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青
摘 要:結合當前金融科技的發展情況,從自身的金融經驗出發,論述了金融科技的主要應用場景,并在基礎上論述了金融科技監管面臨的風險及挑戰,并據此提出了完善金融科技監管的對策建議,希望對于今后的金融科技應用場景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金融科技;應用場景;監管風險;應對措施
1 引言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金融發展中已經不可或缺相應的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融合,其也進一步全方位的實現了金融市場服務半徑的有效擴大。正是利用金融科技的多層次的影響,能有效促進我國的數字金融的快速發展。其中,金融科技具體體現在銀行、保險、信貸以及理財等方面,能符合當前新時代背景下的金融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需求,能全面實現經濟體系效率的有效提升,但也具有一定的監管風險問題,這也是在開展相關金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2金融科技的主要應用場景
2.1 商業銀行智慧化
當前,我國大型化商業銀行往往針對民營企業貸款具有非常復雜的審批過程,門檻較高、效率低下。傳統各大銀行往往都希望能夠有借助于內部組織結構扁平化來不斷提升效率,但從數據傳遞性、處理能力等角度考慮,難以實現預期效果。結合金融科技的優勢,特別是在國有商業銀行智慧化的發展過程中,能有效實現銀行組織結構的創新發展,以及實現業務應用場景的革新開拓。
2.2 網絡信貸智能化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有效全面地推動了互聯網信貸市場的發展。在互聯網平臺的便利性、共享以及開放性的幫助下,眾籌、信貸等業務則能有效解決資金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從各個方面來有效加強資本流通。當前,在互聯網風險監管逐步收緊的背景下,P2P為代表的網絡借貸體現出爆發式增長后而趨于理性,能基本穩定相應的貸款利率。網絡融資平臺則將重點落實在運營能力的提升方面,通過金融科技能有效改良貸款業務的各個環節,以期實現標準化、數據化,滿足相應的量化風控要求。另外,信貸業務能體現出一定的智能化特點,有效推動金融服務范圍。
2.3 互聯網保險科技化
基于互聯網的金融科技技術創新在保險行業中主要體現在信息識別、產品營銷以及優化業務等三個方面。進一步來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則有效實現實物保險卡的問題;發揮物聯網技術優勢,能保證獲得更加真實以及豐富的數據;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則有效開展風險欺詐識別、精準營銷以及助力產品定價等。由此可見,金融科技和互聯網保險的融合發展能有效提升整個保險行業的活力。
2.4 數宇理財高效化
在信息技術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影響下,有助于進一步更好地應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保證數字理財的效率得到提升。其中,我們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發展必將促進智能理財的快速進步,也是體現出智能投顧領域穩健發展的要求。
3 金融科技監管面臨的風險及挑戰
3.1 商業銀行層面
在基于信息技術的金融科技快速發展背景下,商業銀行的貸款線、智慧化也是必然趨勢,但也帶來了監管體系的很大挑戰。第一,在監管體系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行業參與則難以參與其中,互聯網貸款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關的較為復雜的風險承擔和專業分工關系在很多機構中并沒有差異性地來處理線上借貸與傳統借貸;第二,在互聯網的智慧網點、線上銀行的普及過程中,更多集中在線上,這就造成比較大影響到屬地監管原則方面的內容。相比于傳統情況,智慧銀行能有效實現服務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分散客觀難以滿足屬地監管標準,同事,也會資金流動性比較大也會造成監管難度。最后,監管部門則應該重視宏觀領域的調控,避免初選相關的風險問題,以及難以有效監控相關的在線上一鍵貸款的實際問題。
3.2 智能信貸層面
網絡信貸的監管力度正在逐步提升,這也意味著相應的準入門檻變得越來越高。同時,這樣的背景下,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時間逐步深入也存在著平臺的問題的數量明顯減少。在不斷的行業擴張發展背景下,逐步深化也是必然的趨勢所在。首先,由于征信體系依然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情況,這樣就會造成平臺肯定意味著很多的風險性問題,存在比較大的監管難度[1];其次,整個行業政策角度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會造成平臺隱形成本、顯性成本比較高,這就對于行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挑戰。這樣還容易出現洗錢、賄賂等問題,也是監管的難度;最后,信息技術往往造成行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這些薄弱問題涉及到信息泄露、黑客攻擊等,也是對于監管體系發展的很大挑戰之處。
3.3 互聯網保險層面
針對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從實際來看,當前存在著《暫行辦法》的滯后性的問題,這樣自然難于不能很好地滿足新興業態的發展要求。特別是結合互聯網保險監管的發展,依然還存在很多模棱兩可不清晰的問題,這些則是需要進一步改進的重點內容。另外,考慮到互聯網的開放性特點,如果不加以重視,則會造成保險平臺管理信息的不對稱性問題更加嚴重,造成客戶逆向選擇往往具有更大的難度。另外,在進行數據存儲的過程中,還依然有著泄露風險。另外,針對互聯網平臺的支付安全、數據信息、經營風險等發囊都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
3.4 智能理財層面
當前,智能理財則是在初步探索過程中,在新興金融科技的逐步壯大發展過程中,特別是這部分的監管則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具體來說,行業監管中則應該結合業務的動態化發展而逐步進行細化和改進。考慮到智能理財行業則意味著多部門合力監管發展,但如果出現相關的配合以及銜接問題,難以實現相互協調,這就是新的監管盲區。所以,則應該重視防火墻機制的設置,有效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情況。另外,還應該結合實際來保證投資信息的完善度、透明度的進一步完善,以便能更好地符合新時達的發展。
4 完善金融科技監管的對策建議
4.1 商業銀行提升風險控制技術
利用商業銀行的快速智慧化發展,能有效實現金融服務半徑的擴大,全面實現業務效率的提升,保證能夠實現更多的貸款客戶要求,但依然存在者更多的風險性問題。考慮到我國當前的征信系統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客觀環境的多樣化情況,這些都存在著很高的信用風險,往往這也是商業銀行智慧化的快速發展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銀行監管體系也應該利用金融科技的優勢來全面提升監管方式。其中,利用基于信息技術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能實現監管方式的進一步升級。其中,銀行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重視如何開展實時監控、做好貸款前分析、構建風控模型以及風險化解等工作,并能積極融入貸款流程環節,實現多方可作,有效實現及時預警所存在的可疑行為的判斷,明確資金流向定位,避免出現資金挪用、以及錯誤流入等問題[2]。
參考文獻:
[1] 趙金汭, 趙麗澤. 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研究[J]. 金融,, 2019年 03期.
[2] 劉惠玲, 丁濤. 科技賦能金融機構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J]. 現代商貿工業, 2019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