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寬
摘 要:三元催化轉換器俗稱三元,能同時處理CO、HC、NOx三種有害氣體,串聯在排氣系統中,是目前汽車上采用最多的一種排氣污染物處理凈化技術。其功能是利用轉化器中的三元催化劑(鉑、鈀和銠的混合體),將發動機排出廢氣中的有害氣體CO、HC、NOx轉變為C02、H20和N2排出。
關鍵詞:汽車;三元催化轉換器;氧傳感器
一、三元催化轉換器
三元催化轉換器安裝在排氣管前部,主要由外殼、金屬絲網、載體和催化劑等組成,三元催化劑一般為鉑和銠的混合物,鉑能促使排氣中的有害成分CO、HC被氧化成CO,和H20,銠能加速有害氣體NOx被還原成N2和02,從而起到凈化排氣的作用。三元催化劑的表面活性是由排氣熱量激發的,其使用溫度范圍以活性開始溫度為下限,以過熱引起三元催化轉換器故障的極限溫度為上限。
二、氧傳感器
為了將實際空燃比精確控制在14.7:1(實驗證明氧傳感器的輸入信號會在理論空燃比14.7:1附近發生突變)附近,在發動機電控系統中普遍采用氧傳感器組成的空燃比反饋控制方式,即閉環控制。在三元催化轉換器前面的排氣歧管或排氣管內裝有氧傳感器,其功用是檢測排氣中的氧氣含量,對實際空燃比與理論空燃比進行比較,并向ECU反饋相應的電壓信號。ECU根據氧傳感反饋的空燃比信號,對噴油量進行修正,使實際空燃比更接近理論空燃比,進而提高三元催化轉換器的效率。
在閉環控制過程中,實際空燃比小于理論空燃比(混合氣濃時),氧傳感器向ECU輸入高電平信號(0.75~0.9V),此時ECU將減小噴油量,使實際空燃比增大;實際空燃比增大到理論空燃比14.7:1時,氧傳感器輸出電壓信號突變下降至0.1V左右,此信號輸入ECU,ECU立即控制增加噴油量,使實際空燃比減小;當實際空燃比減小到理論空燃比以下時,氧傳感器輸出電壓信號又突變升至0.75V以上,此信號輸入ECU,ECU又減小噴油量,如此反復進行。
三、氧傳感器的檢修
三元催化轉換器的檢修項目主要是對氧傳感器的檢修。氧傳感器異常會影響TWC的轉換效率及混合氣空燃比,會造成排氣污染加劇、油耗過大、怠速不穩等故障。氧傳感器常見的故障有氧傳感器敏感元件老化,受碳煙、鉛化物、硅膠、機油等污染而失效,內部加熱元件損壞等。
①外觀檢查。從排氣管上拆下氧傳感器,其外觀檢查項目見表1。
表1 氧傳感器外觀檢查項目
②加熱元件檢查。拆下氧傳感器的線束插頭,用數字萬用表檢查加熱元件的電阻值,參考車型維修手冊應符合規范要求,若不符合,應更換。打開點火開關,用數字萬用表檢查加熱元件的工作電壓,標準值應為12V,若不正常,應檢查氧傳感器與ECU之間的線束和插接器及ECU的供電端是否正常。
③信號檢查。氧傳感器信號的檢測有三種方法:通過萬用表檢測、通過讀取氧傳感器波形、讀取氧傳感器數據流。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分析氧傳感器好壞。
a.用萬用表檢測:連接好氧傳感器線束插接器,使發動機高速運轉,直到氧傳感器工作溫度達到400℃以上。保持發動機的轉速在1500 r/min左右時,觀察萬用表指針是否在0~1 V之間來回擺動,記錄10 s內指針擺動的次數。正常情況下,氧傳感器的輸出電壓在10 s內變化次數不應低于6~8次。反復踩動加速踏板,并測量氧傳感器輸出電壓,加速時應輸出高電壓(0.75~0.90 V),減速時應輸出低電壓(0.10~0.40 V)。若裝有三元催化轉換器汽車有兩個傳感器,即安裝在三元催化轉換器前的叫前氧傳感器,安裝在三元催化轉換器后的叫后氧傳感器。前氧傳感器電壓是在0.1~0.9 V之間變化,中間值為0.4 V;如果電壓一直處在0.45 V以下為混合氣稀,處于0.45 V以上為混合氣濃,處于0.45V不變這三種情況都可能為氧傳感器失效(前氧傳感器檢測數據)。后氧傳感器電壓為0.10~0.3 V之間變化,如不變化為氧傳感器失效。
b.用示波器進行波形分析:發動機可用氧傳感器的波形信號,監測三元催化轉換器的工作性能。圖1為三元催化轉換器安裝一個氧傳感器(氧化鈦式)的波形;圖2為三元催化轉換器前后各安裝了一個加熱型氧傳感器的波形。
c.讀取氧傳感器數據流:一輛邁騰汽車,怠速不穩,排氣管冒黑煙。連接故障檢測儀V.A.G.1552,讓發動機怠速運轉。選擇地址代碼“01”,進入“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按“0”和“8”鍵選擇“讀取測量數據”模塊,按“Q”鍵確認輸入33。其顯示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