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艷
摘 要:由于地理氣候、地域文化與不同教育模式、學生民族結構比例等方面的影響,新疆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專業化發展路徑與其他地區輔導員的發展道路并不完全一致。因地制宜的來發展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專業化水平。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針對新疆高職院校如何提升輔導員的專業化水平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
引言
職業教育作為我國一種不同模式的高等教育,高職院校輔導員不僅要幫助學生處理好日常的生活、學習、心理、就業問題,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找到前進的方向,并給到學生有用的建議幫助學快速成長。但是就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而言,流動性大和專業性較低、對自我工作的認知不到位的特點,這也是導致整個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專業性從自身做起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始終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發展的重點,特別是做好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引導工作,利于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
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在處理學生事務的過程當中始終要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工作當中的重點,每一個活動都要秉承以提升學生思想政治境界為出發點[1],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意識,懂的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對于新疆高職院校而言,輔導員更應當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宗教觀、文化觀,幫助學生正確理性地看待社會問題,促進他們完善人格,提升素質,讓他們養成明辨大是大非的能力,做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堅定的維護者,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理想不動搖。
二、做好新疆高職學生日常管理,保障校園安全穩定,利于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
保障校園的安全穩定是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另一項重要的任務。對于輔導員而言,不僅僅要保障一個班級學生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2],而且需要兼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班級學生,并且要做到保障每一個學生的安全,無論是校園安全還是學生在社會的安全,都是需要輔導員投入大量的精力,這就要求輔導員應該在相關的安全管理過程中及時告知學生,并定期組織主題班會和主題團日活動安排學生進行教育學習。
三、加強自身職業素養的養成,利于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
新疆高職輔導員作為新疆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和任課教師之間工作范疇內容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新疆高職學生而言,輔導員的任務更加重要。輔導員的工作是非常龐雜的,其教育溝通語言是提高其管理能力、最終實現教育目標的媒介與工具。例如: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素養的養成可以結合新疆高職學生的實際,用“講故事”的方式在與高職學生平等的對話中更好地實現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迪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口語化、接地氣的語言風格,講出新疆高職輔導員工作言語系統的“大實話”“大眾話”“大白話”,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貼近學生。除此之外,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還要保持良好的作風,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影響。
四、為校園文化建設盡自己一份力,利于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
學生的校園生活常常有各種各樣的比賽,為了讓學生獲得佳績,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應當認真幫助學生做好準備,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比賽,在整個比賽的過程當中,輔導員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比賽意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校園比賽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當中的一部分,對于校園文化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比賽也是高職院校輔導員在為校園文化建設盡一份力,推動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五、不斷推出高職輔導員工作研究成果,利于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
新疆高職院校輔導員在管理學生相關事務的過程當中也要善于對自身解決問題進行總結,時刻對新問題進行思考,拓寬視野和學科知識領域,勤學好問,不斷地積累高職輔導員工作經驗,并能努力應用于實踐,將自己的成果發表和展現出來,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并對相關的課題積極進行申報,參加相關的論壇,全面提升自己,促進輔導員專業化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疆地區的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提升專業化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從學生的思想入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理念,讓學生能夠正確地面對校園生活。同時輔導員自己應當積極參加國家及自治區組織的相關輔導員專業化學習和比賽,并努力取得名次,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成長,讓學生能夠不斷探索和發現自己喜歡的事物,引導學生養成拼搏進取的精神,并與學生實現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王戎.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路徑探析——高校輔導員分類分級發展模式構建[J].思想理論教育, 2015(12):99-102.
[2] 林娜.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路徑選擇[J]. 思想教育研究, 2008(7):60-62.
[3] 李愛民.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基本內涵及實現路徑[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9(2):25-29.
[4] 邱奉興,張曉明.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瓶頸及突破路徑[J]. 高校輔導員, 2012(6):76-79.