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程中,黨始終依據不同時期的形勢和任務,根據時代召喚和人民期盼,持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把作風建設作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逐步謀劃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關鍵詞]作風建設;完善體系;現實價值
[作者簡介]甄小燕(1976-),女,漢族,內蒙古鄂爾多斯人,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中圖分類號] D26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19)10-0026-02
中國共產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作風好,黨的形象就好,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就強,反之作風不正,黨內和黨領導的事業都會出現問題。
(一)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是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結論
重視和加強作風建設是中國共產黨“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基礎上得出的基本歷史結論。中國歷代王朝興亡更替的“歷史周期率”以事實驗證一個結論:執政者的作風建設事關一個政權、一個國家的存亡絕續、長治久安,關系到一個組織、一項事業的榮辱成敗、興旺發達。因而,習近平告誡全黨:“古今中外,因為統治集團作風敗壞導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多得很!我們一定要引為借鑒,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厲的舉措治理作風問題。”①任何一個執政黨無論性質如何,都必須持續推進作風建設的理論發展和實踐演進,作為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基本路徑。
(二)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是自我革命的歷史總結
持久不息的重視和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是自我革命歷史經驗的總結,既有對黨的事業成功經驗的總結,也有對失敗教訓的警醒。黨的作風建設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的成敗。無論是研究現代執政黨的經驗教訓,還是專注考證無產階級政黨執政的歷史發展,作風是關乎執政黨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
縱觀成敗,作風優良是中國共產黨的競爭優勢、政治優勢和生存優勢。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是中國共產黨成為領導核心、掌握執政權力的資格要求,也是現實問題對執政黨自我革命能力的考驗。既是客觀壓力使然,也是中國共產黨主動應對的內需驅動。雖然注重作風是從建黨之初就形成的政治傳統,而且正風肅紀的總體效果有目共睹。但是,近百年的治黨歷史中,作風建設也起起伏伏,有作風形勢大好的階段,也存在放松疲軟的狀態,而黨內一直存在的作風問題不可輕視。作風建設有內在規律,中國共產黨有自身追求與標準,作風建設是客觀應對與主動矯正辨證發展的歷史過程。
形成和弘揚黨的好作風不易,在長期執政條件下保持和發展黨的好作風更為不易,都需要排除萬難,克服干擾,應對風險,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選擇
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戰略選擇,作風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作風反映思想、代表態度、顯示能力,因此作風建設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以抓作風作為“先手棋”來帶動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選擇;以“堅持堅持再堅持,把作風建設抓到底”的決心和韌勁,一手抓黨風、一手抓反腐敗,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實現黨的作風根本性好轉;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才能確保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果實實在在表現在黨員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之中;作風建設效果顯著,才能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嚴”的標準立起來;堅持發揚優良作風,才能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作風建設成果也是檢驗全面從嚴治黨成效的標尺。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嚴”,重點要“治”,突出的外在成果展現為全黨作風和整體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所以,作風建設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開端,也是其戰略布局成果驗收的終端。
(二)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是實現“中國夢”的使命擔當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領導核心,偉大夢想的實現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共產黨是現代化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全球經濟低迷長期存在,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步入深水區,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呼喚一個堅強而善為的領導核心。實現百年夢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的基本任務,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承諾與使命擔當。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到了一個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中國共產黨以不斷創新的思想作風和理論成果舉旗定向;新時代意味著事業將面對新矛盾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挑戰,需要扎實的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提供物質保障;新時代意味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須積極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需要中國共產黨以優良的作風和奮進的精神面貌凝心聚力提供事業發展的持續動力。
