銷機制,不斷完善招投標實施方案,并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促進木材包產包銷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福建省國有林場木材產銷管理辦法》閩林綜[2003]171號
[2]《淺談木材包產包銷的若干法律問題》2010年三明律師論壇
作者簡介:
魏陽瓊(1967-)女,高級經濟師,長期從事木材銷售管理、經濟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