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新
摘 要:朱永新倡導的新教育追求“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倡導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理念,為了在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中促進家長深度參與學校教育,推進家校合作新的步伐。我認為可以通過搭建互動平臺,提升管理水平;加強家校聯系,形成教育合力;家長積極參與,實現合作共育幾個方面不斷深化家校共育內涵,彰顯學校教育特色。
關鍵詞:新教育實驗;家校共育;學生;全面發展
“新教育實驗”、“家校合作”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一個新趨勢,長期以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系處于對立狀態。近年來,新教育實驗的推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慢慢登上了重要的歷史舞臺。大多數學校開始從家校合作進行改革,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譬如:教師和家長認識不足、家長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學校沒有完整的家校合作計劃、家校合作流于形式等等。大部分家長還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對子女教育負有的責任,沒有正確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履行對子女教育的責任。這些都影響家校合作制度的建立,甚至容易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沖突。那么,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如何實現家校合作共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呢?
一、搭建互動平臺,提升管理水平
我校的學生來自全縣19個鄉鎮街道,農民工子女較多,家庭教育幾乎空白,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基本沒有有效的方法,甚至簡單粗暴,形式非常單一。為了協調家校關系,更好地提高家長教育孩子水平,我們課題組積極開展各類活動,為家長搭建交流互動的平臺,以提升家長教育管理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從而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
1. 邀請專家對家長進行專題培訓
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水準,促進家校共育目的的達成,我校邀請了“愛·自然·生命力教育體系·家庭教育”宣講師、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家庭教育科學研究院會員、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家庭教育指導師、銅仁市家庭教育協會秘書長楊敏見專家分批對家長作了《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學做合格父母?培養優秀孩子》專題培訓,通過培訓,使家長改變家庭教育的理念,了解并學習他人經驗,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2. 通過平臺、推薦書本等方式向家長推薦育兒方法
一方面,學校嚴格要求學生家長每天堅持誦讀父母規,以便更好地約束自己,做孩子的榜樣。另一方面,教師向家長推薦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書籍和影像資料,讓家長增長知識和管理孩子的能力,更新教育理念,并不斷賦之自己教育孩子的實踐之中。
3. 通過家長會、家訪促進家長教育方法的改進
學校每學期召開全校家長會,還不定期地開展以班級、年級為單位的家長會,經常保持與家長交流,溝通關于孩子方方面面的問題,在家長會上與家長分享交流育人方法。
二、加強家校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1. 開展教師家訪
家訪是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主要路子。因此每學期,學校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制訂家訪計劃,利用雙休日、寒暑假開展家訪活動,并積極配合上級“千師訪萬家”活動,要求每一位教師每個學期至少要走進班級總人數的二分之一學生家庭,每學期必訪的對象要放在留守兒童家庭、單親家庭、離異子女、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學生、行為偏差和學習后進生等,教師在家訪中向這些學生家庭宣傳學校的教育方針,和家長共同探討家庭教育策略,特別是習慣養成策略,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等。通過家訪,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教育就更具針對性,不僅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更容易在互訪活動中,發現孩子的個性和潛力,真正形成家校合作的“合力”。
2. 開設家長課堂
學校積極利用家長豐富的資源,聘請各行各業有經驗的家長到班級為孩子們作交通、法制、衛生、感恩、心理健康等專題講座,讓家長走進課堂,親近孩子,既可以增長孩子知識,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又讓孩子覺得家長知識淵博,漸漸喜歡家長,崇拜家長,提升家長的威信,拉近孩子與家長的距離。
3. 建立家校交流群
各班建立QQ、微信群,班主任、科任教師及時把學生在校的表現、作業等通過QQ、微信群告知家長,家長把孩子的表現及自己對教育管理的建議通過QQ、微信平臺與教師交流。如此,家長和教師都能更及時地了解自己孩子近期的表現,以便及時調整教育方式,實現家校共育。
三、家長積極參與,實現合作共育
1. 參與學校管理
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學校在25個班班級各選2名有經驗、有威望的家長成立“家委會”,讓家長充分參與學校和班級的管理。讓他們通過“家委會”,了解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以及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再向廣大家長作宣傳,達到家喻戶曉。同時,為學校的發展建言獻策,使學校各方面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2. 參與課堂學習
充分利用“家長開放日”,為家長提供參與學校管理的平臺。定期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學生家長積極參加活動,觀看學生才藝展演,參加班隊活動;邀請家長進課堂聽課,感受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與孩子一道聆聽、學習、體驗。通過豐富的活動,家長與孩子有了共同交流的語言,促進了家長與孩子更好的溝通。
3. 參與親子互動
學校經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有效溝通親子關系:一是開展“開筆禮”活動,作為少兒進入人生學習階段的紀念儀式。通過端正衣冠、行入學禮、擊鼓明智、朱砂啟智、啟蒙開筆等活動,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銘記父母啟蒙教育之恩。二是開展“頌百年風華 、傳紅色基因”讀史頌黨小桔燈親子閱讀活動,引領學生對紅色文化經典讀物的接觸、對紅色經典故事的閱讀和欣賞,激發同學們的愛國情懷,豐富同學們的文化底蘊,傳承黨的紅色基因。同時鼓勵家庭親朋共同閱讀紅色經典。
四、結語
總之,家校共育,離不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力,只有家校共同攜手,形成合力,共同關注每一位孩子,充分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我們的孩子才會得到全面發展,家校共育才會譜寫出新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