(三)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是堅持問題導向的責任擔當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具有強烈的問題導向性。在新的歷史時期,經過全黨努力,作風建設總體是好的,總體上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精神面貌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問題還很嚴重。
作風建設遇到這些現實問題,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長期執政條件下如何形成作風建設動力是作風建設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市場經濟的規則和黨的作風建設內容要求的巨大反差是作風建設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傳統因素的延續和影響與社會價值多元重疊造成的價值困境是深層問題。而制度不嚴密為不正之風留有空隙。作風建設自身的曲折性使得作風問題的解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定時期內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是不正之風的根源。作風不正長期無法真正解決將嚴重危害黨自身的健康發展,破壞黨群、干群關系,造成效率低下、鋪張浪費,基層干部心力憔悴等等問題。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一個永恒的課題。在九十多年艱苦卓絕的征程中,中國共產黨以其作風建設豐富的歷史經驗與實踐發展,在世界政黨發展中顯現出中國優勢。進入新時代,中央把作風建設作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突破口與實踐舉措持續加強,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一)作風建設呈現新的特點
突出重點,抓住要害和關鍵;小處著手,大處著眼,從三公經費的細微之處著手,但著眼于全面從嚴治黨的全局考量;從中央做起,堅持領導帶頭,率先垂范;見事見人,既抓思想引導也抓行為規范,真抓實干,注重實效;執紀問責,嚴肅查處,形成高壓態勢,形成嚴的標準和氛圍。
強調作風重在建設。對于作風黨組織的標準高、人民期望也高,而作風建設自身具有艱巨性、長期性和反復性。因此,習近平形成“作風建設在路上的基本判斷”。習近平強調,黨的作風建設一定要咬住“常”“長”二字,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一刻也不能放松。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二)注重在實踐中整體謀劃,系統推進
作風建設不是一個理論原則問題,而更多的是一個實踐操作問題。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是適應新時代形勢發展要求的必然之選。不僅在思想理論角度澄清作風建設的基本認識,更是在實踐領域不遺余力地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始終抓住作風建設這條主線,一以貫之,步步深入。
抓住“關鍵少數”與層次遞進相結合。常言道“先禁己身而后人”,領導干部作風好,就會提升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吸引力、凝聚力、號召力,增強血肉聯系、凝聚黨心民心,夯實黨執政的最牢固根基。秉承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學楷模、做表率,繼承革命前輩的高風亮節。以中央政治局領導干部為表率逐層遞推向下延伸至基層黨組織中的每一個黨員,自上而下進行自我革新,系統推進。既重視從全黨的角度提出作風建設的組織層面標準,也強調關注領導干部家風細微差別的重要影響,體現在全面整治的基礎之上的細節突出。
(三)完善黨內法規體系,營造生態氛圍
十八大以來,逐步推動健全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黨內法規體系。特別突出強調,嚴明黨的政治紀律規矩。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規矩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其具體表現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需從遵守和維護黨章入手。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和基本要求,始終做到“兩個維護”。維護法規體系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內法規制定遵守遵循黨紀嚴于國法的基本要求。改變執紀落后于執法的現實,形成用紀律管住全黨新風;改變領導干部要么“好干部”,要么“階下囚”的突變,力求分層次明確執紀“四種形態”,從細微處防范,促使全黨各級領導干部“從不適應到適應,由不相信到相信,由被動到主動,校準了思想之標,調整了行為之舵,繃緊了作風之弦。”②
注重制度建設環境。形成制度體系,嚴密制度的籠子。習近平指出:“一些不良作風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長一茬。癥結就在于對作風問題的頑固性和反復性估計不足,缺乏常抓的韌性、嚴抓的耐心,缺乏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③作風建設必須堅持發展貫徹民主集中制。黨的民主集中制是實現黨自我調節、自我糾錯、自我完善的制度設計,可集中治黨智慧、凝聚治黨力量。堅持民主集中制首要堅決落實“四個服從”,培養看齊意識。發展民主集中制需抓住議事決策這個重要環節。貫徹民主集中制要加大教育督查力度。最后,具體辦法一是靠教育;二是靠督查。十八大以來的六年多時間里,在推進作風建設中及時把成熟的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為全面從嚴治黨鍛造制度武器。堅持解決問題與建章立制結合,堅持完善制度與執行制度結合,作風建設的相關制度體系逐步成型。
①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99頁.
②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第18頁.
③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